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苇笔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芦苇】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小镇,这里物产丰富、但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芦苇。

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清明节前后,调皮的芦苇从土里钻出来,紫红色的、绿色的,就像一支支毛笔插在土中,于是幼年时的芦苇又叫“苇笔”。

到了夏天,幼小的“苇笔”变成了枝叶茂盛的芦苇,深灰色的芦花像小松鼠的尾巴,飘在苇杆的顶端。芦苇的叶子很像竹叶,但是比竹叶柔软,于是在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便用它们来包粽子。假如你夏天来到我家乡的河边,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这时,假如有一阵微风吹来,那苇田就会掀起绿色的波浪,像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跳舞。碧绿的芦苇连着碧绿的水,碧绿的水映着碧绿的芦苇,简直像是到了绿色的海洋。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在我眼中“盛康的芦苇甲天下”。

到了秋天,碧绿的芦苇变成了黄色,阵阵秋风扫落了它的叶子,四处飘落,大地似乎铺上了黄地毯,那苇杆频频向人们低头,似乎在说:“我应该为你们做贡献了”。这时候人们就把收割来的芦苇堆起来,一堆一堆的,就像小山丘,看着一堆一堆的芦苇,个个喜笑颜开。

在我们家乡芦苇不仅只是一种风景,关于芦苇还有一段传说呢。相传从前有一户姓田的穷人,有一年在秋冬之交,由于孩子受了风寒,烧得满面通红,昏睡不起,穷人却因没钱给孩子看病而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乞丐知道了,同情地对穷人说:“退烧不一定要吃羚羊角不可,我教给你个法儿,不花一分钱,就可以退孩子的烧。”穷人听了非常感激,急忙问道:“好师傅,什么法儿?”叫花子说:“你赶快到池塘边挖些芦根,用水洗净后,给孩子煎成汤药喝,烧就自然退了,”穷人听了连忙到村外池塘边上挖了些鲜芦根,用水洗去根上的泥沙,切成半寸长,煎成汤给孩子灌下去。果然,三剂过后,孩子烧退病愈。从此以后,村里的人都知道芦根能解大热,是一种退烧药,谁家有发高烧的病人,便去挖些芦根,芦苇根也就成了一味不花钱能退烧的民间草药。

从那以后,我们家乡人对芦苇的喜爱就有加了,我们这里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经过长时间的种植,人们更发现芦苇为保土固堤植物,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花絮可填枕头;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苇真是全身都是宝啊!

啊﹗我爱家乡的芦苇,更爱哺育我成长的地方,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是人间的仙境。

热门推荐
1不该丢弃的信念
2读书的感觉真好
3成长的蜕变
4关于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作文
5滋味
6鱼汤的味道
7心中的柳树
8削苹果
9青湖公园
10我变成了一只小鸟
11风雨中我明白了
12人生若只如初见
13人间仙境,陇上花园
14快乐的寒假作文
15我爱数学
16四季的风
17一份相逢一份暖
18生活告诉我
19关于设立节日的作文
20小狗乐乐
21我爱梅城中学
22我就是我
23枯萎也是一种美
24我心目中的小王子
25逅诗魂
26我的理想
27我的母亲
28我和湘江的对话
29“会飞”的馒头
30执子之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