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知名的好朋友】
我有一个奥数班的同学,她很聪明。每次奥数课,我会坐在她旁边,因为我要看看她作业本上做题的思路,好好学习一下。我在做练习时,有几题不会做,她就会耐心地告诉我。
记得有一次,一道代数题困扰着我。我就问她:“这道题目怎么做?”她指着练习题回答:“把两道算式的和相加,再除以圆形的个数……”她说得头头是道,思路让我一目了然。虽然她没有说答案,可我用她的思路一下子就算出答案了。她真是我的“好老师”。
因为奥数补习班蚊子很多,所以我们经常被叮。我准备很充分,戴了两个防蚊圈。果然半节课下来,我一个包都没被叮,但没有防备的她东抓西抓,我摘下一个防蚊圈,问:“这个给你!”她笑了笑就把防蚊圈戴在自己脚上了。下半节课她再也没东抓西抓了,而是专心致志地上课。“防蚊圈果然有效!”她说。
虽然我们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我们会相互帮助。
【篇二:适时而变】
“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历史长河中,多少忍辱负重的英雄皆成大器。而那些固执武断,不懂得变通的人或将困难重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不经意的回头,正是变通的意外惊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遇到困难如果懂得变通,可能就会有另外一种好的结果。如踢足球,正面突破不进去,就不要一根筋,可以把球传回来,进行迂回战术,这就是变通。在解奥数题时,不要一种方法走到底,更不要硬算,而应从多个角度思考,那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变通不是胆小更不是懦夫,懂得变通方成大器。如韩信忍胯下之辱,刘邦忍鸿门宴之辱,他们最后都成立了一番伟业。
当然也有常人眼里不善变通,不迎合的人,但他们展现的是忠贞的气节和民族的精神。如抗金英雄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结果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李广被匈奴人呼为“飞将军”,是西汉王朝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多次,仕途几起几落,始终未能封侯,而人品、声名、战功远在他之下的人则纷纷封了侯。最后,他因不堪忍受大将军卫青的排挤和刀笔小吏的折辱,愤而自杀。
以我观物,故物皆看我之色彩。适时而变,可能让我们摆脱绝望的深渊。从多方面观察,思考,或许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指导老师:陈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