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祖祖,您为什么要走?】
春天的一个星期六,上午的作文课刚下,妈妈要我自己坐车去看祖祖。
上了车,开了一段路后,妈妈打电话过来,哭泣着说:“为为,你快点来哈,呜……,祖祖走了……”“啊,不会哦!”心里突然一股酸气直涌了上来:“祖祖,您怎么就走了?也没等我来看您最后一眼。”想着想着,眼睛迷糊了,“祖祖,您为什么不陪我过完我的生日啊。”
还记得,每当我,或妈妈回家时,经常坐在门口的祖祖都会说:“哟,苏锐来哦啊?何子为呢?妹妹呢?吃饭了没有?没吃快去吃嘛,菜还是热嘞哈。”
可现在祖祖不在了,每次回家,总觉的门口的长椅子上好空,再也不会有问候了,再也不会看见祖祖坐在这条椅子上面了。
那是去年冬天的事。我们坐在火炉边烤火。我一边烤火一边在手机上玩游戏“拳皇99”,上面有一个角色每次出场时,都要吃一个蛋,经常被噎着,我被他打败了。我愤怒地说:“你这个吃蛋的,每次都要噎着,干脆噎死算了。”
祖祖听了,说:“你噎着哦啊?”我赶紧说:“没得,是游戏上头嘞这个人,每次都要吃蛋噎着。”“哦,所以啊,以后吃东西都要慢慢嘞吃,不要急,免得噎到。”
祖祖,您为什么要走,您就这样抛下了我,以后谁陪我聊天,有谁来关爱我啊?祖祖,您的小为为,祝福您在天堂的那边过得更好,更好!
【篇二:为什么鼓掌】
鼓掌是一个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对某件事的看法,它代表了我们内心对于一件事情的评判。鼓掌的本身,应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听者的内心感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历史的演变,“鼓掌”变了。它变得廉价且易得,对于某些人来说,它只是成了一个形式。
刚抵御过德国的苏联,有过这么一个事件:在斯大林晚年的时候,一部专门用于歌颂他丰功伟绩的“真实”的歌剧在苏联的一个小城上演,小城人倾城奔向歌剧院,去看这部演出,到场的有老人,也有孩子。在剧中结束后,幕布拉上,观众起身喝彩。大家拼命鼓掌,谁都知道,有特务看着呢,人人都望着演员快些上台谢幕,好能快些坐下来,离开剧院。
可是不知是为何,演员们却一直没有来谢幕,于是站在观众席上的观众一个个就顿在那儿,不断地鼓着掌,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观众们就这样鼓着,老人的双腿开始打战,年轻人面色惨白,孩子们也瞪大了眼睛,站在座位前,手平举着,大家不断坚持,谁都不愿率先停止,小城是一座空城,只有剧院里在一直发出着声音。
鼓掌的声音震耳欲聋,所有的人都在鼓掌,他们是在向编剧的创意致谢?还是在向歌剧的精妙绝伦,演员的无双演技敬礼?又或是自己内心之中对于这部歌剧的赞美?我想都不是,鼓掌的各位绝不会因为这些理由,有些个可能甚至还在恶心,可是他们都鼓掌了,鼓了那么长时间,他们只是屈从于一种力量,当时的“对国家忠诚”、“对领袖忠诚”。
在如今社会,仍然不乏这种鼓掌。在一家国内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交流签约会上,大公司的经理为小公司员工现场助兴,歌声非常“悦耳”,令人印象深刻。在结束了之后,大家大声鼓掌,共同称赞公司经理的好嗓音。因为大家谁都知道,如果这次会面顺利,自己的公司将会得到一笔大订单。谁都不愿放弃。
在这里,我们又因为另一种力量而鼓掌,如此“悦耳”的歌声,竟也能获得如此称赞,又是在为了什么?
我们为了钱,为了权,还有的人为了面子。鼓掌早已变了味儿,再也不是那种内心态度了。我们为什么要鼓掌?一个人在该鼓掌的时候就要鼓掌,不该鼓掌的时候就不要鼓掌。
【篇三:为什么而读书】
为什么而读书?相信每位同学都经常这样问自己。
一年级的时候,我只知道要得小红花;二年级时候,我知道要得荣誉章;三年级的时候,我明了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最后和舅舅一样,找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
今天,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让我懂得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读书,因为我们每位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将来祖国的建设会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头上,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今天的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因为我深深明白,“贫困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同学们!让那不光彩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吧!让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吧!让国家的未来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吧!
从今天起,我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将来做一名航天员,实现我的理想。
【篇四: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想必很多同学被茫茫题海压迫的要断气的时候,都会在心中悲愤呐喊这么一句。尤其是最近高考改革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其中不少学生党积累了满满怨念,大批特批现在学习的东西毫无价值,甚至大喊“数学滚出考场!”等等,英语之类也不在话下。
可是尽管如此,高分高素质人才仍然层出不穷,仍然有一部分人真心的热爱学习,他们投身于一些人无法理解的“苦海”,成为一些人无法追上的“学霸”。学习真是这么一无是处吗?难道真理就应该永远被埋藏在地底?学习是有乐可循的,梁启超先生在他的《敬业与乐业》中就写到”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对待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
更何况弗朗西斯培根有言“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伦理使人庄重,数学使人周密。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们学过的东西,都可以开发我们的潜力,拓展我们的视野和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性格。人凭借身体与地球连线,却因懒惰和畏惧自修囹圄,像“你见过给人算工资要开根号的吗?”这种偏激的实用主义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谈罢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锻炼自己的逻辑,完善自己的思维,为了打造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宪法中,受教育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细细推敲下去,这是为何?
应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息息相关,应用《少年中国说》中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正是教育提供了让我们富强和独立的机会,我们需要在数理科学课程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治疗癌症、艾滋那样的疾病,和解决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我们需要在历史社科课程上培养出的观察力与判断力,来减轻和消除无家可归与贫困、犯罪问题和各种歧视,让这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公平和自由;我们需要在各类课程中逐渐累积和发展出来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去创业和建立新的公司与企业,来制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的增长。这一切全部建立在学习上,正如奥巴马所说”假如你不这么做——假如你放弃学习——那么你不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国家,你放弃了整个世界”,不仅如此,人类还会错失一个前进的机会。
现在你懂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为了让真理重见天日,为了让自己涅槃,为了国家与名族的利益,为了人类的文明。
【篇五: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
今天,我和妈妈去植物园,我看到了含羞草,于是碰了一下它的叶子,可它就像小孩子一样害羞,把叶子闭合起来,要等一段时间,它才张开。这是怎么回事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回到家中。我去找爸爸问他:“爸爸,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呢?”由于爸爸工作太忙,只是冷冷的说了句“不知道”。虽然爸爸没告诉我,但我也没有气馁。我想了想,不如自己亲手作实验吧!首先我用自己的零花钱在花店里买了一盆含羞草,赶紧回家,我迫不及待想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害羞的。我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是碧绿的,有几十片细小的叶片组成,像一个织布的梭子,中间有一根连接叶片的叶茎,把细小的叶片串起。它的每根枝条都带有小刺,手不小心碰到它会刺出血来。含羞草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沿着叶柄合拢了,叶片就变的很细很细,同时枝条也低低的垂下头,好像不敢见人似的,真好玩儿!我有时间就去拨弄它。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去拨弄它,发现它的叶子动的速度显然慢了许多。我不停的拨弄到后来,含羞草居然纹丝不动。我想:难道他生病或死了吗?可把我给急坏了。
我马上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心里的这块石头才算落了下来:原来含羞草的叶柄下面有一个鼓囊囊的包叫做叶枕,里面含有充足的水分,当你的手去碰那个叶片,叶枕中的水立马就流到别处去了,叶枕就瘪了,于是叶子就垂了下来。如果经常去摸它,叶枕中的水分就流光了,新的水分来不及补充,就会出现叶片纹丝不动的状况。
大自然的奥妙可真多啊,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探索一个个的未知吧!
【篇六:为什么着色】
为年少着色
我踮起脚,悄悄地从书店的书架上拿下一本被包的严严实实的书,“窥视”了它那么久,“暗中观察”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终于有机会“下手”了。
于是,我揣着一颗怦怦乱跳的心,将那本书抱在怀中,悄悄的、若无其事地溜到老远的椅子上,阅读区的人几乎都在埋头看书、沉迷于书中的故事无法自拔。所以也没有人在意到一个渺小的我的存在。
我装作若无其事的地扫视着那本书封底的一些只言片语,实则却偷偷用眼睛把方圆十米内扫了个遍,没有捕捉到疑似工作人员的影子,我这才放下心来。
我屏住呼吸,悄悄拽住了书本包装袋中的一条“金线”,只要“金线”没了,包装纸就被一分为二,想拿出那本书岂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忽然,在余光里,我看见一个还没有书架高的小男孩,恋恋不舍地将一本包装完好的、对他来说有着极大诱惑力的彩色绘本放回书架上。我的内心开始有些许的动摇:拆吗?好像有点不太好……不拆吗?可是我想看这本书很久了……我凝视它亮得可以反光的封面,最终下定了决心:“拆吧!”
我的食指和拇指抓住金线,用力一抽。谁知我用力太大、放得不稳,那本书华丽丽地在空中翻转了好几周,在“砰!”的一声巨响中坦然自若地拥抱了冰凉的地板。所有人的目光都从他们各自书上离开。他们的目光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汇聚在我身上,当时的我真的,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我的指尖无意间碰到了我的耳垂,烫,烫得吓人。
我轻轻站起,在所有人不同的目光中,捡起地上那本书,小跑着去不远处的收银台。无意间,那本书的封面反光晃到了我的眼睛,亮得一发不可收拾!
回家之后,我小心翼翼地踩着凳子,将那本书放在了书架的最顶层。在每个下午、在阳光洒进我的窗前的书架上时,它总是熠熠生辉,尽全力将金色的光斑投影到白色的墙壁上,不管过去多久。
我时常看见光斑,光斑在我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我的年少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