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活的意义】
道路两旁的梧桐,乳白的树干外披裹着一片片深棕而翘起的残破树皮。梢头上遗留下几片枯叶,宛若几只棕色的蝴蝶在枝头上嬉戏。
年复一年,春去冬来,它们似乎也在思索着生活的意义。
走在梧桐护卫着的老街上,路旁的店铺还都是木板排成的。透过那宽窄不一的门缝,透过那跨时代的“产物”,已经可以依稀辨出一个忙碌的人影。
随着一阵香气钻入我的鼻腔,我发现我已经到了一家已开门的店铺跟前。梧桐的虬枝在招牌面前盘旋,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已经无法辨认。扶着粗糙的门板,跨过被磨光的门槛,我进入了这家店铺。比起路上水泥沥青,屋内的青石砖更能让我感受到时间的厚重。随着脚底的一凹一凸,一股凉气从后跟直冲面门,霎时神清气爽。一盏老式的橘黄灯下,摇曳着一个身影,一个白色的身影,那是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身穿一件洗得发皱的白色衬衫,好像是披了一块搓白的抹布。他面色黝黑,在灯下却显得格外精神,与双眸一起透出专注而坚毅的神情。
他立于一块平铺的案板前,案板上撒满了面粉,仿佛刚下了一场细雪。他双手搓着面团,左一堆,右一抹,仿佛是在打太极,大块的面团在他手中就像一个玩具。一会儿,面团就变得松软筋道。他拿过一把菜刀,没有剥大骨时那“撼天之音”,但闻面团裂开的绵柔之声。他用手一压分开后的小面团,一勺糖后,叠起面团再一压,半成品就做成了。
那是一个斑驳的老炉子,外层一圈的瓷砖密布裂纹,内胆一围的陶土坑坑洼洼,整个炉子活像一位经验十足的古稀老人。他手掌一块面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往炉内一伸,只见手掌一转,面饼便乖乖地贴在炉上。
趁此机会,我问了老师傅那个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师傅,你认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拍了拍手上的面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这个嘛,就是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到最好。”说罢,他回身望了望他的店铺。
我握着热腾腾的烧饼,咬了一口,慨叹道:“这原来就是心中的那份执念,那份最好,那生活的意义。”
又是一年春来到,梧桐们长出了新叶,将老街装点成最美。
【篇二:观铜梁火龙】
铜梁龙是流传于重庆铜梁的一种以龙为道具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而其中独居魅力的便是铜梁火龙。
游览完安居古城后,我们一家驱车来到铜梁龙表演地——奇彩梦园。夜幕降临,公园观景点已人山人海,八盘熊熊燃烧的火炉围成一圈,16名赤膊汉子,往炉内添加焦炭和生铁,等待铁块融化成铁水。一小时后,铁水烧至约1200摄氏度,火龙表演开始。
化铁匠舀起沸腾的铁水奋力抛向夜空,水花手对准抛在空中的铁水,抡起木拍用力一击,高温融化的铁水飞洒向天空,宛如仙女撒花,舞龙者头束红绸,上身赤裸,下身穿红短裤,伴着锣鼓的节奏,舞着火龙在火海中上下翻飞,来回穿梭,形成了龙在火中飞,人在火中舞的震撼场景。每当铁水打出火花时,人群便自动散开,惊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在打铁水时,我先感到很害怕,后来在爸爸的鼓动下,我不在躲避,当人群退开时我却挤向了前面,任由铁水花自天而降,落在地上,身上,很快消失不见。我高兴的忘乎所以,结果我的裤子被落下的铁水烧了一个大洞。
火龙表演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结束了。这真是一场壮美的演出,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