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想文化的作文

【篇一:以辩论之名】

真理,就想暗室里的沙子,只有眼前亮起来后才能彰显他的价值。

在人类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思想文化的大碰撞都会推动人类的进步。希腊人与犹太人之间的文化大碰撞,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这些浩浩汤汤的思想大解放之中,人们激浊扬清,歌颂真善美,摈弃假丑恶。面对思想文化差异,有那么些人智学穷理,在各种场合为了自己所信赖的理念振臂高呼。他们与各色各样的人辩论,期待着寻求大千世界的“同”以求明晰真理。因为,理是越辩越明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世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但思辨总能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近代物理学就光的本质争辩了百余年,至今不曾得出确切的答案。而探索之中闪烁的智慧的光辉却是不可磨灭的,至少我们至今仍然享受着由她带来的福祉。也许世界就是如此,比起真理,更令人心驰神往的是寻求真理道理上过往那些迷人的景色。

辩论不总是大贤哲的专利,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需要其中养分。面对与自己相左的观点,一味地沉默迁就本不是正确的方法。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也不曾如此的对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视角是产生不同观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积极交流辩论才会使我们认识到世界的多样,各自“心怀鬼胎”只会给这个原本丰富多彩的世界蒙上一层灰蒙蒙的雾。

不是在沉默中爆发,便是在沉默中消亡。

正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才铸就了每个人鲜明的个性,而从中孕育而出的思想自然也是与众不同的。主张辩论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在不同的观点中求同存异。沉默,只会使得自己陷于自我世界无法自拔,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理性,甚至踏上了与真善美背道而驰的一条路。

鲁迅先生希望中国青年能摆脱冷气向上走,也许就是这样的缘故罢。无人发声社会就像一间封闭的黑屋子,只有百家齐鸣社会才是向上的。

辩论的目的是统一认识,但也不仅限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捍卫自身的信念,寻求思想的契合处……这些都是我们面红耳赤有力发声的原因。不论是追求真理,还是茶余饭后的闲谈,当我们辩论时,我们实质上是以辩论之名进行着灵魂的碰撞。

【篇二:民族魂】

一个民族的精髓,体现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鲁迅以笔代弋,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诚如斯言,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等多个领域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享誉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鲁迅为什么受得起“民族魂”这个称号呢?首先要事先声明的是,“民族魂”的称号可不是鲁迅自封的,而是鲁迅死后,左翼文人如郭沫若等人给他加上的。事实上,鲁迅自己也没有觉得有多伟大,他倒是希望自己的中以“速朽”,这样社会才会显出进步的趋势来。但“不幸”的是,几十年风雨过后,鲁迅的文学非但没有被人遗忘,他对中国社会的剖析今日读来,仍叫人击节赞赏。

有人会问,鲁迅批判中国与中国人,为什么还担得起“民族魂”呢?首先,正如乔姆斯基所言:“知识分子永远面临着两种选择;做一个向权威俯首贴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个独立的批评者。”他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可能在当下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毫无疑问,鲁迅就是这样的人。

其次,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只为用笔唤醒大众,医治中国人精神上的病态,他可没有像某些他国人一样巴不得和平大陆彻底消失。一个给你开刀救命的医生,一个是拿刀想杀你的罪犯,这能比吗?

鲁迅这个“民族魂”的土壤号是后人给他的,这说明了中华民族还算是个有救的民族。

正如季羡林老先生的话,“歌颂我的祖国是爱国,对祖国的不满也是爱国。”

热门推荐
1妈妈作文
2拿出你们的勇气
3当挑战来临之时
4老人与海读后感
5我敬佩的一个人
620年后的家乡
7我为自己点赞
8开心的一天
9读书帮了我的忙
10一次难忘的科学小实验
11一点一滴看文明作文
12我笑了
13迷人的秋天
14猎豹整容
15新疆世界魔鬼城
16说纪律
17关于担当的记叙文
18“别人家孩子”和“咱家老妈”
19文具袋的自述
20我的高科技房子
2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2爱是怎样读懂的
23讨厌的湿疹
24写雪的作文
25童年记忆
26我的“绿色生态梦想”
27那一天,在文化礼堂
28大自然的声音
29春天的眼泪
30生命的延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