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冬至包饺子的作文】
今天是冬至的前一天,大家期盼已久的冬至包饺子活动如期举行,同学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我的想法却鹤立鸡群——我更在意文化知识与天文知识的解说。
杨老师给我们讲到;“相传,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返乡路上见许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亲自调制了‘祛寒矫耳汤’他把羊肉,辣椒等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饺子状的‘娇耳’下过煮熟后分给病人食用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半个月过后,冻伤的耳朵全都好了。为了纪念这位‘医圣’张仲景,人们每年冬至无论如何都要吃一顿饺子”
冬至的来历呢?冬至的来历还和天文有关。
郭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起来:“冬至是24节气之一,也是最早被人们发现的一个节气。由于地球的斜轴,咱们看到的太阳的轨道是不一样的,夏至的时候,地球是最向东倾斜的,所以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相反,冬至这天地球是最向西倾斜的,正好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古人居然在几千年前就通过简陋的仪器测算出来。原来一个小小的节庆蕴含这这么多知识啊!
接下来,同学们终于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去包饺子了。
活动室里,同学们看着五颜六色的饺子皮,马不停蹄的包了起来。
一个同学舀好了馅,从中间一点一点的向两边捏去,捏到最边上,然后使劲一捏,将食指放在中间,把两个角拉到一起,用是指与大拇指压紧,在把饺子从手指上取下来,一个小铜钱饺子就好了。
我也有我自己的方法:我先舀好馅,把饺子皮对折,然后把中间捏住,再把另外两边向内折,接着把折上来的两边的褶皱捏紧,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开口的地方,一个“骨头”饺子就做好了。大家都在认真的包着,桌子上摆满了每个人的作品,有正方形的饺子,有三角形的饺子,有半圆形的饺子,有……
饺子出锅了,大家“走街串巷”的到处品尝。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毕竟,这是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啊!
【篇二:我的心爱之物地球仪】
在开学的前一天,妈妈说:“五年级很重要,你得好好学习了。”我就直接回了一句,请母亲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 妈妈点了点头接着说:“相信你是最棒的,新学期妈妈送你一件礼物――地球仪。”我也有地球仪啦!我心想。
在周二的时候,我的地球仪就邮到了。
哇!是AR的地球仪,这个地球仪好漂亮呀!每一块陆地上的城市、颜色都特别分明,用手轻轻划就转起来了。
这个地球仪好大呀!整个球体有我的头那么大,底坐是塑料材质,底坐上有一个竖轴,竖轴旁边还有一个斜轴,斜轴的材质是用铁做成的,整个球是空心的。地球仪最大的奥秘就是在这个AR技术上,它具有一个智能系统。首先我们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软件,在这个软件里面分成了好几个板块,有恐龙、有动物、还有美食等等,这些板块按照系统提示可以分别和它互动。
地球仪有好多线条,有洲界线、国界线、地区界线、军事分界线等。地球仪上还标明了河流及湖泊,甚至连每个国家的首都也标出来了,七大洲和八大洋标的就更明显一些。没想到在这个地球仪上还有这么丰富的知识,它就好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
以后在我看书时,遇到一些不知道的国家或者陌生的小岛,我就随时可以请教这位“老师了。”地球仪使我了解了不少国家、岛屿和海湾。比如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夏威夷岛…。”我还了解了比较有名的加勒比海和撒哈拉大沙漠,每当我要问“老师”难题的时候,它总是笑着说:“又哪个不会啦!”
地图很大还很全,但还是没有地球仪形象,地球是圆的,地球仪也是圆的,多形象啊!
就这样,我和它成为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