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张白纸】
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张白纸,咦?这是要干什么呢?难道又是让我们画画?或者是我们折纸?我的心中被这一个个疑问塞满了!老师终于开口了,原来她是让我们去感受下看似平淡无奇的白纸呢!
感受白纸,这有什么感受?白纸我见多了,还从未见过感受白纸的,这时同,老师开始让我们从视角来感受,瞧,这张白纸方方正正的,没什么特别之处,颜色也是极普通的洁白。不掺一丝杂色,但当你将纸对着阳光看时,就别有洞天了:一缕阳光透进来,白纸不像想象那样密不透风,而是半透明的样子,像极了那乌云密步的天空。但仔细一看,透过白纸的几缕阳光。又像是那繁星点点的夜空。真看不出,白纸的纹路也如此令人遐想。
轻轻拨动白纸,顿时清脆的“沙沙”声从白纸体内发出,像阴郁的天空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要是你使劲的拨动白纸,原先的小雨就变成了“哗哗”而来的大雨。风起了,雨大了,“哗哗”之声不绝于耳。当你静下心来听时,大雨变成了海浪拍打的声音,此时我仿佛已置身于海边的沙滩上。听着汹涌的海潮拍打岸边的礁石,看那辽阔深蓝的大海……
当然这张白纸带给我的感受远不止于这些,我用手抚摸着这张轻柔光滑的白纸,嗅着来自于森林中木质的淡淡清香,这神奇的白纸带我来到了热带丛林:湿润清新的空气,眼前是一片碧绿,高大的树木,点缀着清新淡雅的小花,美丽极了,白纸那冰凉的触觉,柔软而光滑,又是另一番天地:如新生儿光滑的皮肤那般美妙!
感受了这么多,再来说说纸的作用,其实它的作用也不少:写字、画画、传递信息,这些都是纸的看家本领,纸有这么多的用处,都因归功于那发明纸的古人——蔡伦,以前人们写信、画画都在竹板、兽皮上完成,既不方便携带又不便于保存,纸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功不可没哦!
但是纸的制作要树木被砍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篇二:读书成长】
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能走完整个世界的角角落落。但是,当你拥有了书,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题记
书,可是由来已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的书。但当时没有发明纸,人们就用龟甲和兽骨,这便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
从龟甲兽骨到木头、竹子,再到纸的普及,甚至现代的电子化。书伴随着历史的成长。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书也在伴随着我的成长。
对书的认识,是在我的孩提时代。那一本本迷幻神奇的连环画,绮丽的色彩、夸张的画面,常常使我陷入了对美好世界的遐想。“丑小鸭”饱经折磨,蜕变成美丽的天鹅。这时,我手舞足蹈,会让自己作天鹅样,幻想着飞上了湛蓝的天空。
年龄渐长,我开始钟情童话故事。想去金碧辉煌而又神秘的宫殿,寻找化成泡沫的美人鱼;去寻找飞上天空的丑小鸭,问问它如何成为白天鹅;去富丽堂皇吧的宫殿一览睡美人的芳泽;再到卖火柴的小女孩那里买下她所有火柴,让她开开心心地蹦跳着回家,过一个快乐的新年夜。
告别了如梦的童年,我来到了红领巾的时代,我迷上了四大名著。被《水浒传》中的武松的豪气而吸引;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而折服;为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而拍手叫好;也为林妹妹的弱不禁风而唏嘘叹息……感受到罗贯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气慨恢弘,也聆听到曹雪芹笔下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忧伤……
走进初中,我开始阅读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但却没有自怨自艾,而选择自强不息、坚持信念。身残志坚的他用那惊人的毅力,手中的笔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读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他的精神激励了我要努力,不放弃;《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要勇于探索,勇于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要冷静,从理智中解决问题,不鲁莽不慌张,从容应对各种问题。
书,让我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书,让我了解了人体的组成奥秘;书,让我知道科学知识;书是我的良师,书是我的益友。因为有书为伴,我的成长路上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