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以为人的作文

【篇一:人何以为人?】

人何以为人?其要义在于所感及所思。

然而人之所感无非色、声、香、味、触、法,在人工智能的浪潮已而并并不可避免地到来的这个新纪元,这六义似乎已不再为人类所独有。而人类亦业已退无可退地依赖上了那些程序与零件,鲜少对其抱有怀疑与猜忌——机器永不会脱离人类的控制,我们总有办法使其在伦德的范畴之内运转。

可是,潜移默化之中,反观我们自身,被机器所同化的却不在少数。借了电子的眼,我们的眼模糊了;借了科技的耳,我们的听觉钝化了;若心也是程序编的,人与机器,还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不能全盘否定科技所带来的东西——那里面虽有祸患,代表进步性与革新的福音却余音长远而不可磨灭,只有人心在动。故而首先处理好人自身的内部矛盾才是关键。

人何以为人?人之所感形成了价值观。从微观来看,价值观储存在基因的记忆中,承自祖辈而传于后代,这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做到的;从宏观来看,人的价值取向是历史与传统积淀的产物。譬如孝道,“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又如哲理,“人不能一次踏进两条同样的河流”。遵照价值观思考行事,人才会更具人之独立性与超越性——正是机器所不能具备的。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进步,不然,《1984》中的“真理部”便会出现,失去生命意义的国就会降临,并在逆行中归于覆灭。

人何以为人?人之所感塑造了同情心。同情,心理学上亦称之为同理心,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他出现于冰河世纪的人类群体中,因为那曾是一场空前浩劫,人唯有相互依偎,才得以继续存活。可当今社会,衣食富足,没有生存的威胁,人类的同理心便随着危机感一并逐渐流失,人类成了利己、怠惰的动物,成了铜墙铁壁之间独自生活而独自存在的孤单生命体,以至于要借助大量高科技的外物来怜悯自己。悲悯,本是温暖而平和的情感,它使世界变得包容而不设防。若是失去了,我以为,人类社会的“冰河世纪”就会到来,人的心也将冻结而不复融化了。

生而为人是天赋的良机,故而太宰治才会在辜负这良机时发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感叹。罔顾机缘即是罔顾后果,罔顾我们所放弃的一切可能带来的灾祸。届时,被科技武装的葛朗台与浮士德们将会使前人类苦心创造的一切都毁灭,而只有人工智能冰冷的双手才会来抚慰庸碌浑噩的大多数们空虚混沌的心了——大概,他们的心早已感觉不到寒意了。

人何以为人?在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之前,想明白吧,世界很美,只有是正确的路,才能看到最好的风景,价值观是铺路的砖石;世界很大,只有心是暖的,才能活得怡然自在,即便茕茕孑立,同情与悲悯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人啊,你不想去好好看一看世界吗?

热门推荐
1心中的感动
2外号总动员
3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4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5夹弹珠比赛
6老师变了
7浮沉
8可爱的小螃蟹
9唠叨中的爱
10平凡的英雄
11怒放的生命
12军训的日记
13大公鸡
14校园的冬天
15孤独
16胜似亲人
17依然存在的“绿色”
18第一次买菜
19我喜欢的作业“剪纸”
20内心的勇气刷新着我的生活
21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22骄傲的桃树
23面对不幸
24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25那一片白衣胜雪
26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27一次难忘的秋游
28假如没有高考
29我喜爱的一种美食
30谷堆旁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