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焦家班的作文

【篇一:当传统遇上潮流】

唢呐匠和剃头匠,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面对渐行渐远的老行当老传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新文化,是简单的“喜新厌旧”,还是有机融合发展?

悠扬的唢呐声中,电影《百鸟朝凤》走向了尾声。震撼观众的,不只是如黄土高原一般辽阔的规律,更是主角游天鸣的那份坚守。

游天鸣从小跟着师傅焦三爷学习吹唢呐,勤奋刻苦与品行端正使他在众多徒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师傅的认可,也成为师傅的接班人。正当游天鸣接管“焦家班”,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时候,唢呐艺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潮文化不断涌现。唢呐不再像从前那样受重视、受欢迎了。唢呐艺人也不再那么受尊重,不少人舍弃旧业,去城里奔波打工了。作为“焦家班”唢呐传人,游天鸣牢记着师傅那句“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无奈而坚定地往前走着。

游天鸣踽踽独行的身影,让我想起了老家的“孙爹剃头店”。剃头店在城东河边已开了四五十年,孙爹的剃头功夫更是样样称绝。孙爹一直想让儿子子承父业,可儿子不屑于当一个剃头匠,高中一毕业就出门闯荡。

孙爹的生意一度很好,不过,小城后来开了不少新式理发店,孙爹的剃头店日渐冷落。看到父亲的难处,望着老人的头发一天天变白,儿子终于决定回来帮父亲了。儿子跟着父亲学了一段时间理发,感到“不过瘾”,于是跑到广州,学了一手烫发、染发的新技术,还在一家大型美发中心当上了“五星美发师”,并给自己起了个外国名字“戴维”。去年底,儿子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回来与父亲“并肩作战”。

现在的“孙爹剃头店”窗明几净,一边是新式理发设备,儿子为那些新潮的年轻人打理出一个个时尚发型;另一边,则是孙爹一直沿用的老式木头理发椅,老人的剃头刀在顾客头上娴熟地游走,展示着他的手艺。剃头匠和美发师,传统与时尚,交织统一在同一个屋檐下。

唢呐匠和剃头匠,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面对渐行渐远的老行当老传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新文化,是简单的“喜新厌旧”,还是有机融合发展?在影片《百鸟朝凤》的最后,似乎给出了答案,又似乎没有……

热门推荐
1我爱这个新家园
2未来的课桌
3美丽烟花
4西湖夜景
5素描人生态度
6梦游海岛之旅
7回家记
8宝贝别流泪
9不一样的三天
10底色
11我说三国
12我最喜欢的人
13观察蜗牛
14桂花树
15我领悟了生命的坚韧
16我是一只枯叶蝶
17《古文观止》读后感
18这天,我回家晚了
19未被领走的鞋
20爱的足迹
21等待
22整理书架
23走进
24第一次夏令营
25我们班的捣蛋鬼
26助人为乐的陈启瑞
27品王熙凤
28她,可真温暖
29一次紧张的发试卷
30未来的万能笔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