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品唐诗的作文

【篇一:品唐诗】

一首诗,能够看透一个人,看透一段人生,看透那些时光。

——题记

不知道如此美妙的诗韵,最初是谁的纸墨记下的。或许,最初诗不过是段段民谣,人们口口相传罢了。唐朝的盛时让那段段民谣,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升华,变得飘逸。也许,不尽然是好的。但是,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

诗,盛在唐朝,也许这是因为,只有在那个强大的年代才有这样富有才情的诗人,只有在那个宏伟的年代才有这样的景给诗人们描绘。

唐诗就像是唐时的美人——杨贵妃,称得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诗,很少谄媚,又是甚至是尖锐的,她有时是婉转的,但有时她又是高傲的。她的豪放,她的傲骨,都是透着一股盛世唐朝的风气,端庄稳重。这样的唐诗用“天生丽质难自弃”来形容都是不过的。

品读唐诗的味道,读出当年的悲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将进酒》的诗句,这首诗让我认识了这个豪放不羁的诗人,被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的李白,李太白。他潇洒,高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太白这样写道。杜甫就写过“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李白是骄傲的,他轻蔑权威,这样的李白让我们感觉真实。将进酒让我看透了李白,那个潇洒的酒仙,那个豪放的诗仙。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王昌龄写下的《出塞》,这是那个年代的悲壮,那时候的人们希冀着和平,希冀着没有战争的日子,镇守边关的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者泱泱大国。多少年以后,抗日战争里的勇士们,不也是有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承诺吗?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土,保卫着属于这个国家的尊严,即使,代价是我们的生命。愿意付出一切,换的你的尊严,更不愿如今的美好,被那些人破坏。出塞,让我看透了那个年代,那个沙尘纷扬的年代,那个期待和平的年代,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坚持,和承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在他的诗中写到。在那个纷乱的时代里,家书比起金钱来说更是珍贵。安史之乱后,盛唐的风范开始慢慢落下,一代盛世就开始不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离别是那样的痛苦,感伤现在这个即将落幕的唐朝。那个盛唐,随着李隆基和杨贵妃一同远去了。留下无数的悲伤,给那些平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在又如何,国家已经灭亡,那些山河沉默地望着,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的离别,已经习惯了,看着这些寿命短暂的人们,用自己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力量改变这个久远的国家。春望,让我看透了唐朝的悲哀,那些平民的悲哀。

热门推荐
1举例说明昆虫的智慧作文
2家乡的重阳节
3初学篮球
4家乡的小竹林
5不得不孝敬父母的理由
6姥姥家的菜园
7我学会了包饺子
8退一步海阔天空
9努力后的快乐
10一只漂流瓶,怎样飘过一片大海
11窗外即景
12有趣的蚕宝宝
13风的重量
14品糖
15军训的一天日记
16人生的色彩
17有一句话
18高中生活的冷与热
19日记
20学校午餐大风波
21山乡巨变
22端午节
23深深打动我的一件事
24奶奶的话胜似一剂良药
25第一次骑马
26胜似亲人
27晨露
28亦师亦友
29军训感言
30妈妈的白发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