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那条溪流的作文

【篇一:走过溪边】

那条小溪从幽深的林间汩汩涌出,流经我“浅尝辄止”的童年,流经我魂牵梦绕的家乡。

行年弱冠,自五年前开始,在家居住的时间就被在校时间抛在了身后,难以望其项背。对家乡浓浓的记忆也就因此归结于那条蜿蜒的小溪了。此水没有飞湍瀑流,也没有过鱼翔浅底,亦不能够击水中流。它很浅,算不上这片沃土上的一道划痕,却像极了我对家乡和童年的记忆,浅薄而清澈,简直若合一契。

童年时代,没有当今高端的电子产品,也没有纷飞的思绪。唯一还能延展至今的记忆是当年嬉者成群的溪畔。未曾想它竟足以让我们“乐不思蜀”。

暑往冬来,溪面冰成。我和伙伴们聚在一起寻找新乐子。后来我们讨来一些木板和铁钉、铁锤等器械,造起了自己的“滑冰鞋”。清楚记得那一根根铁钉铆得恰到好处,合围在矩形木板的四周,围成的空间恰好容下自己的鞋子,简直巧夺天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番得意岂是只言片语能说道清楚的?然而欢喜之余,那一年用过的铁钉和锤子在我稚嫩的小手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突兀的疤痕就像童年封印的墓冢。随时光呼啸而过,又像是追忆童年的底片。每每喟叹这随着我长大的小疤痕时,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就生动的展现在我面前,继而会心一笑,伤痕只是生命的酒窝。

这条小溪不仅给了我们欢乐,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庇护。当年我这样的毛孩子是常常被教训的,教训的方式也是非常“残暴”,不过工具却出奇的简单,正如你所料想的——玉米秸秆。每每听到哪一个伙伴的惨叫,大家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眼前的情景千篇一律:伙伴在溪面上“四渡赤水”,他的父亲(有时也是母亲)在其后穷追不舍,有时也采取迂回战术。但不能令我们厌倦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表演”的主角指不定哪天就成了你我,于是这件事才变得这么富有磁力。

春回大地。还包裹着肥硕的外衣的孩子们,如约而至,“花谢花飞飞满天”,春风又绿溪边柳。折柳曲絮,更添几颗仙草;巧手成帽,衍生几度欢笑。看彩云在追,落英纷飞;想鹤汀凫渚,白鸟飞回。十年又品,又是泛黄的思绪……

弹指一挥间,你竟已遥远。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没有谁再去溪边玩耍,村子里年小的孩子们也都有自己心爱的玩物,谁还稀罕那曲水?于是,小溪也失去了盎然的生机。年青时它一跃千里胜马,扶摇直上万里,慢慢地“春风不染白髭须”。后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碾来”,“碾碎”了我童年的桃源。小溪以影响村貌的罪名被开挖,自是面目全非……也许这是家乡的好事,人民生活水平总要提高的。

就像一位挚友溘然长逝。而我也依然记得,当年我与它对酌饮月,忘了流年;当年我与它起卧田间,赏天划云。若南柯一梦,至今梦已先觉,喟然长叹。

我仍偶尔到那里去,如临古迹。物是人非事事休,至今我才觉得,山水的相隔不是相隔是牵引,时光的相隔才是相隔是阻绝。常被项脊轩的沧桑触动,又常为与十二郎的至亲而落泪。而今我也找到了专属的情感寄托。

此时,家乡于我尚且是一个小小的概念,或者说是局限在我的溪边。而不久之后,我将离乡远游,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去结识陌生的朋友,去学习陌生的课程。而那个时候,家乡于我来讲或许变得更加宏观。那条溪流也许也就没那么重要,但它仍会是连结家乡于我的人生的纽带,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对于我来讲,现在的它就像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废墟。“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是啊,没有它就没有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我之所以是我,也恰恰是因为记忆中有那条溪流的存在。因此我与众不同。

溪流流淌过我的生活,我从溪边走过。一切都被命运安排,一切都是美好的。

所以,倘若再次经历与溪流的诀别,我也一定会像林觉民壮士那样地波澜不惊。因为我知道,它一定会等我,等我回到它身边。

热门推荐
1一个“脏脏包”的自述
2妈妈的手作文
3生命因你而美丽
4读《我不》有感
5美丽的汾河公园
6珍贵的书
7父女情
8猫咪记
9难忘的决定
10一段梦的旅程
11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12难忘那张坚强的脸
13与阳光一起走过的日子
14一次难忘的球赛
15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6烛光
17荆刺里的花
1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9忘不了的那一件事
20我心中的那片海
21为师爱喝彩
22唐俊杰真有趣
23读书的议论文
24中国精神
25我与书的故事
26参观荣昌安陶博物馆
27年轻的我们走在幸福之路上
28我眼中的世界
29下雪了
30微笑开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