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舱内的作文

【篇一:逃向苍天】

红色的摩天轮向我缓缓转来。滑轮进入鸟喙状的装置,打开了舱门。我抓住扶手,用力一蹬便进入舱内。摩天轮慢慢转着,约莫半分钟后,舱门一阖,一锁,舱内静了下来。跳楼机上人们的尖叫,长椅上同学的谈笑,高架上车辆忽大忽小的呼啸,都被舱门拒之于外。我在舱椅上坐下,准备欣赏属于我的景色。

摩天轮已将我带离地面,舱里的游人们也离苍天愈来愈近。声音却越来越小了:先前烦扰我的喧闹声、尖叫声、飞驰声,都失去了冲向苍天的勇气。没有一种声音不会在穿越五十公里的平流层后消失殆尽——它们在途中就已被天空同化融为一体。远处的楼房成群成列:房屋顶上的瓦好像油画里色彩斑斓的色块,高矮不一,错落有致。穿梭其间的道路把色块分割成一个又一个几何图形,令我不得不感叹规划的严谨与神奇。散落其间的共享单车为城市添上几笔亮丽的颜色,有如点睛之笔。我以为这片美景独属于我,正陶醉于其中,却看见了其他舱内也在俯瞰城市的游人们。他们不都正共享这片城市的黄昏之景吗?每个舱内的每一个人,共享着油画般的城市之美,以及静谧地接近苍天的期盼。我又怎能说这片景色和心境被我独占呢?

念及此,面前的美景和温暖消失了,寒风裹挟着阿尔卑斯雪山的冰雪向我袭来。耳畔响起黄色火车的鸣笛声,那是在少女峰的雪山之旅。从登山火车站走进少女峰上的游览基地,车内车外骤降的温度引得我打寒战。顾身边之人,皆紧缩脖子,用拉链和双手紧捂着每一条和外界相连的“风口”。如今再想,我不正和所有人一起共享这欣赏雪山风貌前的寒冷吗?走过如迷宫般曲折的隧道,面前是一扇玻璃门。穿过这扇分割平静与狂怒的门,少女峰的全景和她一亿八千万年的寒冷向我们袭来。

天空忽然敞亮无比,但紧随其后便被凄厉的风雪模糊了视线,日光被盖为灰色。从灰蒙蒙的风雪中,眯起眼睛窥去,隐约可见“苍山负雪”。如黑曜石般通体漆黑的岩石上覆盖着纯白无暇的雪,像窈窕淑女般柔情地立着;但正向我衣襟里“嗖嗖”倒灌的刺骨寒风似瑞士雇佣兵的大戟般冷雪无情,用斧枪向里刺着,妄图阻挡我们欣赏少女峰的全貌。我快步向前去,像着了魔似的拉开衣领。刺骨的冰冷刻入每一根血管;但我不怕,让我与苍天共享这片寒冷吧,让我与所有人共享这片苍天吧!

又是一阵风雪扑过,不过这次我从寒冷的山顶回到了摩天轮舱内。不知不觉,我乘坐的舱已经快到最高点了,放眼望去,地面上的人们如同蚂蚁般大小;放耳听去,只剩下风在舱门呼啸拍打。是啊,世界上唯一宁静的地方便是苍天了。没有喧闹,没有叫嚣,没有声音——只有宁静的星辰、银河、变换的流星、极光和无边的黑夜伴着你。忽然,脑中闪过这样一句话:所有人都共享着这片苍天,苍天也永远愿意被我们所共享啊!

地面上,仍然喧嚣不已;似乎“共享时代”只剩下了单车、店铺、小玩意儿,其余的都不能共享。我们想方设法要共享更多,却忘记抬头看看苍天。在我们如此固执地共享我们所制造的物品时,苍天却用慈爱的眼看着地面上每一个共享这片天空的人。真正的共享时代决不是所谓的“共享单车”,而是共享这片天空。如同坐在摩天轮和立于少女峰之巅的感受:当我们意识到每天与我们相处的景物、人群、心情和天空都由我们共享时,人与人的隔阂才能解开,共享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斯蒂凡·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逃向苍天》里用戏剧的形式表现了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离家出走,逃向苍天的心理斗争。我们何尝不是?抛弃物质的“共享”,逃向苍天,那里才有温暖的怀抱,那里才是宁静的故乡,让人们在这片苍天下共享一切。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共享时代吧,

摩天轮慢慢转动,晚霞也慢慢出现在苍天上。从底部神秘莫测的紫色,慢慢渐变到活泼的黄色,晚霞好像黄昏的使者联结了白天与黑夜,亦连接了天空与我的思绪。那一抹晚霞,是不是阿尔卑斯山脚下为游人们所共享的晚霞?是不是托尔斯泰所向往的自由的晚霞?是不是浩瀚的大气中那抹孤独的晚霞?我不知道。但那一抹晚霞,将我与苍天联系在一起,让我得以分享到逃向苍天,共享世界的如释重负。

曲终人未散,为何不抬头望望苍天?可笑的是,舱顶挡住了我仰望的目光。

热门推荐
1可爱的鹩哥
2家乡的秋天
3阳光的味道
4童年的我
5找秋天
6刺激的科技嘉年华
7板上运动
8文明不能掉链子
9最吸引我的四季
10快乐的义卖活动
11此处伊人是风景
12《朗读者》观后感
13沙漏
14神奇的笔记本
15韶山灌渠游记
16正能量
17讨厌的公鸡
18守住心灵的执着
19母亲
20放鞭炮
21老师,我想对您说
22岁月胡同
23未来的住宅想象作文
24共享有个“度”
25我的老师
26心中的锁
27共享温暖
28珍惜当下
29实践基地之旅
30《再见,小兔子》读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