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海的呼唤】
30年后的我成为了一名海洋生物学家。我站在海岸边,望着不再蔚蓝色的海水心痛不已。大海的“哭泣”让我陷入沉思中,因为人类的污染,大海变得浑浊;因为人类的不经意,大海失色了。
不远处有一团黑影缓缓地向海岸靠近,通过望远镜我才知道那是一条巨大的鲸鲨。那条鲸鲨摇动着整个身体好象很艰难地向海岸方向游来,看来今天我遇到的这条鲸鲨是很特别的。
鲸鲨是一种性情十分温和又很美丽的鲨鱼,它是海中最大的鱼,它最大个体身长可达到15米长,体重可达到15吨重,它拥有着深灰色的皮肤,全身并带有淡黄色的斑点和线条,因为它从来不给人类找麻烦,所以被笑称为海中“温柔的巨人”。它的温柔却没有为它带来好运,由于人类过度捕捞鲸鲨,食其肉质,还将它的鳍制作成鱼翅,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让它已经面临灭绝的边缘了。
我马上划着小船慢慢地靠近这条特别的鲸鲨。它奄奄一息地漂浮在水面上,我轻轻地抚摸着它的身体,运用我长期研究鱼类的特殊沟通方式与它交流。当它明白我的行为是善意后,它把我当了朋友,流着眼泪告诉我:它很伤心,认为自己快要死了。首先它的身体被海底废弃沉船上的铁块划伤了,现在伤口又大又痛;现在它身上的皮肤又被海上石油站泄漏原油污染过的海水浸泡过,因为自己无法处理皮肤上污垢,所以感到全身很不舒服;更加不幸的是当它随着洋流遨游到日本海时,刚好碰到爆炸后的日本核电站化学物质毒液,使它的伤势更加恶化了。由于海洋环境的污染,伤痛和饥饿一路伴随着它,它已经好久没有吃到干净的食物了,它认为海洋已经不再是它生命的摇篮,它绝望了。唉!我对它如此不幸的遭遇也流下伤心的眼泪,想想这些不正是我们人类对它造成的伤害吗?我们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朋友吗?
鲸鲨慢慢地闭上了它的眼睛,它死了。我望着它那最后一刻渴望生存的目光,我哭得更伤心了。
人类啊!请善待海洋吧!请保护海洋吧!不要让我的梦境成为现实吧!
【篇二:水压的启示】
水的压力非常大,只要你把水龙头打开,用你的手指堵住水龙头,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怎么使劲堵,都不会让水“屈服”。
因为这个水压,让我想发明一种海底探測机。这个我想发明的海底探測机呢,它是一个扁扁的、圆形的机器,在这个机器的上、下、左、右、前、后,都有一个小孔,这些小孔用可开可关的金属片堵住,往前的话,后面的小孔喷出水,往左的话,右边的小孔喷出水。
机器的一切活动都用遥控器操控。它的身体和冰箱一般大,但是它却很轻,一只手就能举起来。只要把水带收起来,就能把海底探测机给收起来。
我相信这个海底探测机会给海洋生物学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的。
这个机器放到陆地上,还可以伸出轮子,给可爱的小花浇水呢!它也可以把水压变成气压向下喷气,这样就能飞起来,还可以做人哦!
这个机器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做军事任务,把它装上水雷,让它游到敌人的战船旁,把水雷装到敌人船上,然后再以最快的速度逃出爆炸范围。
我发明的这个探测器,可以在海、陆、空都能使用。我相信我这个探测器对人们会有很大帮助的。
【篇三: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凡尔纳被称作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在《地心游记》中,我已经领略到他的魅力,而在《海底两万里》中我更加体会到这点。
《海底两万里》讲述海洋生物学家阿隆纳斯在一次追捕怪物的行动中,与仆人和一名加拿大水手意外进入“鹦鹉螺号”中,并与尼摩船长从日本海出发,穿越了太平洋;在澳洲与当地土著居民展开了战斗;进入了海底散步与打猎;举行了海底葬礼;在印度洋观察采珠人的生活;进入红海,从鲜有人知的海底隧道进入地中海;沿太平洋直奔南极,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冰山之中,大家齐心协力脱困;一直行驶在北极附近,目睹了大屠杀。教授与他的同伴一起逃出了“鹦鹉螺号”。
在整个旅途中,阿隆纳斯教授一直表现得十分愉悦,纵使几千米深的海底,他也未表现出一点不适应,这完全是由于他作为一个学者,一个知识分子对知识的热爱。古往今来,知识分子往往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勇气,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有坚定地信仰,有坚守的精神,有坚强的意志。
比如屈原,他从小所学所悟的一切给了他为国之大义牺牲的勇气;比如范仲淹,他是伟大的文人,而他心中的抱负给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勇气;比如伽利略,对科学的痴迷给了他挑战亚里士多德的勇气,比如居里夫人、布鲁诺……
人们常说“文弱书生”,殊不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以自己独有的勇气改变着世界。这不正印证了那一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阿隆纳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将这种勇气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不惧被囚禁,只为一睹这奇异的海洋世界。他不顾鲨鱼的危险,只为可以观察采珠人的工作……当你的世界被知识给予的勇气填满时,似乎没什么可怕的。
在人类的历史中,人们总会铭记各种伟大的知识分子,而他们正如颗颗明星闪耀,指引着我们继承他们的勇气,开拓他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