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秦始王的作文

【篇一:生命谈】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呢?怎样正确地对待生与死呢?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不同的生死观体现着不同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诗人克家曾写过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开头的两句是这样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两句诗看似矛盾,令人费解,实则不然,它恰好折射出两种不同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上就有这么奇妙的事,有的人虽然死去了,但他们却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最熟悉的雷锋同志,他在人生征途上只度过了22个春秋,但他却用自己火热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后人永远赞颂的歌。又如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生奔走于枪林弹雨中,来往于友好国度之间,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受到许多国度人民的敬仰。还有赖宁……他们都找到永生的最佳方式,他们永远活着,永远年轻。

相反,有些人虽然活着,但他们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身为人民的父母官却不为人民排忧解难,整天想着如何找借口挪用公款以供挥霍。正因为他们作恶多端,罪行累累,人们诅咒他们——这些社会败类“不死何为”?

面对死亡,后者充满畏惧,他们想方设法寻求长生不老药。古代秦始王对死亡害怕简直发狂,他未步入老年,就早已感觉到死亡的威胁,他把全国三百多个方士都召到宫中来为他日夜炼制仙丹以求长生不老。

在中国古代,许多贵人死了,丧葬都隆而重之的,不但用无数珠宝玛瑙,还要活生生的人来陪葬。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更残酷,更残忍的吧!由此可见,他们对死亡的畏惧是何种程度了。

但英雄是不怕死的,这样的英雄比比皆是。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对死泰然处之,临死还思念着国家民族的安危,真是令人可敬可佩!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即使不能死得轰轰烈烈,也要死得其所。“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壮志豪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生与死呢?你是否找到答案呢?

热门推荐
1我的同桌
2快乐的露营
3秋天
4因为创新世界才精彩
5春天的使者
6秋天的快乐
7军训心得
8乐在其中
9感动
10中考满分作文
11趣味物理实验
12以努力为主题的作文
13寻螺记
14介绍我的学校
15我一周的课余生活
16在唐诗的海洋中畅游
17美味的饺子
18秋天来了作文
19运动会
20树下的身影
21寻找自己的幸福
22不平常的一天
2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4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25青春的味道
26皮蛋和我
27幸福是妈妈的爱
28这件事真让我后悔
29我们的语文老师
30我的青春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