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妈妈的叮咛】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那散发着清香的淡紫色中,珍藏的一声叮咛。
窗外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桌前,微风轻轻擦拭过面颊,心也随着舒畅起来。今天妈妈去值班,太好了!
兴奋地打开一本杂志,它们可都是平时来不及看的。今天必须要看!掀开荡在书桌前的帘子,一张淡紫色的便利贴映入眼帘。我好奇地取下它,端详着那行清秀的字迹:在家里看书不要超过一小时哦,记得做补习班的练习哦!妈妈也真是的,值班了还处处管着我。我不悦地皱了皱眉,合上了那本杂志,转头去做练习了。书桌前的那片淡紫色还在飘荡着,搅乱了我的心。
“叮叮铛……”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打开一看,原来是有同学邀我去书店了啊。“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换好衣服,来到门前,一抹淡紫出现在门上:是不是要出门?钥匙带了吗?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冷空气,记得系条围巾哦!我一摸口袋,果然没带钥匙,老妈真了解我。于是我转身拿起茶几上的钥匙,这时才发现旁边还放着她为我准备的围巾。我立刻围上围巾并带了钥匙出门。一出门,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我立即拉紧了身上的围巾,围巾包围着我,就像妈妈的怀抱一般温暖。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在妈妈的句句“叮咛”中,我在夜幕降临时回到了家。一回家,饿扁了的我立刻打开冰箱找东西吃,只见冰箱上又有一抹紫色——“饿了吧,饭菜准备好了,就在保鲜盒里,自己热一下再吃,吃完饭后记得多喝点水。”还是那熟悉的字体,温馨的淡紫色上面弥漫着妈妈陪伴的晚餐,只要看见那一旁的淡紫色,便会觉得妈妈一直在身边,幸福在我心头荡漾。吃过饭后,我看了看作业登记本,才想起,今天好多作业啊,估计又要开夜车了,我长叹一声,懒洋洋地坐到书桌前,桌面上一张熟悉的淡紫飘入眼中,上面的字迹依然熟悉,是妈妈的叮咛……
夜,正浓,书本旁那一张张便利帖散发出熏衣草的味道,无声地叮咛着我,让我在这寒冷的夜拥有无限温暖。
【篇二:我听到了什么的声音】
【我听到了铃铛的声音】
蔡子妍
“叮叮铛,叮叮铛……”童年时的铃铛声,不知不觉的荡回耳畔,仿佛我又回到了童年,一扇半掩的木门“吱嗄,吱嗄”响,门上的铃铛声显得格外清脆。
平房外的小院围了一圈篱笆,走进小院,只看见一位老奶奶微笑着靠在摇椅上,慈祥的笑着,乌黑的头发垂在头顶,夹着几根银色头长发。
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娃娃,在老奶奶脚边玩着一个毛绒绒的线球。
一阵清风吹过,木门上的铃铛又“叮叮铛,叮铛铛……”的响起,我走出小院,推开了“吱嘎”作响的木门,铃声更响了,屋内的一切显得静悄悄。
餐厅,一张高高的木桌旁也挂着一串铃铛,手指轻轻的扫过铃铛,又响起了“叮叮铛,叮铛铛……”的声响,来到卧室,简单而朴素,靠门,一个陈旧的衣柜,一张大床两旁两个干干净净的床头柜。无论在这个屋子的哪一个角落也找不着一丝灰尘。
我发现了一个奇特之处,每个房间的门上,都挂着一串手工制作的铃铛,既小巧玲珑,又显得可爱。
窗外小院传来一阵阵铜铃般的笑声,我没忍住往窗外小院瞧了瞧,只见那个小孩正坐在老人的腿上双手拍着肉嘟嘟巴掌,小小的嘴巴合也合不拢。
这使我好奇极了,到底是什么小玩意儿,能使小娃娃如此开心?
原来是老奶奶正在制作铃铛,老奶奶粗糙的手指,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精致的铃铛,老奶奶又做了一个铃铛,与其它铃铛不同,这个铃铛的线很细,老奶奶将铃铛挂在小娃娃脖子上,也咧开了嘴,老奶奶吃力的抱起小娃娃,在空中晃荡了几下,清脆的铃声又开始欢快的响起“叮叮铛,叮叮铛……”
铃声再起,“叮叮铛,叮叮铛……”梦醒了,但铃声依然有留在脑海里,“叮叮铛,叮叮铛……”
【我听见了织毛衣的声音】
杨情雨
一针一线都是爱的灌物。岁月悠悠,身穿乳白色毛衣,触摸过是那般柔软,这让我的思绪一下回到了童年。
小时候,我很喜欢“赖”在外婆家,总是时不时跟爸妈说想去外婆家。外婆总会把最甜的糖留着给我吃,把最暖的衣留着给我穿,外婆是个勤快人,手上总是一刻不停,在她的床头总会放着两根大银针和几团各色的毛线。我小时候冬天在穿的毛衣几乎都是外婆给我织的。
我总躺在外婆怀里,看着外婆仔细地织毛衣。外婆娴熟地总是一边听我讲一边织毛衣外婆在织小图案时,额头上总会冒几粒豆粒大小的汗珠,时不时会皱起眉仿佛在烦恼什么。织毛衣的声音,总是伴我入睡,除了两根大银针碰撞的声音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长大了,学业变得繁重起来,即使是答应过外婆去她那但总是被补课班给插足,外婆也不再频繁地向我提起。即使是这样,外婆还是一如既往地给我织毛衣让妈妈带回来给我,也许是因为住得近我并没有太思念外婆。外婆与外公搬到了杭州与舅舅一同生活,这让我体会到了离别的滋味。
我穿上毛衣时,总会听到小时候织毛衣的声音以及外婆对我的呼唤声,随之脑海中带有外婆织毛衣的样子,逐渐,这也增加了我对于外婆的思念。
轻触毛衣,我抚摸到了外婆的心,倾听到了外婆的思念,回想起了小时候的记忆。
这让我明白了亲情的重要,它就像一件毛衣一针一线都是用心灵用爱的灌溉。
【我听到了风的声音】
章子骞
来无影,去无踪,没有形式,并无姿态——这就是风。
暮秋。
第一场霜已降,又在黎明化为晶莹剔透的水珠闪光。从作业中放眼抬头,窗外,草已枯黄,树已凋零。苍穹的灰暗又染着丝毫湛蓝,落叶为地面梳上新妆。
我甩甩笔,盯着远方的山峦。一种念想在脑中滋长,开花——不如放下笔,去这秋末的效外走走?
踏上田地,泥土散发出一股陈年的暗香。放下包袱,扔下烦恼,走哇,笑呀,奔跑在林荫道上。落叶在脚下作响,沙沙和鸣,似一声声小令。
忽地,斜眼一瞥,一只只黄叶,在飞舞。
起风了。
我停下,看着风,舞动落叶,掠过树干。我看不见风,闭上双眼,用身体,用四肢,用心,感触它。
这阵秋风是跳跃的,风声呼啸,孩童般笑着,尽兴尽致,在树枝间穿过,在天空上回响。那风声清脆,反弹在落叶间,折射进枯草中,随性自然,不是刻板僵硬,而是狂野质朴,一声声,是风的声音。
睁开眼睛,看不见风的样子,但落叶四舞就是风之所踪。
其实像风一样潇洒自如也挺好的,不受制约,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像被作业束缚的我们,只能在句句念叨中奋笔疾书。如果我随风,无形无质,在不经意中,飞翔向乐不为呢?
这就是风的声音,也许也是难得享受一下:自由时光的我的感叹。我与风奔跑。
重新回到家,看落日残霞。耳畔又响过风声,与落叶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