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纸鸢”就是我们常见的风筝。今天天气真好,我约我的好朋友李道明去江边放风筝。
哇,这里的景色真美呀!春回大地,草长莺飞,各种花都开了,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天上飘荡了好多风筝,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有可爱“胡巴”,有威武的“老虎”,有贪吃的“熊二”,还有强壮的“大猩猩”……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我自己的风筝——“小哈巴狗”。
“别看啦!你赶紧放吧!”李道明一边放着风筝,一边大声地提醒我。他的“小金鱼”已经飞上天了。
好吧,“小哈巴狗”,你也要准备起飞喽!我一只手举着风筝,另一只手拿着风筝轴,迎着风飞快地跑着,然后,我用力将风筝向上一抛。只见它颤颤悠悠地飞了两下,然后一个倒栽葱,“啪”的一声,砸在了我的头上。“哈哈哈!”李道明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
讨厌!我可不想让人看笑话。再来!我又一次开始奔跑,又一次将风筝向上抛。我还学着别人的样子,一边跑,一边拉线、放线。我手忙脚乱地左拽拽,右拽拽……哈哈!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我总算把我的风筝放上了天。
你瞧,我的“小哈巴狗”在天空中尽情摇摆。它和李道明的“小金鱼”一起,你追我赶,仿佛在嬉戏打闹。它们玩得可真开心啊!
啊!我喜欢放风筝。
【篇二:风筝与线】
又是一年的风筝季节,望着漂浮在空中的各色风筝,我的思绪也飘向了远方……
记得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每到这时,我都会吵着要爸爸带我去河提上放风筝。拿着轻巧的风筝轴,看着爸爸拿着“蝴蝶”风筝奔跑的样子,真想笑。可看见风筝飞得老高老高的,就知道爸爸的奔跑有多辛苦。爸爸跑过来笑嘻嘻的说:“怎样,我跑得快吧!”我讨好地说:“快,真的很快哦!”接着,爸爸总是抓着我的手,细心的教我怎样才能把风筝放得更高。于是,风筝在我和父亲的手中越飞越高,高得我们只能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它的身影。放了一会儿,要回家了,可风筝线这时变得不听话了,它和风筝紧紧的缠在一起了,怎么理也理不出线头来、拉也拉不开。无奈之下,我们只好一团抱着带回了家,把风筝放进箱子里。
上了初中,别说是放风筝了,就连玩的时间也很少。一堆一堆的作业应接不暇,堆积如山。忙得头晕眼花,总觉得脑袋不够用似的。还好有老师的帮助,让我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现在不觉得脑袋不够用,反而觉得积累的只是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我觉得爸爸妈妈就像是线,我就像是风筝,他们引导我越飞越高;老师是线,他们告诉我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方法的传授,“风筝”没了“线”的掌控,风筝就会偏离“轨道”,最终从遥远的天空坠入万丈深渊。所以风筝离不开线,线也不能没有风筝。
今天,我把那尘封已久的箱子拿出来,上面早已布满灰尘,风筝安然无恙的躺在箱子里,线却从风筝上脱落了。在之前放风筝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个道理:风筝线放得越长,风筝飞得越高,风筝线放得越短,就会约束风筝飞行的高度。今天当我再次拿起风筝的时候,我感觉回到了从前那个无拘无束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