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儿时的记忆】
金色的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作为一个十分地道的上海人,我的童年离不开浓重的上海气息,离不开那条弄堂。
虽然生活在上海的郊区,但我依然十分庆幸能够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总希望我还是那个喜欢穿着蓝色棉裙到处去别人家蹭饭的小孩子,总希望还能站在早秋的田野里抬头看无边无际的夕阳落日,安静的让我置身事外,归于平静。不过生活没有什么如果当初,如果重来一遍,人生依然会留有遗憾。
最近的我,喜欢去看看过去,怀念曾经。翻看老照片,回忆一个人的过去,结果泪水打湿了相片……
“小宝,快点不要玩了,饭要冷点了,吃饭吃饭!”外婆的喊叫声响彻整条弄堂。“哦——”我不情愿地应声道。斑驳的墙面上留下的都是岁月的痕迹,陈年旧事早已随着一代代人的衰老渐渐地看不清,但是周围的一切十分真实。
现在镜子里的,还是一个穿着蓝色棉裙,头上戴着朵小花的小孩儿样呢!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美好,饭菜味从十几米远处的弄堂处飘来,带走了我的心思,肚子也开始唱起了“空城计”。熟悉的味道刺激着味蕾,用大锅炉烧出来的饭菜比任何都要好吃,当年的柴火饭的味道让我难以忘怀了很久,那是家的味道!
小时候啊,就最喜欢邀请别人家的孩子到自己家吃饭,个个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人儿一多,饭菜就变得格外香,每个人都能在最后,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回家。饭后,就跟一群朋友去玩悠悠球,不亦乐乎,好不热闹!
那个女孩,如今,站在摩天高楼的间隙里,抬头看着太阳坠入地平面以下,一切都被淹没在如诗如画的的夕阳里。我还是那个我,当初的浓浓温情,现唯一能做的就是无限循环那段儿时的独家记忆。我想念,想做一个回到过去的梦……
温暖的晨光从琉璃色的窗户外映射进来,窗下面还是那本相册,还是那张幼稚的面孔,好像时间变了个魔术,我没有移动一分一毫,然而时间,就这样被偷走了。
悄悄地,毫无痕迹。
我轻轻捻着手心,温暖依旧,儿时独家的记忆,独家的秘密。
【篇二:压力】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不由得有一丝凉意。看到“压力”,不由得想起父亲,此时的他,应该是汗流浃背吧,希望这雨能给他带来一丝清凉。
“苏州文正学院,一年一万三……”,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在嘴里念叨着,脸上的皱纹勾勒的一清二楚。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月拿着不到一千五的工资,一年的工资都抵不上大学一年的费用。
饭桌上,父亲最爱的啤酒不见了踪影。“儿子啊,咱就复读一年吧……”,母亲的声音让我听的心酸,像是在求我。“他不想复读,你又逼他干甚。”父亲打断了她的话。我默不作声,只是低着头,一口一口地扒着无味的米饭。
饭后,随父亲一起去工厂里干活。父亲让我先歇息着。一个钟头过去了父亲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帮他捏捏肩颈。这些天,我捏的很用心。
大锅炉旁,我一铲一铲地往锅炉里面填料,那感觉很热,汗水还没来得及浸湿衣服,就被蒸发掉了。不多久,我就筋疲力尽了。父亲让我过去休息还买了一瓶冰的饮料。我仅是用手握这瓶子,感受那一丝凉气,甚是舒服。
“快喝吧,快被你捂热了。”“哝,你先喝。”拧开瓶盖,递给了父亲。四目对视,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
父亲一年四季在火热的锅炉旁工作,是为了什么?一年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就这么大方的送给学校吗……我反复的审问自己。父母为我所做出的努力一幕幕地闪现在我的眼前,看着父亲一铲一铲地干活,时不时地揉着肩颈,却舍不得我换,冰爽的饮料到了嘴里却难以下咽。
那夜,我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泪水浸透了枕头,枕着湿漉漉的枕头,彻夜难眠。
他们拼命地工作,为的就是不给我压力,已成人的我又能以什么理由给他们添加负担呢?
复读的同胞们,努力吧,暂且不论我们的将来多么美好,请为我们的父母争一口气吧。
此时的天气已经放晴,考场里很凉快,考完试后,我定要和父亲再次去工厂里,感受那大锅炉旁炽热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