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故国者的作文

【篇一:向“苦”而生】

湖北随州二中校长王桂兰以“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为主题,为学生做了开学后第一次国旗下讲话,“怕出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等“吃苦”语录迅速走红于网络,引起热议。

王校长之言虽有些偏激,却言之有理。太平盛世下成长的青少年,大多都无衣食之忧,更无战乱之苦,风调雨顺的前二十年如何培育出一颗坚韧的、能吃苦的心?唯有靠读书一路。我时常以为,读书除了在客观上增加青少年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吃苦耐劳,肩负责任的精神。

佗氏曾借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口发出旷世之问:“庸俗的快乐,和崇高的悲伤,哪个更好呢?叛逆而疯狂的青春,你或许以为是独特,其实那最是平庸,因为这是你服从欲望支配的结果;何以崇高,以苦之故,苦之地,无有代者,以身当之,方得至趣。

欲望是人类的原罪,何以苦?其实是因为抵制了欲望,但是被抵制的欲望又会产生反向推动力,激励你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走去。而满足于平庸之乐的人们真的能长久的快乐吗?王尔德以道林格雷之口回答:“青春至多只是一段青葱、幼稚的时光,充满了浅陋的情绪和病态的思绪。为什么他要做青春的奴仆?青春已经把他毁了。”

如今享乐主义在青少年中大肆盛行,大好年华的我们为何要在单调乏味的书海中蹉跎人生?于是便有大把少男少女打着“再不疯狂就老了”的旗号挥霍青春,孰不知享乐主义的光扬者也曾自嘲追求感官享受是贵族的特权。海子说要做物质短暂的情人和远方忠诚的儿子,追逐远方的路程是荆棘痛苦的,但若不向“苦”而生,就注定死于安乐。

佛教有“人生来就是要受苦”一说,苦难是人修行中必不可失的业障,既来之,则安之,在苦难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吃苦,至苦之地才有至乐之趣。

孟子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而有世臣之谓也。”故国何存?不是因为平庸“乔木”之故,而是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终日忧思劳苦的世臣之故,位置越高,责任越大,越能吃苦。虽然人生快乐是重要的事,但是快乐也分平庸之乐和苦之乐,苦尽甘来之乐远比普通快乐更醇厚更深重,掺杂了血泪的快乐拥有更深刻的烙痕。

身为象牙塔中的学生不会受外界风暴摧残之苦,但可从瀚海书海中汲取刻苦的营养,偷窥至乐一隅。

古人有云“向死而生”,我曰“向苦而生”,我们追寻痛苦,其实是热爱灵魂向高处攀登的喜悦。

热门推荐
1读《西游记》有感
2自我管理
3端午粽
4没有过不去的什么
5参观四川省博物院
6舌上有乾坤
7读《夏洛的网》有感
8故乡的杨梅
9班级里的卡通人物
10一次难忘的考试
11印象南京
12成长的故事
13留下书香在心中
14叙事写人作文
15二十年后的我
16遇见
17做家务作文
18智救汉字王国
19参观长沙生态动物园
20第一次煮菜
21家乡之韵
22人类,一株有思想厚度的芦苇
23可爱的小白兔
24笑在校园,爱在世界
25精彩作文
26上初二,我多了一分热爱
27咱爸咱妈
28走进人间的四月天
29下棋
30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