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由乌塔想到的
由乌塔想到的

【篇一:由乌塔想到的】

最近,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文章讲的是一个14岁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在前几天,学校发来一封家长信,信上主要是说寒假游学的事,回到家后,我再三请求妈妈同意我去,可妈妈却说:“你一个人不安全,如果你要去,也必须我和你一起走,万一你出了点事,这可怎么办?”我心里想:“哼,我都十岁了,是大孩子了,难道你还能跟着我一辈子吗?”真扫兴!妈妈偷看了一眼,她说:“你是我的女儿,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难过,很扫兴,但我还是为你着想啊!算了,我和你说啊,在国外,如果成年了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找工作,打工自己赚钱,自己租房自己住;另一种是借住在父母家,打你必须工作赚钱付给父母房租,你看你,都这么大了,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这就是我不让你去的原因。”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对父母说:“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独立自主,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包办所有的一切,这样只会害了我们。”我们都被父母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一片自己的天空,只能通过电视、网络、书本里的东西来感知世界,在我们眼里,天下无强盗,可是在父母的眼里坏人太多了,他们觉得所有的人除了自己都是坏人,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便强迫孩子生活在自己画好的保护圈或蜜罐温床中,而作为孩子,我们也只好被动接受。

我觉得乌塔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着丰富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她还能亲身去经历、体验和感受。而我们就像被养在鸟笼里的小鸟一样,时时刻刻被保护着,应该说我们是幸福的,但却是遗憾的幸福。在这里我想对父母说:“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翱翔的天空,只有放手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篇二:我从打字所想到的】

打字人人都会。但是,我认为打字还有更深一层的蕴意。

1、拼音法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现在,这话的味道似乎变了。以前的父母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现在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宝贝来养,如今的小孩,犹如生活在糖罐子里。

我们的思绪回到拼音法之中,打字原本就要严谨,快速。如果懒懒散散,慢慢吞吞的,打的字不仅慢,而且错误百出。我们可以把上段的前者比作严谨快速的人,再把上段的后者比作懒懒散散,慢慢吞吞的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从小就被娇惯的人怎可能做事严谨呢?因此,即使父母娇惯我们,我们也要自己自觉地做事,并且要又快又好。

2、五笔法

五笔,这个词对我来说无比的陌生。"五笔太复杂了。"每次我都爱这么想。的确,五笔打字法非常难。但是,家长们常告诫我要迎难而上,这样才有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一句名言,不进则退——这个词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因此在生活上,我也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也许,我写完这篇文章后,就会自觉地去学五笔了。

我们继续谈迎难而上这个词。迎难而上,迎着困难进步——这是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困难,是个怎样的词?是到了学校发现作业忘带了?还是考试时有一道题怎么做都做不出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快乐的面对生活。记住:迎难而上我们才有进步!

【篇三:没想到,真没想到】

没想到,真没想到爷爷竟是这样一个人!

以前,总觉得爷爷很啰嗦,不是催我作业快点写,就是说我做任何事都磨磨蹭蹭,但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有一次,放学回家时就睡了一会儿觉,当时怕爷爷又来烦我,就把门反锁了,我昏昏沉沉走到床边,脑袋一碰到枕头就进入了梦乡。

但后来我却因太累而一直没醒,自己定的闹钟也没响,父母也回来了,因没见着我而产生了疑惑,便敲了敲我房间的门,我睡得那么沉,完全没听到这敲门声。门被我锁住了,父母想进来也没辙。我猜想那个时候,父母一定慌了神,听父母说,他们透过阳台上的窗户看见我在床上,却怎么喊都喊不醒,把全家人都急坏了。

后来从妈妈的口中得知,是爷爷二话不说就从阳台上的窗子爬到我房间,因为我房间的窗户和阳台上的窗户挨得比较近,窗户也没锁,就爬了进去,然后再从里面把门打开。我家可在12楼呢!真不知道,那个时候爷爷怕不怕,我听了都冷汗涔涔。

我迷迷糊糊被叫醒时,发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正一脸紧张地看着我,搞得我莫名其妙。

没想到,真没想到,爷爷竟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他关怀的方式有些特别,但他让我感受到了温暖。让我重新认识了爷爷。

热门推荐
1五一劳动节作文
2我心目中的英雄
3美丽的洱海
4难忘的暑假
5快乐假期
6我为自己点个赞
7观察植物的作文
8同桌印象
9成熟
10乡村的晚霞
11中秋
12遇见
13糗事
14采茶之旅
15仙人掌
16秋天里你是我的牵挂
17我和小鸟的对话
18做什么好难作文四年级
19吃喜酒
20生活就像“拼图”——拼好它
21朋友
22幸福的颜色
23新时代新面貌
24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25我的书包
26文明湖北
27变化的作文
28我想变成一个爱心天使
29那把伞进入我的视线
30一次有趣的实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