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言文版的作文

【篇一:我最喜欢的书】

我爱读书,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

要说我最喜欢什么书,那我肯定会选择文言文版的《中国寓言》。

开始喜欢这本书的时候是我九岁时,姐姐上高中。每次姐姐回家都会拿着那本厚厚的《中国寓言》,空余时间,姐姐总是背那本《中国寓言》。

一天,我把姐姐的书看了个遍,虽然不懂,但通过注释还是略懂一二,姐姐在朗读其中的一篇的时候,我居然说出了那个片段的名字。姐姐大惊,连连夸我这儿,夸我那儿。我特别高兴,从此,我开始喜欢上了这本书。

有次偷偷的拿来了那本书,品味这本书,犹如品味山珍海味,读起来回味无穷,心灵翩翩起舞。令人神往,使人如痴如醉。读文言文,就要像糖一样含在嘴里,慢慢品尝,细细品味,《中国寓言》几乎包含所有的人生哲理。只要一本《中国寓言》在手,人生哲理不用愁。它还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教育子孙后代好好做人。

要问我最喜欢文言文版《中国寓言》的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什么,那我就告诉你。

文言文言简意赅,两三个字就能把十几个字的意思包括了,虽然文言文版《中国寓言》字很少,包含意义却很深。让人们懂得知识甚多。

不是夸张的比喻。我就好像一个忠于毒品的忠实吸毒者,文言文版《中国寓言》就好似毒品,只要我一看,就身不由主地上瘾,看起来没完没了,只要一会不看,就觉缺点什么。就好像很难受。

文言文版《中国寓言》简直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读起来沁人心脾,培训才简短的内容人们诉说人生道理。

我爱读书,因为书是我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我智慧大门的钥匙。当然,更爱读那意义深刻人文言文《中国寓言》。

【篇二:一路书香,一路成长】

成长路一路走来,书就与我为伴,随着时间的挪移,读的书也随之“挪移”向更高层次,从最简单的小人书、故事书到如今的名家名著、小说散文,读过的书越来越多,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孤陋寡闻到如今的汗牛充栋。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书籍是人类知识积累的阶梯。”

从进入小学,学会拼音后,就与书结缘,一本普普通通的注音书,可以让我坐在书桌上一动不动一上午——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还记得看的第一本注音书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当时就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一章章故事犹如放动画片一样在脑海中放映,每一章结束后都迫不及待地读下一章,这种刨根问底的感觉甚至还胜过看动画。

随着时间挪移,读的书也不仅仅局限于注音书。四五年级时,我开始接触名家名著,这又给我带来更多的趣味。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看到的是保尔·柯察金的坚毅与执着。读《水浒传》看到的则是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读《红岩》,认识到的是成岗、江姐等一系列革命者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信念。读书,让我学到的是语文书上所没有的内容,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吧。

上了初中后,学习了更多的文言文词,以前那些文言文版的读起来毫无意思、“味同嚼蜡”的书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用了几月时间,我又把文言文版的《西游记》给读了一遍,与白话相比,古文更显真实感,而且文绉绉的,我还特意将“古董”《水浒传》翻出来阅读了呢。

一路成长,一路书香。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量也越来越多,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就这样随着一路书香慢慢成长。

【篇三:好习惯受益终生】

从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从见人就脸红,到大方与人交谈;从做完作业从不检查,到每天都要慎重复查几遍;从懒得写字,到天天写日记……我变了!这是因为好习惯一直伴着我成长。

母亲说,习惯是要长久坚持的,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良好的习惯,是走向成功的铺路石。我想:如果知识是海洋,那习惯就是船只,要想达到成功的彼岸,离不开一艘好“船”。

如果让我说我最好的习惯是什么?那要数天天积累知识了。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在悦耳的鸟叫声中起床,洗漱完毕后,我会抱着一本书坐在窗边,或是《唐诗三百首》,或是《成语故事》,一边如饥似渴地咀嚼精神食粮,一边等待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窗户射进屋中。母亲告诉我,知识是要日积月累的,每天从书中“啃”一口“吞”进肚子里,也该“饱”一会儿了!

渐渐长大了,小故事已经满足不了我的“贪婪”,看着书店的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我不禁咽咽口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爸爸妈妈,直到看见他们无奈地点点头,就欢天喜地地跑过去,从众多书籍中抓出《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很快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话的时候能用上诗句、成语了,作文不再是干巴巴的,内容变丰富了。不仅如此,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陶冶了我的情操,对比曾经的我,不得不感叹:积累的力量真大啊!

每日积累成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我已不只是局限于白话文的文章之中,而是对文言文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次去表姐家玩,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文言文版的《水浒传》,我立马来了精神,拿着书去找表姐,央求她把书借给我看,表姐慷慨地说道:“没问题,不过现在先好好玩,回头你把书带回家看吧!”从表姐家回来已是晚上11点多了,我不停地打着呵欠,然而想到今天的积累任务还未完成,就泡了一杯浓茶,硬是把嗜睡虫赶跑,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水浒传》来。直到我的上眼皮与下眼皮打起了架,小鸡啄米般点头,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休息。

习惯是绳索,带我攀上胜利的顶峰;习惯是雨露,滋润成功的花朵;习惯是晨曦,温暖了一颗颗探索与拼搏的心房;习惯是翅膀,带我翱翔知识的天空……习惯决定命运,我将终生与这些好习惯为伴!

【篇四: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每当灯火阑珊的时候,看着万家灯火的逐渐熄灭,心中便会感到无比的孤独,这时,便有一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它不是奢侈品,而是一本好书。夜深人静之时,听着紫砂壶与茶杯的碰撞声,闻着茶香与书香交织的气息,抚摸着纸张的粗糙感看着自己想看的书籍,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而每每在孤独时陪伴我,深夜里抚慰我的那便是《红楼梦》,这本足足有120章节的名著贯穿我整个读书的时日。

记得那还是刚刚上小学的时候,连字都认不全,但是我就是喜欢阅读,初遇《红楼梦》那会儿,是刚学完拼音的时候。那时的我,初闻四大名著,便随手抽到一本,随意翻阅,竟然就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初看这本红楼梦,我并不记得多少故事情节,只是看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以并没有多深的体会,对情节的发展主要是以看插图为主,文字为辅,是不是还要拼拼音,理解不深。

在与《红楼梦》,是小学五年级时的事。那时,老师要求读名著,我在读完其它三本的情况下硬着豆皮开始读这本号称“明清小说之巅峰”、“四大名著之首”最难啃的《红楼梦》。那时我读的是青少版(白话文略有删节的版本),读书时全然没有小时候那般有趣,不过我依然对书中那段历史非常感兴趣。我读书的重点很大一部分放在历史事件中。正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清中期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了解了文化背景,更是通过这一点,窥探到中国封建社会,为我后来学历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三与《红楼梦》是在上学习的时候。这时,我读它便读出了作者的一种感性。如果说读红楼梦时通过理性的历史角度分析,那么这次,便更多从哲学、社会学这些感性的角度去感悟。回归文言文版,不再有读译文时有涩口的地方,只有作者笔下的情感流露。也就是我才正真体会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每个人在社会中挣扎着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故事,使我感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活着的艰辛。我更体会到了小说的魅力。

《红楼梦》,陪伴着我长大,我每长大一点,就对它理解的更深刻一点。理解《红楼梦》,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热门推荐
1摘草莓
2最美的存在
3高风亮节鲍叔牙
4爷爷用微信给我发压岁钱
5让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6切西瓜
7数字陷阱游戏作文五年级
8百变“小布丁”
9那一刻,我成功了
10素材
11我最敬佩的人
12多一些童真
13抓蟹乐
14我的大树
15我的乐园
16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17校园的五月天
18最美的青春
19难忘的足球赛
20老师,您辛苦了
21老师,您好
22如果电器没有了
23假期里难忘的一件事
24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
25军训日记
26遇见碎片般的生活
27那声音,常在我心中
28军训日记
29共享时代需管理需改善
30母鸡萝丝去散步看图写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