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炊烟缕缕的作文

【篇一:知足常乐】

老子道:“知足之足,常足矣。”意在说明人只有知足,才能快乐。

那么何以见得?

比如苏东坡,他一生任途坎坷,在巨大的浪里不断地沉浮,但依旧过得逍遥自在,不为波澜所打击。为什么?因为他知足啊,即使只有一箪食,一飘饮,他也能从容地道出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即便途中遇风雨,他也能吟咏自若,缓步而行,欣赏风雨的美景,在同行的人都忙乱之时,只是潇酒地往前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权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突出如其来的遭遇,不怨天,不尤人,沿途的崭新风景,不才是自然送来的礼物吗?也许就是本着这样一种知足的心,苏东坡也才能在经历大起大落后,还能自若地游历山河,抛开功名,踏遍烟火地,觉得人间值得。

再提陶渊明。最熟知的便是其《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居住田园,每日只是与自然相处,自给自足,归途中的一座山,偶然采得的一朵菊花,在他眼中便是十分美好之事,他抛弃了官场,抛弃了荣华富贵,锦绣霓裳,没有了琼楼玉宇和山珍海味,他所拥有的仅仅是乡村的一间破烂的茅屋——但在他,他拥有的何止他所抛弃的?他拥有整个自然!归途中山鸟作乐,一瞥就见到南山,路上鸟语花香,抬头,是屋上升起的炊烟缕缕。他有的何其少,又何其多!于是陶渊明满足其间,过得洒脱又无虑。

再者如独守陋室的刘禹锡,虽称”陋室”,其间却与鸿儒作伴,素琴金经相与,陋室中也可以乐在其间;柳三变“偶失龙头望”,却能抛开杂念,回归本真,落第又如何?何况青春只一饷!于是他只愿让浮名都去了,只留下浅斟低唱,乐于其间,就算过得庸俗平凡,只要快乐,又有什么不好?他们知足,所以常乐。

如今我们的生活不也是如此么?就算现在生活苦多于甜,但只要想到苦中的甜——哪怕只一点,不也为平淡无奇的日常添了多彩的一笔吗?收获甜的时候,我们不也很快乐吗?所以何不知足?何不珍惜?只有我们真正为自己所有的而满足,才能常乐啊。

热门推荐
1我最爱吃的一道菜
2神奇的味全工厂
3书之美
4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
5他影响我一生的人
6照片背后的故事
7老花的烦恼
8我的“新声”
9美术老师梦
10青蛙
11植树节的作文
12拾起感动的点滴
13我的家风家训
14怎一个“忍”字了得
15富饶的西沙群岛小练笔选一幅图写几句话
16公园游记
17假如我是一张纸
18美丽的白河
19团结就是胜利
20不是所有的伤口都有花朵绽放
21冬天作文
22妈妈我想对你说
23我没有理想
24夏日荷塘
25爱心义卖
26人生——一杯又苦又甜的咖啡
27那一次我哭了
28我和电子游戏的故事
29遥望夜空
30感受传统酿造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