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语文之美】
语文,拆开来讲,是语言和文字,或者说,语言与文学。有了语言,再有了文字,然后就有了文学。语言是载体,文学是表达。而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学,都应当纯粹而富有人情味。
所谓纯粹——真正的文学与政治无关。创作是听从内心指引的,表达的是感情,是人性的迸发。或精致,或粗犷,或清新自然,或恬静纯美,或险象迭生。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生机勃勃的。就像饱满而多汁的果实,果皮如何无关紧要,果肉甘甜充实即可。而有些政治语言,内容空洞、乏味,说得偏激点,简直是有辱纯粹的文学。它们像早已躺在棺材里的腐朽的尸体,无论有多少金缕衣,也无法改变了无生机的事实。我们所关注的、能名副其实的文学,只有一条铁则——是活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世界,文学存在的意义,应当能与世界共鸣。可以赞美、修饰世界,亦可以冲击它,如七月里奔腾的大海,不顾一切地摧毁。这之后,是重建的机会。死气沉沉的东西,浮于表面的事物,让人避之不及。
所谓富有人情味——语言和文学都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本心的表达,是情的凝集。兄弟友爱、父母慈爱、儿女痴情……有情才有文。而目前的学习中,其实有很多是偏离了情而存在。比如语文阅读题中总有分析词句作用等一类题,虽不能否认有些作者在作文时考虑“承上启下”“营造气氛”,但更多的,应该是不自觉流出。人工雕琢再精细,皆为下品。特意为之,显得矫揉造作,过于穿凿。但如果心中已有形象,再一一绘出,只略在表达上下功夫,使之更简洁明了,更易被领会,这才是上品。笔应随情出,倘若抛了作者的情致,只抓住一些词句大做文章,真是因小失大了。
语文之美,美在鲜活。不论相隔多少年,距离多么远,纯正的文学永远保有一份震撼人心的力量,读起来内心能有强烈的共鸣感。人类做真挚的情感永远不会过时,不会垂垂老矣。语文之美,美在和谐统一。既有作者与读者心灵的和谐,又有人物与环境的统一。统一的美是规则的美,使得万事万物皆有其韵味。我们究竟应从语文中学到什么?我想,学到语文之美,就足够了。
【篇二:优秀作文】
我们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蓝色的天,白色的云,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清风,青的草,绿的湖,宽敞的马路,高耸的楼房。我们应该感恩造物主,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
从十月怀胎到长大成人,多少个日日夜夜,凝集了父母多少辛酸的泪水。当我们进步,父母为我们高兴;当我们退步,父母为我们伤心;当我们成功,父母为我们鼓掌;当我们失败,父母为我们鼓劲。父母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忠心的伙伴。我们应感恩父母,给我们温暖与关爱。
从呀呀学语,到学有所成。多少个白日黑夜,凝集了老师多少辛勤的汗水。当我们懂事,老师为我们欣慰;当我们顽皮,老师为我们费心;当我们拼搏,老师为我们呐喊;当我们松懈,老师为我们鼓励。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诚挚的朋友。我们应感恩老师,给我们支持与引导。
人生在世,我们需要懂得感恩,也需要学会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懂得去报恩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世上会如此之美,会发现原来在这个世上有这么多人爱你关心你,因此感恩是人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意义,如果你不懂得感恩,也就感觉不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因为你熟视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