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你的时刻】
夜是一本书,它记录了家的温馨,如亲人一般,与烈酒相似,催人成熟,让你读它时思绪连篇。
夜晚的家庭是美好的,家是天空中的一颗星,引领我们踏上归程。父母终于可以从那些似乎总也忙不完的农活中抽出身来,告别天地,菜园,和我们聚在一起,白天的工作,使得夜晚这段相聚的时光显得格外珍贵。我们可以准备一顿可口的晚餐,饭后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是多么的幸福啊!
夜是一杯由各种情感调制的烈酒,当你把它啜进口中慢慢品味,万般滋味便一一涌上心头,这其中有“留的残荷听雨声”的愁绪,有“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闲适,有“举杯邀明月”的豪情,有“天涯共此时”的思念,更有“共剪西窗烛”的浓浓爱意,一切微妙的不可情说都可以拿出来与自己细细分享。
夜晚使我们沉静下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思,这样,我们所犯的错误就可以成为以后的经验了,在这不断的回味、思索、总结中,我们也逐渐走向成熟。
夜是思想者的乐园,夜以其特有的时博大宁静神秘而备受爱思考人们的青睐。作者路遥说过:“我们的白天从夜晚开始。”夜给我们一张安静的书桌,夜是如此深广、博大,与那无边的宇宙相连,夜让哲学家的思想纵横驰骋,高远深邃。那神秘的苍穹又赋予了艺术家们多少灵感和想象力啊!
读夜,品人生百味。
【篇二:读懂夜色】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昏暗的灯光里,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
从小就很怕黑,总是害怕后面有一个魔鬼会忽然地把自己吞噬掉。因此,我讨厌夜晚,也厌恶夜晚里的一切。
而今天,觉得很累的我突然想要那黑暗吞没自己,包括思想。于是,我走出那一片光明,来到“恐怖”的世界。抬头看看,月亮依然挂在黑色的夜幕上,它给世界洒下光辉,是如此的清澈安静,而旁边的星星似乎没有因为月光几乎吞没了它们的光辉而懊恼不服,依然一闪一闪的,活泼可爱。
在这样静谧和谐的世界里,我忽然明白自己以前是多么愚蠢,错过了如此美妙的画面。而心里的那个“魔鬼”,也早已不知去向。是否它也被这样的安静感染而不忍心去破坏呢?
是否夜也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的心灵去探究呢?
我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发觉“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原来品读黑夜也是如此令人愉悦。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而现在,在我看来,夜其实也是一种光明。它让我们疲惫的心感受到肆意地舒展放松,让我们所有的迷茫与徘徊都在这一片安静之中烟消云散,让我们所有的思想都在黑暗的刺激中绽放……这一切,难道不可以说在我们懂得读夜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寻求到光明了吗?而此时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用“黑色的眼睛”,用“丰富的思想”去读夜,感悟夜呢?
即便是伸手不见五指,即便是乌云密布,只要我们用心去读,皎洁的月光就一定会倾泻而下,落满我们的心灵。
我依然一个人,静静地走在这美丽的夜色中,只有影子陪伴着我,可我并不孤独。因为我学会了在这种安静的氛围中品读黑夜,品读自己的心,因为我知道虽然月亮离我很远,但它洒在身上的光芒告诉我:“这个世界上可以读懂的不仅仅是黑夜,还有很多很多……”
【篇三:读你的时刻】
月亮散发着皎洁的光辉,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纱。望着那皎洁的月,我陷入了沉思,似乎读到了些什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远处,还有几颗星星闪闪烁烁,我读到了游子思念家乡的心情,这月色给夜增添了几分诗意,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银色的光海中。
有时,当月亮和星星玩起了捉迷藏,几片乌云占据了天空中最亮的位置,大地漆黑一片,我静静的凝望着,等待着,等待着月亮的归来。不一会儿,美丽的月色又洒满了大地,一枚星月好像一朵白色的梨花,静静地开放在天空中,我似乎能闻到那淡淡的清香。此刻,我读到了月的深幽与淡雅。
如果可以,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最真实的接触。我喜欢静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这时,我读到了“月中清露点朝夜”的美好。
月亮,你让我有多少遐想。月光沉浸在整个大地,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世界笼罩在圣洁的氛围里。我的感觉模糊了,心灵在这圣洁中得到了升华。抬起头来,仰望着无尽的苍穹,我读出了人生,思绪如脱缰的野马驰骋在无际的草原。
读月,善良的人读出了快乐;读月,孤单的人读出了寂寞;读夜,邪恶的人读出了阴森……
月色如旧,人影依然。读你的时刻,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