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克思主义者的作文

【篇一:读书方法谈】

读书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可以让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古今中外的事。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苏轼说过:“就输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字知。”意思是,读过的书读个一百遍都不满足,熟读了书就能得到知识,而这个知识就是你的。今天我们来谈谈读书的方法吧!

我国著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那毛爷爷是怎样读书的呢?毛爷爷对于喜欢读的书,总是一遍又一遍的研读,一次又一次的加深理解。每一次读书,他都会在上面写批注,有的书页上下两端,中间的空隙都写满了。毛爷爷的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不仅要读课内的书,还要读课外书。对于一篇文章不是读一遍就可以懂得其中蕴含的意义,而要多读,最起码要读个五六遍,才会懂得大概的意思。看书也要有目的的看,对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你可以选择精读,而对于一些没用的书就不必费时的去看了。读书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三分钟热度就可以明白所读的书的。读书还要学会思考,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思考了才会从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会了读书,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为己所用。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好读书,读好书,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21世纪的高素质的建设者。

【篇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年时他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也曾说过“我认为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被人们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也是因为他淮安人倍感自豪,他的名字——周恩来。

“死不留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死不留言”也是他最后的行为,“无墓无碑”也是他所要求的干净。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交待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他的内心坚如磐石,他就如他所说一样“像牛一样努力奋斗!”,最后他的骨灰撒入大海中,不求墓、不求碑、不求人们拜奉,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死后也不耗费金银。留给人世间或许有永垂不朽的丰功伟绩,或许有他“鞠躬尽瘁”的精神,或许也有他留下的一切一切的奉献。从古至今,何人做到如此?答案或许只有他:周恩来。

他为人民付出一切,面对当时落魄的中国,他努力完成振兴祖国的伟大梦想。人们熟知他那意气风发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言锦句,少有人知道他面带微笑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面对美国记者的阴毒问题“你们堂堂中国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的钢笔?”,当时的周总理没有恼怒,更没有慌乱了手脚,只是这样说“谈到这支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他是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想无功不受禄,就推辞,但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当时也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这贵国生产的这支派克钢笔”,这话一说,真是霸气,无意间透露着嘲讽之意,却让人辩驳不了。对于如此博学机智的一位大国总理,真让人佩服佩服不已!

少年时的豪言壮志,并终身为之努力奋斗,成就了世人敬仰的伟人形象。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重新温故当年意气风发的他,遥望远方,我有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篇三:书香味,沁人心脾】

书是人类的阳光,帮助人们照亮人生的道路。我们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但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犹如一架望远镜,让我们的视野更宽更广。是书陪伴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漫长岁月。读书不仅能增长我们的见识,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日积月累的阅读,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谓书中自有有黄金屋就是这个道理。走进美国著名的作家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先明》,虽然她身体残疾,但她乐观向上的精神告诉我,遇到困难也应该像海论·凯勒那样坚强。这就是读书带给你的黄金屋。在书中,你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而且能让你沉浸在另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中。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指南针,它可以为你指路,让你过上幸福的生活。书是人类的营养品,充实着我们的精神生活。书香味,沁人心脾。

成长路上,有书陪伴,我变得自信;有书陪伴,我感到快乐!

【篇四:韶山之旅】

韶山是中国伟大主席毛泽东的故乡,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既然韶山是这位伟人的故乡,韶山当然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方,在2011年韶山被评为了AAAAA级景区,现在,就让我来带大家走近韶山吧。

到达韶山后,我先去了韶山水库,这是韶山著名的景点之一,这个水库周围青山环抱,一旁的植被覆盖良好,附近的空气十分纯净,四周姹紫嫣红的鲜花和绿油油的青草,给这个水库戴上了一束美丽的花环。

过了一会儿,我到了毛泽东的故居,屋子里面十分破旧,里面还陈列着毛泽东曾经使用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我接着往里走,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这里的区域很大,这里有牛栏、猪圈和木柴堆,我在这里来回转了转,就往下一扇破烂陈旧的木门里走去,这是毛泽东曾经的卧室,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副寒酸的景象,这里面只有一张简陋的床、一副桌椅和一盏油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许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磨砺着他,造就了这位伟大的主席毛泽东。

这次的韶山之旅,让我看到了曾未见过的奇妙风景,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位伟人曾经的艰苦生活,也让我对这位伟大的主席,感到了深深的敬意。

热门推荐
1一路花香读后感
2我最熟悉的人
3杨梅
4雾中的乡村
5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
6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7愧疚
8幸福与吃相伴而行
9忆家乡
10握住我的手
11我的碎片化生活
12安全放首位
13寻菇记
14吉吉的回家路读后感
15笑容的鼓励
16一封书信表孝心
17听雨
18一节神秘的课
19童年趣事
20我的那只钢笔
21我看见
22花样年华,永不散场
23太空想象作文
24皮艇冲浪记
25助人是一种快乐
26《雷锋》读后感
27忘不了那个人
28嘉陵江的日出
29我最熟悉的人
30与阳光的两邂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