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品茶】
周末独自在家,觉得有些口干——有了,泡杯茶来喝吧!
我从柜子里拿出水杯、茶叶罐、水壶,一一摆在茶几上。我打开茶叶罐,取出一小撮茶叶移到杯子上方,一松手,茶叶落进了杯子,发出“嚓嚓”的声音。
我端起水壶,一手握住把手,一手托住壶底,轻轻按下按钮,水像山间清澈的瀑布,从壶嘴倾泻而出,坠入杯底。杯口瞬间升起一股白汽。
随着水位的升高,茶叶上下翻滚:有些“性急”的茶叶一下子沉了下去;有些“慢性子”,慢悠悠地像降落伞一般落下去;还有一些“调皮鬼”,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竖在杯底,一点儿也不安分;更多的茶叶懒洋洋地躺在水面,久久不肯下去。
过了一会儿,茶叶都静静待在杯底,杯壁上的小水珠也渐渐退去。原来深绿色的、脆脆的、瘦瘦的茶叶已经变成淡绿色的、软软的、胖乎乎的了。茶水是黄绿色的,散发出缕缕清香。
我端起这杯泡好的茶,靠近嘴边,轻轻抿了一小口——苦中带甜,真不错!我一口气喝下了大半杯。“看来,我的泡茶技术还不赖!”我心想。
我喜欢茶叶的芳香,更喜欢喝这清醇的茶!
【篇二:景德镇游学记——拉坯】
今天是个大晴天,在景德镇的上空,太阳正用它火辣辣的阳光晒着大地。我们夏令营的孩子们要去学习拉坯。
老师告诉我们,拉坯是做瓷器正式开始的第一步,并且演示给我们看。先把专门做瓷器的高岭土(黏土)放在一个会旋转的平台上,然后接通电源,平台开始匀速旋转,右手用大拇指把泥块的中心压下去,左手轻轻护着泥块。比如说做碗,如果想让碗的口子大一些,只要用食指轻轻放在碗边往外压,随着平台的旋转,碗口就越来越大了。如果想让口子小,只要两只手抱住碗口轻轻向内压就行了。
我想做一个杯子,于是我把大拇指压在泥块上面,随着平台不停地旋转,口子越变越大,越变越深,光滑的坯体在我手中“溜”过,像泥鳅一样滑。我觉得杯子已经足够深了,便开始修理外形。这时我的手越来越干,我赶紧往手上洒了一些水。水可以让手变得湿润,帮助我们减少手和坯的摩擦力,但是水一旦放得太多,坯体就会软掉,甚至塌掉。我先把不平整的瓶口修平,然后拿起海绵吸干了杯底的水。等我的杯子全部完工了,变成一件出色的坯体后,老师要把我的坯取下来。先把平台速度放慢,老师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快速在平台上一刮,就切断了坯体和平台的连接,这样坯体就可以取下来了。
接着,我又做了好几个东西,有杯子、茶叶罐、花瓶和碗。做茶叶罐和做杯子基本相同,因为出来游学前爸爸叫妈妈买几个好看又实用的茶叶罐回来,但我想,我做的茶叶罐虽然不怎么精美,但爸爸一定更喜欢我亲手做的。
拉坯课结束了,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荡漾着喜悦的心情,充满了成就感。我们的作品要经过老师的精细修整、上釉、烧制,才能完成。我多期待看到我的成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