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涩口的作文

【篇一:我生活在母爱中】

母爱是至深至纯的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

“哎,真热呀!”我望着天空中火红火红的太阳,不禁想起了为我做的绿豆汤。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便看到母亲正在淘洗绿豆,母亲先将绿豆放入水中洗了一遍又一遍,好像怕没洗干净似的,洗好了以后又在光下照了照,我看着光下妈妈的脸,依旧白皙,却不似往前那般细腻光滑,脸上也俨然有了几条皱纹。想到妈妈为细心的照顾我都有些衰老了,心里一阵感动。妈妈确定洗干净了,才放到一个专门煮汤的电磁炉中。我看她那么认真,便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

把绿豆汤煮好了,她又赶紧将还是热乎乎的绿豆汤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盆里,以便快速冷却。

妈妈忙完一切后为我盛出一碗绿豆汤,还在里面放了一勺糖,她刚准备上楼端给我喝,却发现我就坐在厨房外。妈妈又转身满面笑容的对我说:“等了好久吧,这是刚做好的绿豆汤,我怕你涩口,就在这绿豆汤里多加了一勺糖,尝尝看。”

我刚接过绿豆汤便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清香,看那绿豆都煮的像爆米花了,绿皮敞开着,白色绿豆米爆了出来。我望着妈妈期许的眼睛,轻轻地舀起一勺尝了尝,感觉热而不烫,软软的,甜甜的,绵绵的,很好喝。我看着那碗饱含母爱的绿豆汤,心里暖暖的。“喜欢吗?”妈妈充满期待的问。“嗯,很好喝,我很喜欢。”“那太好了,我以后天天做给你喝。”妈妈欣喜地说道。

我看着妈妈就因为我的一句喜欢就那么开心,心里不由得一阵惭愧。想到妈妈每次叮嘱我学习,我就反感;想到妈妈催我快点休息,我就拖拉;想到以前妈妈给我做的绿豆汤,我都是尝几下便推到一边,肯定伤透了妈妈的心。

而妈妈将我的厌烦,从不放在心上,坚持照顾我的起居,坚持督促我学习,坚持做绿豆汤给我喝。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一直生活中伟大的母爱中。

【篇二:天问】

蚕儿吐丝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无穷无尽的赞美吗?它吃的是涩口的桑叶,吐出来的是洁白无暇的蚕丝,当它们的蚕丝被收走后,当人们穿上蚕丝的衣服时,都会从口中提到蚕丝的干净和柔软,对它赞不绝口,小学生造的句子里也常常夸赞蚕丝被或衣服。但每当说话声音出现在它们旁边时,它们一定会觉得,这又有什么呢?不过是它应该做的罢了。

蚕儿吐丝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能够舒舒服服地住在这白色柔软的屋子里过安逸的生活吗?

可是,当它好不容易吐了丝,结了茧,造了新家,当它在屋子里安稳的住上几天,大自然就开始召唤它们了,它们便从安稳的家中破茧而出,过不了多久,茧儿就因为人类的顽皮而划上了一个短暂的句号。

蚕儿吐丝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吗?

小朋友们都想去看蚕,并约定到了蚕儿吐丝那一天,看一看哪一个吐的蚕丝更洁白,美丽,那一只平凡的小蚕连同蚕茧被保留下来。

蚕儿吐丝不是为了他人的赞美,也不是为了安逸的生活,更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是为了奉献,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篇三:等待的滋味】

再过两个星期就钢琴考级了,为了让我鼓起信心,妈妈在我的琴架上放上了一盆蟹爪兰,让我闲着的时候多看看,陶冶情操。

刚放上去没多久,我对他很是好奇,今天看看这儿,明天看看那儿,照顾更别说有多么无微不至了,浇水,施肥,晒太阳,一个也不能少,每天弹琴之前,造谣坐在花前端详个五到十分钟,一想到总有一天它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心中不知道有多么激动了,成天幻想着开花那天的场景。

一天一天,天上的太阳月亮转了又转,我的期待也随着时间的延长在慢慢降低,渐渐地,我对它的热情慢慢淡去,关照也不是那么细心了,总觉得,它不会开出花来了,焦躁在心中生根,每天也不是那么关心了,有时候弹琴之前漫不经心的倒点水,有时就只瞄一眼,有时甚至看都不看,当成雕塑,我的练琴似乎也被这焦躁给传染了,曾今弹的无比流畅熟练的曲子,如今也变得生疏了,我就如同一个失忆患者,这个音弹错,那个音弹错,心情也不耐烦了,还琴是自然也是这样,那便避免不了老师的一顿接着一顿的痛骂。难道,这就是等待换来的滋味吗,我心中默默的想道。

就这样,我渐渐走向堕落的深渊,弹琴开始瞎弹,养花开始下养,尽管父母和老师对我一再劝阻,可依然无用,他们也开始束手无策,偶然的一天,似乎是什么吸引了我,刚走到钢琴前,却刻意的去瞅了一眼那被我冷落多时的蟹爪兰,一抹不同于平常的紫色傲立于枝头是那么生机勃勃,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使我从黑暗中抬起头看到了这一缕希望的光,心中重燃起奋进的斗志。这么多天的等待似乎终于有了成效,并不像我心中所想的那样,重拾信心的我对自己充满了希望,考场上一个个音符行云流水般的倾泻而下,连成一首动听的乐章,当然,台下也少不了掌声。

等待的滋味,原来是从经历磨难的涩口苦味到冲向成功的浓郁芳香。

【篇四: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每当灯火阑珊的时候,看着万家灯火的逐渐熄灭,心中便会感到无比的孤独,这时,便有一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它不是奢侈品,而是一本好书。夜深人静之时,听着紫砂壶与茶杯的碰撞声,闻着茶香与书香交织的气息,抚摸着纸张的粗糙感看着自己想看的书籍,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而每每在孤独时陪伴我,深夜里抚慰我的那便是《红楼梦》,这本足足有120章节的名著贯穿我整个读书的时日。

记得那还是刚刚上小学的时候,连字都认不全,但是我就是喜欢阅读,初遇《红楼梦》那会儿,是刚学完拼音的时候。那时的我,初闻四大名著,便随手抽到一本,随意翻阅,竟然就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初看这本红楼梦,我并不记得多少故事情节,只是看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以并没有多深的体会,对情节的发展主要是以看插图为主,文字为辅,是不是还要拼拼音,理解不深。

在与《红楼梦》,是小学五年级时的事。那时,老师要求读名著,我在读完其它三本的情况下硬着豆皮开始读这本号称“明清小说之巅峰”、“四大名著之首”最难啃的《红楼梦》。那时我读的是青少版(白话文略有删节的版本),读书时全然没有小时候那般有趣,不过我依然对书中那段历史非常感兴趣。我读书的重点很大一部分放在历史事件中。正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清中期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了解了文化背景,更是通过这一点,窥探到中国封建社会,为我后来学历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三与《红楼梦》是在上学习的时候。这时,我读它便读出了作者的一种感性。如果说读红楼梦时通过理性的历史角度分析,那么这次,便更多从哲学、社会学这些感性的角度去感悟。回归文言文版,不再有读译文时有涩口的地方,只有作者笔下的情感流露。也就是我才正真体会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每个人在社会中挣扎着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故事,使我感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活着的艰辛。我更体会到了小说的魅力。

《红楼梦》,陪伴着我长大,我每长大一点,就对它理解的更深刻一点。理解《红楼梦》,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热门推荐
1割稻
2手机的对话
3我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4体验白洋淀之美
5沙子旅行记
6凌高俯视
7有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8桃花源
9神奇的蛋
10我爱家乡的龙虎山
11蛋雕初体验
12难忘的春游
13爱唠叨的老妈
14小鬼当家
15我的好老师
16没有挫折的生活是残缺的——《如果远方有奇迹》读后感
17我的动物朋友
18秋天来了作文
19公园的一角
20真不简单
21教室‘花香’
22科技创造生活
23说变化
24游沙溪古镇
25成长之路
26没想到
27校园里的一角
28和您在一起
29我的小窍门
30说“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