【篇一: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可不是一本普通的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与恶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水浒传有许许多多的精彩片段:鲁达拳打镇关西、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被逼上梁山等等。好汉们在梁山上也遇到了许多事情,在这些片段中,我最喜欢的是宋江三打祝家庄和宋江李逵等人不打不相识的故事。
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说了杨雄、石秀和时迁在祝家庄的酒馆吃饭,恰逢店里的肉卖完了,于是,时迁把店里的报晓公鸡偷吃了,店老板很生气就把时迁抓走了,杨雄和石秀找宋江求救,宋江听了立即就带领一群梁山的弟兄去救时迁,祝家庄的人个个身手矫健,宋江的计划屡屡失败,但这并没有让宋江放弃救时迁的想法,最终宋江还是用他过人的智慧就出了时迁,还说服了祝家庄的几位有勇有谋的好汉加入了梁山。
宋江李逵相识的故事就更加有意思了。宋江写了一首批判贪官的诗激怒了官员被关进了牢城,这却是宋江早已计划好的事情,他正好要用这个计策找戴宗,宋江带着一封吴用的介绍信给戴宗,因此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戴宗把人称黑旋风李逵介绍给宋江认识,几人兴趣相投,便一起去浔阳江看风景,李逵想给宋江尝尝浔阳江的鱼,但渔民已经把刚打上来的鱼送到集市去了,心急的李逵为了快点让宋江吃到新鲜的鱼,惹到了渔民的头领,松江一打听头儿竟是浪里白条张顺,宋江连忙上去答话,张顺这才了解到此人是大名鼎鼎的宋江,误会解除后四人喝酒谈天,结义成了好兄弟。
水浒传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英雄事迹中的一段佳话,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梁山好汉,还在滁州城南的蓼儿洼修建了庙宇,祈求他们保护天下百姓呢!
【篇二:浅笑中的一抹寂寞】
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染了浔阳江畔的离歌,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照见过客疏离的背影,当纷杂褪去,是否有人想起,那夜,那琴,那曲,那浅笑,那落寞。
她始终笑着,带着水光,恬淡而落寞,像开放的百合从半片面纱尽显妩媚。他因她目光闪烁,因他戏改友人词作,因她流露的芳韵。
这一幕邂逅来得偶然,来得顺其自然,她不曾启齿,然而他却曾停驻,因为那凄美的琵琶音道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她是浔阳江畔的伎者,他则是江洲司马,她不曾挽留,他也不曾相守,因为她的卑微,因为他的身不由己,于是她只留下一抹轻浅的微笑。
这笑来得简单决绝,这笑来得义无反顾。也许她已是足够,爱情本是一个人的感觉,付出的本身已是一种收获,她不要重金赠与,她不求相陪长久,只珍惜那初见时澎湃于心的炽热与眉间的温存。
只是他生命里这样的女子太多,只是在他的生命里没有这样的情结,也许他已经历过太多,惊艳不过一时兴起,赞誉只是调剂单调的生活,他只是她的过客。
于是他用几百年前的诗句化她,用那“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惨淡劝她。于是,她落发,带着浅笑长伴青灯,永随佛影,一世甘愿,只因她是一个区区琵琶女,而他却是白居易。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或者在他心里,她只是细雨,只是闲花,荡过眼前终不闻不见,她的浅笑不过是喧嚣中暗藏的一缕宁静。
时光易逝,浔阳江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决绝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浔阳江上的水气,当浑沌的尘灰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也没有所谓的伎者与客人,她不再是浔阳河畔的琵琶女,她不再有傲人的的才情,只留下伤感的回忆,她也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她那蓦然回首的浅笑,留下了一抹寂寞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