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精魄的作文

【篇一:铭刻心底的那个他】

自从家里新添了一本《宋词三百首》,我偶尔翻到他的一篇词,从那时我才开始了解他——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少年时的懵懵懂懂虽不能深刻的领会这首词的内涵所在,但我能感觉到了这首词的出众。

今日,再读这首词,我注意到了背后他的眼睛和他的心。词是一朵花,而词人李煜则是花的精魄。

他是个失败的国君,但换个角度去看他,他确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他在书、画、文、词方面创作均丰,也许只有诗词才能填补他的梦想缺陷吧!渐渐地,我迷上了李煜的词,似乎有一种吸引力,他的每一首词,我都几乎背得下来。

请原谅他!他真的是个多愁善感的人。降宋那天,对于这个“几曾识干戈”的李煜实实在在是个很大的打击,“最是仓皇辞届日,教坊犹秦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瞬间,从天堂跌到人间,这朵柔弱的花儿怎能受得?但,这就是李煜,那首《破阵子》,曾被苏东坡批评。他以为后主在辞别太庙时应对太庙大哭,向百姓谢罪,然而现在却对着宫女流泪,听乐队奏别歌,这种人是应当失去帝位的!

但是,他不知道,李煜走时,是沉默着走的。他的内心定有愧疚,但他已没有脸面去见太庙,去见他的百姓了。他知道错了,所以,他只选择了默默地流泪,然后默默地离开……

降宋后,李煜对着如勾的月,回想往事。往事辉煌,对于李煜,却不堪回首啊!在词人李煜眼里,风花雪月,只能勾起无限的哀愁与回忆。此时的李煜,他能想什么呢?只有梦啊!“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风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明月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那朵花,如今只剩一地零落的残红。

轻问,“流水落花春去也”?……

之前说过,李煜是花的精魄。如今,花已凋零多年,灵魂已升华,但他却把芳香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篇二:百年梦】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一句千百年的感叹,成了中华悠悠历史长廊上经久不衰的回响。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有了一个梦,一个美好的、注定要烙上龙的图腾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一代代、一辈辈人曾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作出了太多牺牲。李鸿章、谭嗣同、孙中山等一串串追梦人的身影永远留在了历史的史册中,却成了一声声哀叹,而那梦近乎破灭。后来这个梦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科学,民主,但可惜,那黑暗的时代几乎将这个梦扼杀。就这样,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如夸父般热情地追梦,却步履蹒跚,几近崩溃。

然而,5000年的古老民族是坚强的。追梦者前赴后继的脚步从未停止。终于,1949年,那个梦开始步入了春天,在新时代葳蕤绽放。

梦是那样美好,但实现起来又是如此艰难。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人走过了一段艰辛而曲折的过程,付出了惨痛而深刻的代价。

复兴,富强,全民奔小康,中国梦如此美好而真实,但我们要明白这个梦是中华子孙的梦,是每个华夏儿女共同汇聚的梦。所以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就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地为之拼搏,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将自己的梦注入中国梦中,让自己出彩,令国家兴旺。

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不会为梦想努力的民族是可怜的,但如今的中国不会如此,而今的中华民族不会如此。因为全体中华儿女明白,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朴实无华却凝聚了数代人心血的伟大的梦,这就是一旦实现就会令世界为之惊叹的梦。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身上奔腾着源于黄河的充沛的血液,传承着来自巨龙精魄的灵魂,我们世代人守护着、努力着这个梦,永不回首地坚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我们要“圆百年梦,筑小康梦”。

百年追梦,终有一朝圆梦。千年慨叹,必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篇三:与清照对话】

静谧的午后,暖阳溜进某间博物馆内,惊醒那些封存千年故事的古物精魄,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在习惯了阳光的照射后,那些破碎的画面又从记忆深处翻涌而出。

第一次见到清照是在我刚有精魄不久,那时我还是她抓周物件中的一件,我在珠花中看着那女娃在一堆物件中爬来爬去,而后,伸手将我握住!她不要漂亮华丽的珠花,而选择了我这支笨重难看的墨笔。

我不禁愕然,随即又释然一笑,倘若我能见证一个奇女子的成长,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我坐在桌旁,吟着清照写的诗。几度经年,我已能化成实体,而当年那个女娃也长成了才华横溢的少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道熟悉的声音打断我的思绪,我回首看向向口,正是清照在那处盈盈而立。

我站起,没有像第一次与她面对面时的那么慌乱。“世人皆说,‘词藻非好之事’,于此,你有何见解?”

“世人皆说,女子不能征战四方,可却有木兰的代父从军;世人又说,女子不可为帝,可偏有了武皇的贞观遗风!世人所说,如此,那我又何必拘于世人?”她背光而站,眼中透着我从未见过的光芒。

“如此,也罢。”我轻叹一声,回到墨笔之中。

往后的日子平淡安宁,她遇到了许她一生的良人,而我仍伴在她的身边,陪她吟诗作赋,记录着那些正在变为历史的现在。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吟着刚写出的词,走在花圃之间,脸上透出七分相思,三分愁苦,她回首问我“你说他何时能归?”

我摇头不语,他自是指她的夫君,赵明诚。

“一入官场深似海,我倒望明诚能早日离了那官场。”她拿着那支墨笔,在纸上勾勒着她心中之人的模样。

“夫人!”一名家丁匆忙地跑了进来,跌碎了这满地黄花。

“何事?”她将手中的墨笔握紧了一些,而我在这之前已隐于墨笔之中。还未待我听清那家仆说了什么,我便感到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道墨痕,而墨笔跌落在地上,开出一条裂痕,而我开始陷入沉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再次醒来,已不知是多少年后,那曾熟悉的声音在今朝却带着无边的孤苦沧桑。

我坐在一旁看着她在烛光下,持着那支墨笔一笔一画的写出她心中所想,静谧的空气在我与她之间流动,一时无言。沉睡的日月在我们之间划了一道又一道的线最终在今日凝成了一条岁月独有的长沟,无言的将我与她分隔开来。

纵使岁月爬上了她的鬓角,风霜侵蚀了她的容颜,纵使她已不再鲜活,她也依旧在与这残酷的命运抗争。这位坚强的女子失去了她所爱恋的,所珍视的之后,踏上了这一个人的旅途,她守着她与与她夫君的约定,独自一人著成《金石录》后,停下了她创作的笔,在余晖中度过了她最后的时光。

安静的博物馆开始变得嘈杂,那些古物精魄们纷纷诉说着自己所见所历的历史,而那位我曾能与之对话的女子在我所经历过的历史中,划下浓重的一笔后,飘然而去,留我一个坚韧丰凡,才华卓越的背影。

热门推荐
1游绍兴
2参观武警中队
3我家的小金鱼
4蒙眼抓人
5我的同桌
6我最喜欢的老师
7赠汪伦古诗改写
8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
9可爱的螃蟹
10放风筝
11数学,我开始崇拜你了
12七月,再见
13遇见美丽
14生态园踏春之行
15给奶奶梳头
16美丽的当湖公园
17我们班的话痨
18当年少遇见孤独
19快乐的寒假
20狗是用舌头散热的
21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22我心中的中国文化
23劳动创造美
24我不拒绝那些笑容
25神秘的百慕大
26七年级英语作文
27再见江畔
28米老鼠买礼貌
29家乡的小提琴
30元旦庆祝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