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校园一景】
每当走进校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喷泉,我尤是喜欢这一喷泉。这个喷泉位于学校教学楼的前边正中央,喷起的水花和它池中央的石头一样高。
喷泉呈椭圆形,四周是由灰色的花砖和水泥砌成的。在这喷泉的中央是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红色的“前进”两个大字。这两个大字出自毛泽东之手,巧的是我们的校名中就有着“前进”这两个字,这也激励着我们前中学子与教师不断地前进,不止步。
记得开始在建造这一喷泉时,根本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我们每天在上、放学路上从它身边经过时,就会互相讨论、猜测这正在一个什么东西,但极少有人猜出它是一个喷泉。在它建好了之后,池里渐渐多了几条小鱼,有几日里面会住着一只乌龟。一段时间后,池子里的小动物们不见了,多了几片绿油油的小叶子,仔细看去,便会发现这几片叶子是刚刚长上来的荷叶,这些荷叶长大了,喷泉后边也多了一排竹子。在这些竹子的下边有几根管子连着喷泉池,这样在给竹子浇水时就能节省一些水了。有了荷叶和竹子与喷泉为伴,喷泉不再单调,其实竹子、荷叶以及那偶尔的访客——池里的小鱼和乌龟和喷泉早就融为一体了。
这个喷泉里的水不算很多,也不算很清澈,因为水是青绿色的,大概是荷叶将水“染”绿了吧。但绿油油的水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我喜欢这个喷泉,喜欢与它为伴的竹子和荷叶,也喜欢它绿油油的池水。它总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感觉,这大概便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吧!
【篇二:我的旅程】
坐了一天半的汽车终于到达了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这是我旅游的第一站。晚上爸爸带我们全家去了西宁的小吃一条街,在热闹的街道上到处是牦牛酸奶、双皮奶、羊肉串、手抓羊肉、手抓饭等等,还有用青稞米做的饮料。美味呀!好吃极了!晚上在梦里还在吃小吃。
我的第二站青海湖,从西宁坐车1个多小时就到了,我看到了满山的牦牛、绵羊,还有一望无际的湖面,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和最大的内陆湖,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第三站是甘肃省的敦煌莫高窟。我爸爸和妈妈排了2个多小时的队伍才买到票,这里是今天买第二天的票,所有我们只能等到明天下午才能参观莫高窟。第二天上午我们先去月牙泉,月牙泉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月牙泉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里流传一句话“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这就是神奇的月牙泉。下我们到了莫高窟,它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我的旅程到此结束了,这真是一个没齿难忘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