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拘小节的作文

【篇一: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古人之所谓“乾坤之大,鉴于微小”也,此言甚善,吾深然之。古来成大事者,未有不拘小节者也。

小节,形小而义大矣。事无巨细,皆在人为。失却小节,流毒之祸亦无穷矣。千日之功,日夜劳苦,毁于旦夕之间者,不可胜计。唐有贵妃,喜食荔枝,日啖三百,汉皇宠之。于是骠骑宝马,星驰夜行,翻山越岭,尘土飞扬,皆为博红颜一笑!红颜笑,小之又小,小节之失,终招滔天长恨。古亦有殷纣王,不拘一小象牙箸,贤臣箕子预言国之将亡。其后果然。何哉?象牙箸当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白玉之杯当配山珍海味;食山珍海味者当衣锦绣,乘华车,居危楼……奢靡之风,由此始也。卒致百姓怨而诸侯反,其国亡,理固宜然也。不拘一小之象牙箸,不拘一红颜之浅笑,遂令天下亡,其为小乎?商纣唐皇,千古骂名,未能绝也。岂不痛哉!

小节,功业之始也。李聃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节尚且不拘,何以担天下兴亡之责?谨于小节,非庸人之姿,乃智者之态也。今之众人,居则曰:“吾有鲲鹏之志,男儿志在四方,不可拘泥于小节也。”观其行,空言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而不为,大又何能为?故多一事无成矣。子曰:“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然也,若此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呜呼,古人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其理正在此。君子谨言慎行,以小为大,故能成其谷怀,就其鸿志。愚公移山,今日一锄,明日一铲,于山曰小也。然其日继以夜,夜继以日,今至于明,子至于孙,生生世世无穷矣,巍峨之山终移矣。积小成大,则足以撼山,君子善拘小节也。

小节,小而见大也。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花一叶,方寸之间,见乎真理。昔有王守仁,格物致知,观庭中之竹七日,会意而言曰:心外无物。观丈长之竹而得乎理,谓以小观大也。王阳明不耽于小处,少立大志,小学而积于理,以至于礼,故成其大——哲学、政治、军事、教育无所不精;“陆王心学”延惠至今;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子曰: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君子行事,一言一行,皆重礼守节也。君子不让细行,终累大德。而小节一失,礼尽毁焉。以君之一言,观君之修养,君子修身齐家,由小为之也;以君之修养,观君之才德,君子治国平天下,亦由小而为之也。

有逸事言:民国元老于右任,善书,有“不可随处小便”字条贴于墙角,为人剪裁为“小处不可随便”,遂登大雅之堂。于老闻知此事,亦拍案叫绝,称颂不已。

故曰:成大事者,亦拘小节也。

【篇二:我以独行为乐】

有句话说得妙:偷得浮生半日闲。这偷来的“半日”,便是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十五分钟。虽有人作伴更为有趣,不至于脚下踏风却脑袋放空,但我偏爱独行。若面对的只是自己,那何必再拘小节?走着走着,身子扭曲,步伐摇晃,却也有另一番叛逆的滋味可享。

最喜欢的是李白醉饮之势。左脚提起往右踩,右脚提起往左踏,像是被人往一边猛地拽过去一般,身子倾斜而又随意,大有下一秒就倒地不起、闷头大睡的样子。一个重心不稳也无大碍,只要手臂微微带动身体,整个人带着沉甸甸的书包便又巧妙地晃回正道来。这也奇怪,一开始只是为了好玩,学着学着,好像他那种肆意的大笑也在心中响起了。不知为何,本无饮酒,却被那种莫名而来的豪情壮志填满了心胸,脚踏棉花一般,心中有了微微醉意。尽兴之时,忍不住地念起:“将敬酒,杯莫停!”我本是独行者,面对的是自己的灵魂。无需遮蔽,所以才看得真切。若是将自己淹没于人海中,那到最后也分不清哪个才是自己真正的动作与声音了吧?

走路都是如此的不安分,难免会有路人诧异的眼光频频投来围观。有时一边赶路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背书,也会受到旁人的指指点点——“这是读书读傻了?”“今天估计那些学生又要考试了。”什么样的声音都有。

刚开始听到这种指点的声音时,说没有感到不好意思是假的。但时间一长,也明白了些许。再收到那种瞧见疯子般的眼神也只是微笑着回应。我本是独行者。来者又是何人?世界上总会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我当然无法取悦所有人。那为何要拘泥于他人的眼光言语呢?不甘平庸,不愿随波逐流,故偏爱特立独行。

我本是独行者。坦率之乐,自由之乐,无畏之乐,皆为独行之乐。独行之乐,惟有我知。

热门推荐
1校园春雨
2我是小书虫
3妈妈的故事
4勤奋与懒惰
5一幅漫画
6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7可爱的小猫
8萌动的季节
9窃读记
10拐角亦是风景
11钓鱼
12假如我是科学家
13中秋之夜
14游水上乐园
15学游泳的启示
16逛商场
17我最喜欢的老师
18江南小镇
19小草的自述
20可爱的小猫咪
21我的家乡
22这个老师接地气
23宁静致远
24福尔摩斯探案选集读后感
25关于猫的作文
26欢乐元宵节
27规则与素质
28寻找身边的文明
29美丽的老师
30学会珍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