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纯真的心】
“叮咚——”尖锐的广播声将候车大厅座椅上横七竖八的人们惊醒。刹那间人头攒动,仿佛一只沉睡的野兽被唤醒,蓄势待发。“请乘坐K-8823趟开往喀什市火车的旅客前往检票口检票,本趟列车将于北京时间……”
我是踏着这广播声进入候车大厅的,差点错过列车。我和一个同学要去喀什看望我们的内初班同学,此行路上必是欢声笑语。
人群推推搡搡,争相涌进车门。我们还算幸运,买到一张下铺和一张中铺。整理好行李和生活用具后,火车长鸣着开动了,窗外也已是日薄夕山。
这时,一位维吾尔族老人领着一个棕发大眼睛的可爱小男孩缓缓走来,望了望顶上的两张空铺,看样子是寻找了好久,老人的脚有些跛,面容苍老,灰发稀疏。男孩将箱子吃力地推到床下,老人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我示意同学向里挪了挪,微笑着对老人说:“您坐。”老人望着我,感激似的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坐在了床角。
然后便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我的同学在中铺上看书,对面的两人也都埋头于电子产品。我无事可做,便喝着咖啡望窗外,却时时瞥见男孩灼热的目光。终于,他挪动细小的步子来到我身旁,“姐姐,请问可不可以,我们,换一下床?”他的普通话不大流利,“我的爷爷,脚不好。”小小的男孩子,明明紧张到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眼神却那么清澈明亮!那双眸子像融化了我的心,我不假思索地点点头,可随即又是一阵愧疚:我怎么早些没有想到他人的难处呢?
看得出男孩十分感激我,可他有些害羞,脸颊涨得红扑扑的,老人走上前来握了握我的手,说:“谢谢你,姑娘”我报以微笑。
傍晚,我仰面躺着,听见哐当一声,向下望去,只见小男孩慌慌张张将倒下的水壶扶起,手里还捏着洗过的咖啡杯。这时,他游动的目光与我相撞,又慌张躲开,帮我洗咖啡杯,可又怕毛手毛脚的做不好,这会儿一定很苦恼吧。
我沿着梯子爬下床去,对他说:“你能教我几句维吾尔语吗?”他眼睛一亮,咧开嘴笑了“当然了!”就这样,我们开启了火车上的“旅途课堂”,他十分耐心,讲的头头是道,我也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就连我的同学和几个年轻人也被吸引过来。谈笑中,我得知他叫艾尼卡,和爷爷来喀什探亲,更巧的是,他还在我的母校读初一。
月明星稀,是该进入梦乡的时候了,可我们隔着一臂远,卧在床上小声讲着话。我们成了好朋友,艾尼卡给我讲了很多家乡的故事和作为一名内初班学生的思乡之情。我能够理解,我此行便是看望那些善良纯朴的内初班同学。
这次火车上的旅行,使我交到了新朋友,也使我感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忠厚、善良。他们的心是纯真的,情感是真挚的,我们要珍视这份情感,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在大疆南北!
【篇二:我们的小家庭】
自从我考上内初班以后,我就有了一个小家庭,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而是一个多民族的小家庭。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首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就像这首歌所说的一样,我们几个姐妹亲如一家人,同哭、同笑、同欢乐。我的这个小家庭就是我初中学涯中生活三年的宿舍,这里生活着我们姐妹八个人: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我们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我第一次离开家,来内初班学校,我很不习惯,让我感到很陌生,在前一个星期内我经常因为想家而哭,每一次给父母打完电话就哭,而每次让我脸上重新浮现笑容的人,总是那些宿友。虽然才刚来一个星期,大家都不怎么熟,但是她们的安慰总能让我的心感到无比的温暖。
我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从小在农村长大,所以从小不重视过生日,到了内初班我才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很重视过生日,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提着蛋糕回宿舍。在这里我过了我的第一次生日,虽然父母都不在身边,但我还是非常开心,在我生日那天我的宿友让她父母买了个蛋糕,然后在宿舍里给我过生日,即便她是汉族,但还是对我很热情,这将会是我最难忘的一次生日。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校园里全是父母的身影,而我的父母因为家太远来不了,不过我还是没有感到那么孤单。那天宿友带我见了她的父母,还有她的哥哥,那位阿姨很热情,问我家人来了没,我说没有,她还安慰我,让我好好学习,还给我拍照,我的心里暖暖的。
我们这由四个民族组成的小家庭里充满着暖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