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地铁见闻】
那一年的深圳大学生运动会,我们全家人一起去看,从下午看到晚上,打算赶地铁的最后一班车。运动会还没有结束,都已经快十一点了,我们必须回去。
一位年轻的残疾人坐在轮椅上,后面推着轮椅的应该是他的母亲吧。看那位年轻人的样子大概也就二十多岁,再看看那位推着残疾人的母亲,两鬓白发,皱纹横生。他们都衣着破旧但不邋遢,布鞋也洗得灰白,薄得快要透出来。母亲穿着那种似乎很早以前的粗布衣服,像是上个世纪的。儿子的T恤也让人联想到街边廉价的服装摊,应该是从某一堆中拨拉出来的吧。我们跟在他们后面走。
“快点快点,再过半个小时地铁就要关站了”,妈妈催我,于是我们一个箭步,跑得飞快,很快就赶上了那位母子。当我看到他们离地铁站还很远,我突然打起了一个主意,二话不说走过去推着残疾人快步前进。那位母亲先是惊讶,然后放手,对我微笑,有种亲切的感觉。很快我们到地铁站了。上了车,人虽然不是很多,可座位基本都满了,母亲帮我占了一个,我没有坐,示意那位母亲过去坐,而我把轮椅推到了她旁边。
那位母亲冲我微笑,点头,满脸的感激和赞许,却始终没有讲一句话。我看着她坐下,把轮椅的扶手递给他,然后跑回父母旁边。
【篇二:赶集】
赶集是农村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据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来购物。这天会是我们小镇最热闹、最繁华的一天。这次,我终于有了一次赶集的亲身经历。
一大早,我就随妈妈来到赶集的街上。啊!这里真是人山人海,平日里安静的大街此刻都快沸腾了。街道不宽,但很长。街道两旁摆满了日常用品、衣服、小吃、玩具……商品真是五花八门。蔬菜摊边,白白胖胖的大萝卜,细细长长的芹菜,绿油油的空心菜,吸引了一群讨价还价的爷爷奶奶们。服装摊旁,三三两两相跟的漂亮阿姨在争着试穿评价。小吃摊前,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们早已眼巴巴的望着那美味的食品直流口水。当然,品完美食我们还忘不了逛一逛玩具摊位,能拥有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我心里更是美极了!
下午,我还和妈妈去戏院看戏。那里有唱豫剧的,那“咿咿呀呀”的唱腔,“花花绿绿”的脸谱真让我着迷。妈妈说:“这戏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不早了,走出戏院,我看见三五成群的人,大家都背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但我的耳旁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仍旧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赶集,真有趣!那一次次的赶集见证了人们生活的变化,希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