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别样的诗曲】
临近春夏,正是万物生长的时节。偶尔小雨纷纷,炎日独空,就觉得这个舒适的季节中是满眼的景致。但,偶有几脆小小的声音,从哪里漫出,融化在春雨夏荷中。
有天起得还早,想起了冬天撒的小叶苗,就决定去看看,那一冬天只疯长杆和茎叶的小东西。漫步到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只有一大串脆嫩的枝条,饱满的新叶贯入眼帘,茂绿绵绵。我的心里正失望着,走近小苗,一撮小小的团状小苞轻轻耸拉着脑袋,爬在绵绵的茂绿中,蓝的逼人。
它裹着一指叶片,小小的花苞摇曳着微微张开的花瓣,蓝绿交融,浸在这牛毛细雨的沙沙声中。这稚蓝的重瓣小苞,环状似的绕开了花瓣,露出深紫色的毛茸茸的内瓣,似湖中仙女,娇嫩初发,又似几岁天真的孩童,尽把自己嘴唇的微笑献在沙沙雨声中。那是小苞开花的声响,我努力的凑近左耳去听,只是如蚂蚁走路的摩擦。微微的小声,像是在对谁喃喃细语。她终于全绽自己的笑颜,天真美好。如同小小的曲调,轻柔的含在花苞嘴中,只待到含苞待放刹那间,就是一阵别样的诗曲了。我呆呆的看着这撮小小的花苞,眼中满是感动和欣喜。
是的,在这春蔓枝繁的艳景中,有多少人听见了这样小小的摩擦声,轻如蚁踏,轻似雀羽落地。艳美的景致数不胜数,是在这个季节中存在最多的东西,但,不知道又多少人只是用眼睛去寻找更美好的东西,但又失望——眼睛中倒映着的,只是人人都能遇见的,心中自然没有多少欣喜的情感,殊不知,在某个深处的地方,存在着能触及人心灵的诗曲,需要我们用耳朵,仔细去寻找。
春雨阵阵,雨丝牛毛。那里的,几处脆小小的声音,在一撮茸紫色中漫出,融化进我的心里……
【篇二: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如诗如画的江南,粉墙黛瓦,潺潺的河水,弯弯的拱桥,水上或有小船划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是年幼的我对秦淮河最初的印象。
那时候的我自然不会懂得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不会明白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不能理解王士祯的“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只能默默地诵读,感叹秦淮河的历史悠长罢了。如今的我,再次手捧诗卷,信步而走,轻声地念着这些流传千年的诗句,上帝没有告诉我怎样自然地诉说悲伤,所以我只能用一如既往生动的声音说着,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甚至“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报国无门的诗人由此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这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夜晚,华灯初上,在花红柳绿的灯光中,渐渐地有些迷失自我,随性得顺着秦淮河边漫步,随处可见的是,带着李香君字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我有些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原来是秦淮河畔,在那香浓衣翠的绣楼里,生活着的对明朝的前途甚感忧心的红尘女子。她对爱情的追求坚贞而热烈,发生在一个秦淮歌妓的身上,实属难得。正是因为有了世态万千,才有了生活。我又想起了秦淮八艳的其余几位女子,大底都留下了众多文学、艺术佳品,在家国危难之际保持了高度的民族气节。这样的女子,不得不令我叹服,很难想象,在那样硝烟弥漫的时代,该怎样才能勇敢的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活。也正是从那时起,秦淮河中多了些滑腻香艳的胭脂水,耀眼的珠光宝气,薰人的脂粉铅华,酿造了另一个妩媚而又凄婉的秦淮。
秦淮河水悠悠地,无声地,缓缓地流淌,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千百年来南京的变迁,多少勇士在这里称王,多少女子在这里香消玉损,多少才子留下千古绝句,多少百姓在这里普普通通地走完一生……或许,我只是任性地希望这一章永远没有结局。这样,他可以把故事写得很长,很久,很沉,细细读来,不会感觉失了分量。
这样的秦淮河,才是记忆里的秦淮河,带着些许的神秘,等着我们慢慢挖掘。
【篇三:气赋】
壮矣,天地之为气也!夫浩荡万里,幽明暗涩,以为太古浑蒙者也。及夫有物浑成,出于鸿蒙,引乎太常者,凝合一气,以开寰宇者也。斯之为气也,缭乎青石以纵雾,回之泉涧以流芳。阳春分之以艳景,大块裂之以后皇。春与秋其代序,朝与暮其未止息。况水溪幽草兮初生,或山阳枯风兮顿起。分天裂地,乍开宇内,生四季以流霜,微锦幕而虚凉。漫复漫兮四野齐芳,悠复悠兮冲气飞光。
故气之生也,品类之所依也。寒波朔漠,嘉树南国。风招绣幄,烟笼重郭。形影相合成艳景,中通气脉赖所托。至若灵秀天成,山川聚兮天宫色,风云毓乎麒麟出。夫人者,灵气之凝于世者也。是以人之行世,必以气为本哉。
乃有剑客含霜,酒渴若狂,负三尺之天涯,纵芥草于清江。风萧萧而幽怆,云漫漫以凄惘。衔感于龙泉兮,忧思莫忘;托怀于行尘兮,萍聚榆桑。侠之为气也,沉郁深邃,雕弓颤而魂裂,金石震而骨崩。
或乃西北颙望,执矢长向。遐瞻雁荡,仰观天狼。帐中炙暖,麾下戈凉。烟尘生而犯疆岭,塞鼓起而震边屏。须遂凌云兮何老病,未酬矢志兮且少狂。长缨素带以濡血,金甲褐骑以牵黄。去家千里兮,归乡无期;捐身死直兮,忠魂莫戚。左右兮动魄,来去兮佯狂。壮之为气也,豪意万丈,驾鹤参鸾跃云上,方坚擎苍似个长。
至如耿介拔俗,辟世独行者,清奇峻深,讵见其极?持心性兮孤旅,免扬尘兮独居。楚宫吴地,泽畔篱头,行高于世,流谤离尤。纫秋兰以为佩兮,修曜菊以为琚;翩游龙之困世兮,哀悲鸿于囹圄。安以皓齿修眉兮,对浊世之丧风;孰谓明眸慧性兮,莫拒滩涂之淖泥。屈子行吟,不以皓白为尘染;叔夜鸣琴,不以钟鼎出竹林。不群兮傲气,奇峭兮削骨,若非结绶瑶台木,即是琼佩空谷兰。骨之为气也,耀残秋之暮色,振行棹之长歌。
又若吴中四友,大历十才。太康缛旨承雅调,元嘉绮媚续骚风。千秋兴怨兮毫端徘徊,古今谈笑兮镇纸别开。劲节中空,文气贯通。乍文采兮芳菲孳,暂浓淡兮龙蛇拥。旧草兮凝芳,悦新露之初香。渐阳林之乔木,眄洛川之神浒。琼琚之诗,佳士之歌,楚地情辞,吴越丽泽,南浦朝云,西山暮雨,积感兴怀,切如之何?成千载之华章兮,文之为气。文之为气些,峰鸢傲碧。
下有僻壤凡夫,壮心拔俗,怀凌云少志以漫道,坚擎天狂意而驭龙。天星仑奂兮,秋露如珠;光阴不与兮,策马东都。袭晨雾之烟煴,沐高阳之流金。壮之为气些,猎北海巨鳌;志其有怀些,夺南岛渊鳞。志之为气也,贯之血脉,浸乎节骨,以随心神而飞扬哉!
是以气之为物,先天地生,育万象于宇内。是以气之于世,不常其形。凝乎人身,则为其各殊之质矣。观夫栖鶻之宿处,俯仰冯夷之幽宫,皆气之所蕴也。至夫人之行道,得乎宇宙山川之气,孕内在之息。有气方盈,能盈方立。故立人者,必先倾其息,正其气而已。虽豪雄之盛,贤士之英,骚客之精,孰得生而乏腔中清气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