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故乡——旬邑】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有一个养育着20万人的地方。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是秦汉文明交织的地方,这里是革命志士战斗的地方。如今,现代大发展时期,又以出产苹果而闻名中外。
早在先秦时期,这里便称古豳,后有后稷十代在这里定居,这便是公、孙、刘。战国时期,这里是秦国的附属领地,秦孝公商鞅时期,这里又封邑,西汉时期,又设立县。
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有习仲勋、汪峰等在这里工作生活和战斗过,这里又是关中分区所在地。
有历史必有其古迹。在石门山上有姜湖塬、姜塬庙,据说后稷为他的母亲修建的。而那一条长长的石制道路,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它是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命令蒙恬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修建的,它从泾阳县出发,经过石门山,穿过子午岭,到达内蒙古包头市。而在唐家村又有一座清代地主的住宅,距今二三百年。
到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一时期,马栏、马家堡等地是习仲勋、汪峰等居住过的地方,这里有关中特委旧址、关中区委旧址,还有鲁迅艺术学院等。现在,这些遗址被重建或保护。在石门山上,还有许多动植物,这里气候温润,堪称渭北的“西双版纳”。
苹果是我们这儿的特产,主要有富士、秦冠等品种,苹果远销全国多个城市及泰国、缅甸、澳大利亚等。
现在,我对故土产生了向往,并深深地根植在心中。
【篇二:寻找红色足迹】
提起革命圣地,大家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革命老区等,但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也有一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照金。
为了寻找红色足迹,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驱车去往照金。路上我一直在想:那个年代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打仗?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样子……
来到照金革命纪念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矗立着的宏伟雕像,他们分别是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进入纪念馆,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曾经使用过的简陋的兵器:刀、矛、土炮、土枪、土地雷以及他们生前简朴的生活用品:鞋子、毛笔、墨水、背包、帽子……
我认真地聆听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终于明白了先烈们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打仗,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就有了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人民革命行动。而当时陕甘革命的负责人正是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在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和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中,他们以热血与生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通过此次照金之旅,使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不是为了财富、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革命信仰和解救大众于水深火热、建立新中国而战斗,甚至为之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发扬革命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