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兴王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年味】

我的家乡钟祥,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部。它古称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长寿之乡。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一样,春节是我们钟祥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在钟祥一般称过年、过大年。

小时候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那时家家户户都飘出饭菜的浓浓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大人还要给我们买新衣服,听奶奶说这叫换新,要让孩子们在大年初一从上到下换新的。每年春节奶奶都会提前准备好多东西,像什么对联、门画、红蜡烛、烟花鞭炮、香、火纸等等。懵懂的我,总是问奶奶买这些做什么,奶奶总是笑呵呵地说:“一年到头了,要接祖宗们回家过年。”那时的我,总是似懂非懂,反正觉得过年最开心了。

刚进入农历冬月,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了。杀了年猪的人家,都会请亲朋好友尤其是长辈们来家里“喝汤”。满满一大格子蒸肉,摆放在桌子中央,桌子的四个角上再放上四大盘炒猪血和炒瘦肉。人们开怀畅饮,谈论着一年的收获,畅想着来年的幸福。肉香、酒香弥漫整个农家,烟气氤氲,令人心醉。接下来,大人们就要开始灌香肠了。香肠是我们钟祥人节日饭桌上一道令人钟爱的传统菜肴,是我们钟祥人家家户户必备的春节食品。小时侯,我就经常看全家人灌香肠,奶奶总是把瘦肉和少量肥肉切成条儿,再加上适量盐、葱姜和调料拌匀。妈妈就用一个漏斗将肉灌入小肠,每灌三十几厘米,就用细绳将小肠系上一节。奶奶就叫我用针将香肠扎些小眼,那时我觉得可好玩了。现在我才明白,扎眼是为了排出气体,让肉挤得实在。然后将灌好的香肠挂到外面晾晒。农历冬、腊两月,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晾晒香肠,老远就闻到浓浓的特有的香味。

还有一种钟祥地方特色的菜肴,这就是蟠龙菜。这道菜还是我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相传明正德皇帝去世后,没有子嗣继位,太后下令让各地亲王赶赴京城,先到者继承帝位。住在钟祥的兴王朱厚熜为争取时间,假扮囚犯日夜赶赴京城。为不引人注意,兴王命厨师做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菜以便途中食用,厨师詹多将鱼、肉、蛋做成红苕的样子,献给兴王,兴王吃着这种菜第一个赶到京城当上了皇帝,即为嘉靖皇帝。后来詹多把此道菜改造成样式精美的菜肴,取名为“蟠龙菜”。据说蟠龙菜只有用钟祥的水做出来才地道,在其他地方做的都没有钟祥的好。

腊月三十,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我们钟祥人称“团年”。每年准备团年饭的时候,我们家里总是一片祥和温馨的气氛。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忙着准备丰盛的团年饭,爷爷和我则负责贴对联和门画,爸爸就张罗着准备鞭炮了。当美味的饭菜端上桌后,奶奶总是先把碗筷摆在四方,口里默念着:“老爷们、祖宗们回来团年啊!”终于等到了放鞭炮的时候,“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迎新春。”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开始了团年饭。桌上摆满了好吃的菜,其中奶奶一定会摆上圆子和鱼,因为这象征“团团圆圆”和“年年有余”,期盼新的一年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安康。除夕夜晚,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春节晚会,其乐融融。正月初一,我早早地起来,穿上新衣,给长辈们拜年,乐呵呵地说着钟祥民间流行的拜年顺口溜:“拜年拜年,磕膝上前。粑粑饼子都不要,只要压岁钱。”然后,我就会收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的红包,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大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二:舌尖上的荆门】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对人们十分重要。古往今来,美食以“色、香、味”俱全著称,风味多样。我的家乡——荆门,北通京豫,南达湖广,东瞰吴越,西带川秦,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在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美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是对生活独特色的品味。

如果你来过荆门,正赶上盛夏时节,就铁定吃过荆门的“米茶”。米茶最好在夏天食用,俗称“区米茶”“炒米茶”。做法十分简单、方便。先把大米放到锅里用大火炒制,然后用水洗干净后,滤去水份,再用锅放水煮直至大米开花便可以吃了。米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可以代替米饭做为主食食用。夏天热时,回到家中,喝一口冰米茶,顿时神清气爽,十分爽口。米茶至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米茶,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佑杬封为兴王,他的妃子蒋氏身怀六甲,吃什么都没味口。兴王十分焦急,又无可奈何。一厨师急中生智,从家里端来平民食用的米茶,蒋氏果然食欲大振。兴王顿时龙颜大悦。从此,米茶便从民间传入宫廷。

说起米茶,又不得不谈起家乡的蟠龙菜了。蟠龙菜是钟祥的特色佳肴,俗称剁菜、卷切,是我国的“皇菜”。蟠龙菜造型优美,油而不腻,这道传统佳肴背后还有一段历史呢!相传明武宗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时,郢中名厨用瘦猪肉和鲜鱼剁肉馅,拌入肥肉丝条,加上淀粉、鸡蛋清、葱姜末,食盐等拌成馅料,裹熟鸡蛋皮之后做成扁卷筒形,放置蒸笼内蒸熟,然后再把它切片,摆成龙形,回笼蒸热,便可以吃。朱厚熜吃了赞不绝口,蟠龙菜便由此成“御菜”。吃蟠龙菜大多在秋冬时节,一般人家自己便会做。每当过年时,一家人围在桌前,吃着热腾腾地蟠龙菜,真是别有一番其乐融融的景象。

再说八角的雪枣吧!雪枣并不是一种枣子,它外皮白如玉,无杂质,肉瓤银丝满腹。吃起来入口即化,清甜爽口。八角雪枣是荆门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在冬天食用。这道传统食品已延续了四百多年了,它的食材主要有黄豆、麻油、石膏粉及白糖。它裹以酥衣,色白如玉,雪亮晶莹,外形如枣,内似银丝镂空,为男女老少喜爱之品。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贵为瑰宝。饮食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素有“烹饪王国”“美食王国”之称。舌尖上的中国风味多样、用料精细、刀工精巧、火侯独到、技法各异、五味调和、讲究情趣、食医结合,这些为中国美食的八大特点。中国饮食文化还有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看似乎简单,但在餐桌上,却有挑、拨、夹、拌、扒等的功能。许多欧美人看见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荆门的美食,可以说是十分特别的。荆门人主要讲究情趣与外表,如此次介绍的蟠龙菜、外表似龙,不仅勾画出了华夏子民身为龙凤之子的形象,也让人联想到龙凤生辉的壮丽景象和祈求太平的美好心愿。

舌尖中国,美食荆门。各种食物流传至今,蕴含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人追求美的执念。北京“驴打滚”天津“狗不理”、山西面食、山东煎饼、四川担担面、武汉热干面……它们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绝美的味道,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文化增添了无限色彩!

热门推荐
1我的小狗
2我长大了
3那娇小的身影
4可爱的小狗
5我成长中的一堂课
6一次新体验
7我成功了作文
8爱是棉被
9团团圆圆过除夕
10文具辩论会
11我的母亲
12剑影孽缘
13难忘的童年
14乡村自然
15老师,我想对你说
16端午游屈原故里
17我成功了
18与校园说再见
19不倒翁
20唤醒文化
21慢慢走欣赏啊
22法律课的启示
23我的房间
24机遇
25共享而非共有
26未来的房子
27中国梦·我的梦
28牵牛花
29未来的汽车
30面对是一种责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