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精妙在细微处】
童年时期,我总爱用画笔来描绘自己的梦想,五颜六色的画笔是我最好的玩伴……而现在,欣赏名画变成了我的最爱。
记得我第一次拿到七年级的美术课本,打开书,一幅画映入眼帘:有一枝花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羽毛艳丽的不知名的大鸟。老师介绍说,这是《芙蓉锦鸡图》,画家是著名的皇帝画家宋徽宗赵佶,这幅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的艺术品。
我一看,什么国宝级艺术品,不过是灰不溜秋的一张古画。“嘿,还没我画得好呢!”我脱口而出。老师笑了:“这张画初看确实其貌不扬,细看才会有很多发现,我们来一起找找看。”
我再一次细细欣赏这幅画。画中的锦鸡肥硕无比,如果在生活中一只这么大的鸟儿飞到这么细的花枝上会是什么样呢?一定会压弯了花的枝头吧,果然画中的花枝是弯曲的。
再看,感觉枝头还在颤动。好神奇呀!我揉揉眼睛,继续观察这只锦鸡。它回首翘望画的右上角,是什么在吸引它呢?我顺着它的目光往上看。呀,原来在画的右上角画着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锦鸡是要捉蝴蝶了。
再看锦鸡,它蹲在枝头而不是立在上面,原来是静静埋伏在这里的呀!我不禁为两只蝴蝶担忧起来。这幅画居然带动了我的心情,让我有了紧张的感觉。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同时明白了:原来这个皇帝画家描绘的是一只锦鸡与两只蝴蝶的故事。
我继续观察细微之处,发现画的左下角斜斜地伸出几枝菊花。这应该就是补白,如果没有这几枝菊花,画的左下角就太空了,看来画家是在非常用心地布局。我赞叹不已,好一个赵佶,果真是一个艺术天才,他用细致入微的绘画打动了后人的心,更是打动了我的心。
这让我联想到我的写作,虽然有宏大的场面,有华丽的词藻,细读却不知所云,心中也没有一丝触动。要想写出好文章,倒不如向这些古代画家们学习,学会观察细微,通过细微表现精妙。
【篇二:幸福就是与你相伴】
幸福,如同春花,绚丽多彩,幽香氤氲。
我想要的的幸福,就是与你相伴。
春日明媚,鸟语花香。
欢笑声在花园中起伏。一大一小的身影在树下时而跃起,时而蹲坐,时而疾步奔跑,时而屏气静止……几只蝴蝶在身旁翩翩起舞——我正与母亲比赛捉蝴蝶。
一只流光溢彩的蝴蝶,停在母亲的肩头,翅膀轻轻挥动,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母亲披散着长发,笑颜如花,像是那贪玩的花仙子,在蓝天碧草间流连。蝴蝶翅膀,被她的纤纤玉手轻轻抓住。“好美的蝴蝶!”母亲轻柔的话语响起,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一定要比过她。
两只蝴蝶忽然闯进了我的视野中,它们时而撞在一起,又时而平行飞翔,就如同友人结伴而行,我紧紧追随着那两只蝴蝶,趁它们停在那绸缎般的花瓣上,抖动双翅窃窃私语时,快步向前,迅速伸出两只小手,将它们禁锢于掌中,“妈妈快来看啊!”母亲随着呼唤赶来。我将双手缓缓露出一条缝,那两只蝴蝶在掌中依偎在一起。“这只大的就像妈妈,这只小的就像我。”母亲莞尔一笑,捏住两只蝴蝶的翅膀,吹口气,蝴蝶徐徐飞起,向着阳光的方向,五彩斑斓的小精灵,迅速就融入炫目的阳光里。母亲开心地笑,笑容暖如阳光。那一刻,我偎依在母亲身边,只觉得温暖,甜蜜。
冬日严寒,雪花纷飞。
一个憨态可掬的雪人,威风凛凛地站在院落里,肩负起看家护院的责任。
早起,透过窗子,看到外面雪花飞舞,银装素裹。院子里厚厚一层积雪。我淘气地拉着母亲出去堆雪人。母亲欣然答应。我们俩先以手为铲,铲出一个雪球,滚在地上,愈滚愈大,母亲再如法炮制,滚出第二个小一点的雪球,将它轻轻放在第一个球上,再用力拍拍,没想到,它竟与我差不多高了。母亲拿出胡萝卜做鼻子,再用夏天的遮阳帽给它戴上,我用黑炭笔画出圆溜溜的大眼睛,水彩红描出血盆大口。我们俩看着惟妙惟肖已然成型的雪人,不约而同大声笑起来,笑声震落了树上的雪花,簌簌的落了我满身,妈妈赶紧用她的大衣将我裹在怀里,雪地里,我的小手,身上,心里,都热乎乎的……
夜深了。
冬夜本寂静,可几声轻轻的咳嗽声频频打搅这份安宁。这一声声咳嗽就如一块块石子坠入我的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我起床,去厨房倒一杯热开水,走到母亲门前,“妈,你睡了吗?”“进来吧。”走进房间,看到母亲苍白的脸色,紧皱的眉头,心疼地递过水,母亲接过,连喝两口,忍不住呛了几下,我轻轻地拍拍母亲的背,母亲头上的几根银丝刺痛我的眼。咕咚咕咚,母亲大口喝水,热气从杯中升起,润湿了她的眼。我与母亲相视,对笑。母亲眼中此刻荡漾的暖,融化了数九寒天的冰雪。
能与你你相伴,真好。
我想要的幸福,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