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维切割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生化,还是碎片化的自己】

近年来,电影业的投入量越来越大,但票房总量却进入瓶颈。有人说,这是因为习惯了碎片化的人们在对于切割出一整段时间时,会产生顾虑。

这究竟是真理还是谬论?

碎片化的生活因信息量的成倍增加而被人们重视。从前的人们生活很空虚,每日摄取的信息无非是村子中哪家和哪家拌了嘴,这种“短波长”的信息并不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什么;但是,如今,随着信息化的推动,一条微信便可将生活粉碎。

比如我是一个白领,正在完成一项工作。这时,上司传来一条工作微信,我的注意力被转移,于是思维便出现了断层。

但是,思维断层是否会引发思维切割?

假如我们在土中种一颗种子它便长成了苗,土地融合了它,它也装饰了土地;我们在一块朽木上钉一粒钉子,冲击力使朽木的表面出现裂痕甚至断裂。所以,外界力量是否会带来冲击,根本还在于自身的属性。

同样收到了一条微信,具有土地属性的人在了解信息后能够很快回到自己的主线任务;具有朽木属性的人会趁机刷刷朋友圈,看点别的,结果原有的轨道便被破坏。显而易见,前者只是出现了思维断层,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后者却出现了思维切割,于是生活也变被切割了。

或许有人会说,导火线还在那一条微信。确实,巨大的信息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但是是否说没有这个“侵略者”,你我都能好好地做完一件事了呢?这是臆想。具有土地属性地人专注度较高,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被转移,头脑也很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标;具有朽木属性的人本身注意力就是分散的,窗外的一声鸟叫可能都能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当然,无论是被微信碎片化,还是被鸟鸣碎片化,这都是表观碎片化。想象假如有一个严厉的老师拿着戒尺盯着,那这个人便既不敢刷手机也不敢伸脖子看鸟了,所以表观碎片化并不是那么难对付。但是,最可怕的事意识碎片化。“使弈秋诲二人弈,一人岁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尽管这个想天鹅的人意识已经飘渺不定了,他的外表却还是认真听课的样子,况且很多时候“开小差”不过是一瞬间的,这更是难以补捉和防备了。但也往往是这一个个的“一瞬间”,造就了碎片化。由此可见,在没有外界条件的情况下,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依然可以粉碎生活,所以主观在人,而把自身缺陷归为外界因素的行为,是最无能的。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的普及确实增大了我们碎片化生活的概率,但生活碎片化与否,根本还在于自身坚定与否。

热门推荐
1一个“脏脏包”的自述
2妈妈的手作文
3生命因你而美丽
4读《我不》有感
5美丽的汾河公园
6珍贵的书
7父女情
8猫咪记
9难忘的决定
10一段梦的旅程
11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12难忘那张坚强的脸
13与阳光一起走过的日子
14一次难忘的球赛
15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6烛光
17荆刺里的花
1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9忘不了的那一件事
20我心中的那片海
21为师爱喝彩
22唐俊杰真有趣
23读书的议论文
24中国精神
25我与书的故事
26参观荣昌安陶博物馆
27年轻的我们走在幸福之路上
28我眼中的世界
29下雪了
30微笑开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