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颂中华美德做文明少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颂中华美德,做文明少年》。
我生在中国,中国是一段历史悠久的长河,中国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中国是飞翔了千余年的白鸽,中国更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美德。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是一个文明古国,更是一个美德大学。作为一个中国少年,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千百年来,有多少传统美德的事例,他们如暖暖的春风,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忘不了,融四岁能让梨;
忘不了,香九龄,能温席;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杜环侍老…
仙鹤长鸣,神鹿奔腾,日夜轮回,世代不息,古人如是,今人亦如斯。
忘不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徐特立先生60寿辰时,向老师写信祝贺,信中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依然是我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忘不了,汶川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响声四起,人们捐钱捐物奔赴灾区。52岁的女教师王光香救了25名幼儿园宝宝的生命,却牺牲了自己;
忘不了,想初中的曹秋芳带着母亲读高中上大学,14年的坚持,守得云开日出,如今他的母亲终于能站起来了!
……
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前进的圣火。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肩负着祖国的重任,走在建设祖国的长征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同学们,我相信,只要美德在我们心中,祖国就会欣欣向荣;只要我们发扬践行,做文明少年,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篇二:读书笔记】
我读了《与爱同行》这本书深受感触,让我明白了爱的内涵,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能看到许多生活中的爱与美。
爱是理解。在人类所有的感情中,爱是最基础的感情,也是最重要的感情,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老师爱学生,愿意为学生学业有成而辛勤付出;朋友爱彼此,在困难的时候伸手援助……然而,所有这些爱与被爱都需要建立在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上。在《与爱同行》有一篇是曹秋芳带母上学的故事中,9岁开始她就在学校旁租了一间房子,带着妈妈一起上学。中午带这学校的一盒饭回来,两人分着吃。12岁第二次“背”母亲上学。考进章镇中学。15岁考进东关中学,独自“背”母亲上学。从曹秋芳“背”妈妈上学我也领悟了爱存在的价值。
爱是责任。自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无时无刻不拥有爱,爱无处不在。爱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行动,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像在《与爱同行》中的一件事,这件事感动了一座城,没错他就是平民英雄吴斌。2012年5月29日中午,杭州客运公司司机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有24名乘客。突然有一块大铁片从空中飞来,砸碎当风玻璃砸中吴斌,吴斌忍着剧痛,在76秒钟里吴斌完成了一系列安全停车动作,乘客们都安全了,但吴斌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看吧,吴斌对自己的职业负责,甘愿牺牲自己也要让他人活下去。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爱是分享。“分享”就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等,如果说爱是空气,那分享就是氧气,空气中包含着氧气,爱里充满着分享。鲁迅说过“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到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在《与爱同行》就有这样的一件事,他就是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阿里木。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毕节摆起地摊,卖烤羊肉串。日子过的不富裕,但他觉得生活只要吃饱就行。阿里木仗义慷慨。2002年到医院看朋友,看见一个男孩患有肾病,马上掏出仅有的200多给他的家人。阿里木还帮许多山区的'学生,给他们捐钱。阿里木的这种爱就是分享。
爱是力量。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人类进步的共同信念。爱是一种人性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平凡的人,用他们质朴的爱,支撑着家庭,支撑着朋友。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容易沟通;有了爱,心灵的冰山也能融化。爱是一种道德力量。爱,是一个民族素质的综合表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只要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善小而为,善的力量就会汇成江河和海洋,凝聚起最温暖的爱的力量。
就让爱伴随着我们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