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给我的感触很深刻。
“孝”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也是落实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付出。父母以言传身教告诉我们,不论是每天放学回家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还是多和父母沟通、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花时间陪伴父母……都是“孝”的体现。“孝”从当下做起,从关心父母的小事做起。有一位父亲希望自己能在祖国各地留下足迹。他的儿子一年只有22天的假期,不过为了实现父亲的梦想,他利用一年的22天,带着他的父亲在祖国各地游山玩水,完成了父亲的心愿。这就是孝。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字眼。爱是温馨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也是博爱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齐勇这位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放弃了用血汗和泪水换来的成就。他一直陪伴在儿子身边,无怨无悔地教导自己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怎样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对待生活。齐勇的儿子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告诉我们:是父亲教会我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生命,让我在爱中成长,爱让我学会了感恩和付出。
著名歌星容祖儿告诉我们:妈妈都会我礼仪,是影响我一生的家风。“礼”是立身之本。家风教育中,“礼”是尊敬长辈,关爱家人;校园里,“礼”是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生活中,“礼”渗透在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里。待人接物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所给老人让座让路,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
再则,西藏武术班的:孝以彰德,大道行敦。礼运天下,纲纪为分。爱人济人,君子之伦。强国盛世,世道方尊。更是包含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武术班的成员,跟我们差不多大,可是她们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但她们一直很开朗,自强不息,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得到很多人的尊重。这让我明白了:在生活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有一颗坚强的内心,那明天一定充满了希望。
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要怀着一颗孝心对待父母;怀着一颗爱心对待他人;用文明礼貌改变身边的不良现象;最后自强不息,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篇二: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享用了精神大餐——《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分成“孝、礼、爱、强”四部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爱”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一个酷酷的乐队主唱秦勇,变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爸爸,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折啊!这全都是伟大的父爱。
秦勇原本是黑豹乐队主唱,有一头长头发,别人都说他酷。可是他的儿子大珍珠在4岁的时候不幸被诊断出重度感统失调,如果不及时医治,12岁之后将会终生伴随这个疾病。为了儿子,秦勇艰难地做出决定,放弃自己喜爱的音乐事业,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他说:“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就用爱改变他将来的样子。”得知骑自行车是对感官协调能力最好的训练,秦勇就教儿子学骑自行车,可能大家都觉得学骑自行车非常简单,可秦勇的儿子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学会,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父子才能体会。当有人问他是否后悔,秦勇不假思索地回答:“不!”
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我的爸爸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可他也对我倾注了很多心血。有时上好夜班顾不上休息教我功课,自己舍不得穿好的,把最好的都留给了我。爸爸的话虽然不多,但我清楚他是很爱我的。感谢爸爸的爱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