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尝到了温暖】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题记
寒冬·闺蜜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寒冬。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我和闺蜜在一起聊着八卦,谈着日常,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我扫了一眼手表上的指针,竟然到九点半了。我抓起衣服,道了声别,就急忙走了。刚到楼下,就听见有人喊我,正纳闷,回头一看竟是闺蜜,她手里拿着一条围脖,“你看你穿得那么少!给你拿了一条围脖,快戴上吧!别感冒了!”说着把围脖递给我。我急忙说:“谢谢你啊,你快回去吧,千万别冻着了。”她答应着,但还是站在原地,把我送远了。我回头看,她还在原地站着。虽然耳边依然是寒风呼啸,但心头却被无限的幸福包围着,好暖,好暖……
雨天·老班
盛夏酷暑,天公竟不作美地下起了雨。我却没有带伞。原本幻想着雨会停下,可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我坐在座位上,想着自己被淋成落汤鸡的样子,不禁打了个寒颤,该来的还是来了,我失魂落魄地走在队伍的最后。突然雨停了,我抬头一看,原来头上罩住了一把伞,为我遮伞的人竟是老班,我说了声“谢谢老师。”老班说:“别淋感冒了,明天还要上学呢”。为了给我遮伞,老班的半边衣袖都淋湿了。雨下着,伞上滴滴答答的水珠弹跳的声音触及我的内心,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好暖,好暖……
生活中充满温暖,我们便会感到幸福;生活中充满温暖,我们便会感到甘甜;生活中充满温暖,我们便会感到快乐!有你的关爱,有你的呵护,有你的扶携,我融入了温暖的怀抱当中……
【篇二:《我们仨》读后感】
七月初与《我们仨》失散了,怎么也找不到,一直认为失散与家以外的地方。却不想8月初时被一直念念不忘此事的儿子苦寻到了《我们仨》。
两次阅读这本书有着不同的心情。先前读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时,我正好在医院等待身体检查,先生就把我带进了她的梦:先生与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虚虚实实,亦幻亦真。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是对钱钟书先生和钱瑗浓浓的亲情回忆。
失而复得,接着读《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书中有许多细节感动着我: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圆圆的出生,透过一个个小故事,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出差时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会记下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之为“石子”,有空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
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了点感想在心头。不由得想起给弟弟写的信,无外乎是劝解弟弟与固执的父亲。从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很少去透露彼此的感情。从前是我们四个,现在我们又各自有了“小我们”和“小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