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作文范文>《山东教育》——我的老友
《山东教育》——我的老友

【篇一:《山东教育》——我的老友】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里有一名老师在《山东教育》教育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了全校老师的轰动和羡慕。于是抱着好奇的心理从同事那里借了一本,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在随后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每一期的《山东教育》我都读一读,书里面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鲜活经验的生动展示,让我获益良多,成为工作中的良师益友,对我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十几年来,《山东教育》的栏目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指导着山东的教育改革、管理、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每一期的扉页上有一个教育视窗栏目,里面的内容都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有用的、独到的建议。有一期里面刊登了一篇名为《教育教学少与多》的文章,对教育教学中在教学改革、情感态度、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四个方面存在的“多与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培养品德少,只管成绩多”、“主动学习少,被动学习多”等等,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通过与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照、反思,改进、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我特别喜欢“教学版”栏目,因为这一栏目紧扣教学实际,以精练的语言,条理的思路,质朴的文风,把一条条成功的或正在探讨中的教学改革经验展现出来,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给广大教师指明了教改前进的方向,唤起广大教师对教改理性的思考。正是通过“教学版”这个栏目,我才有机会见识许多名家的课堂实录,领略到名师名家的先进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获取了他们教学成功的真谛。教学实录及评析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范例,它不仅教案设计新颖,而且点评和总评有针对性,从中我不但学到了应该怎样设计教案,而且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从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正是因为它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我不仅从中了解了许多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最新动向,而且也从中了解了如何管理班级,如何教育学生,懂的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知道了作为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她的每一个栏目都能提供我所需要的知识、思想、方法上的东西,让我常常在教海中拣拾到许许多多美丽的贝壳。

《山东教育》让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在这里我找到了目标,学到了很多很多经验,听到了许许多多的声音。在《论每个学生都能创造奇迹》这一卷首语里,我学会了要教“活书”;布置作业时,我学习《谈作业的布置》,记得在下课铃响前,在同学们精力集中的时候认认真真地清清楚楚地布置作业,有时还记在黑板上,使学生们写作业的目的明确,明显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当我撰写论文时,急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山东教育》就毫无保留地奉献出理论性的文章,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教育哲言,有的格言概括性很强,给我的论文增色不少,有的格言可以进一步指导我的工作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将一如既往的怀揣着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通过《山东教育》这一老朋友,去聆听专家的教诲,吸取同仁的智慧,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改进!

井沟镇呼家庄中学 王发明

【篇二:学会正确教育未成年人】

在世间,每个人都处在一个鸟语花香的国度,一个载着快乐与温馨的避风港,但在这个世外桃源内,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那天下午,我和朋友去书城看书,正哼着曲儿开开心心地准备回家时,突然看见前面涌着一群人,黑乎乎的脑袋背对着我们,不知在围观着什么,似乎还有打斗声!我心一缩,发生什么事了,正想我绕路走,可喜看热闹的朋友立刻把我喊了过去。

我到前面一看,差点儿吓昏了,我看见一位男孩,大概16-18岁间的样子,竟然手中拿着左边工地上的小铲子,滴着血的小铲子!而他的脚下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正倒在血泊中,围观的人们个个惊讶地嘴里能装两个鸡蛋,看到这个场景,我的心跳得特别厉害,这是真的吗?还是做梦?但残酷的事实让我明白了,这名少年伤害了自己的同胞,天啊!这可是要判刑的呀……“嘟……嘟”救护车还有警车都来了,我只模糊地看见了人们往那里靠拢,靠拢……

笛声渐行渐远,我却没有回过神来,眼前的一滩血迹似乎在回放着,我不禁想着,那少年最起码也要判个三年吧,可惜了花季少年中的孩子,他为何知道要判刑还这样做呢?从中,我也看出了多多少少的中国家庭的教育。

在中国,教育未成年人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历史故事“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都是家喻户晓的教育故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影响以及种种原因,却反而使许多家长错误性地教育起孩子,如有的家长很宠孩子,担心孩子受一点伤害,如果有人欺负孩子,就让自己的孩子“自卫”,但这个自卫并不是我们说的正当防卫,而与双方斗,以硬还硬,不过,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就预示着灾难的发生,于是把别人打伤,甚至打死了的悲剧开始层出不穷,不定期有的家长对孩子是言听计从,要什么给什么以致孩子认为,不管什么东西,自己都能得到……从此,谋财害命的事又多了起来。

我想,一个家长,如果真爱孩子,就不应该这样教育他们,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家庭怎么教育有用的国家栋梁呢?所以说,未成年人素质要提高,避免犯法,家庭的教育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我希望普天下的家长们能够正确地教育孩子,用健康的思想教育未成年人,让他们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篇三:国防教育夏令营】

依旧是毛毛细雨的天,依旧是昂首挺胸的军姿,依旧是声若洪钟的呐喊和一模一样的我。

回顾起昨日的招式,侧转、跑步,一成不变的反复练习,腿脚麻木了,成果令人欣慰。几百人,虽有不同,却在一招一式的迅速上犹若一人。几个声音同时响起,再无杂声,咚咚的脚步声如战鼓般在天边来回震动。我有些乏了,腿脚渐渐支撑不住沉重的躯体,便紧紧抿住嘴唇,闭上眼,不再思索身体的不适,细细聆听教官的指令。我感觉自己在无人的空间,声音一起,活动身体,宁静的世界带来一份安逸,沉浸其中。

细碎的抱怨打破空间的屏障,闯进来。我撇了撇嘴,眨巴眼睛,烦躁起来。宁静的氛围又回来了,一切都寂静到极致,没有任何杂音杂念。相比那不和谐的声音,静才是根本,是最朴实淳厚的物质,是心无杂念的淡薄。他带给我许多,给我了宁静与愉悦,我可以在这之中想许多事情,感受到许多事情。我想静或许是泡泡,五彩但一戳

即破,或许是玻璃,晶莹却脆弱无比。

一切如昨天一样,只是又多了一份静。

【篇四: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有感】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是一场磨练,磨练身体素质,磨练精神意志;更是一次心灵的暴风洗礼,用强劲的气旋刮走如海蛎般贴附在我们身上的软弱,让我们像礁石般坚强挺立。

在实践活动的三天里,每天都有夏日的烈阳炙烤着我们,青春蓬勃的热情幻变成挥洒的汗水,在操场上留下青春的印记!

“挺胸收腹!”

“正步走!”

教官铿锵有力的声音穿过焖湿黏稠的空气,像一声响雷钻进我们昏昏欲睡的脑袋,震得我们一个激灵,所有的想放弃、想休息、想偷懒都像见了阎王的小鬼似的一哄而散。

跨列立正,下蹲起立,原地踏步……看似稀松平常的动作此时却要做到分毫不差,这是多么的困难。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我终于能标准地完成要求的动作。有了成功的第一次,我越来越有干劲了,不再想着累了,也不再想着要休息。

三天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从只想站在树下阴凉处的孩子变成了用于在阳光下挑战自我的少年;从敷衍应对到力求最好;从犹豫懦弱到果敢坚定!

苏轼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在军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实践活动很苦,因为充斥着拼搏与汗水。但完成时候,又满满都是成功的甜。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教会了我人生要砥砺前行!

【篇五:母亲的教育】

母亲就像老师一样,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母亲就像一片荷叶,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都坚持为我遮挡。

过年时,亲戚朋友们都来到我们家做客,表弟、表妹们也都找我玩。于是,我把自己收藏的玩具全都拿了出来,和表弟、表妹们一起分享。我的玩具可多了,有变形金刚、数码宝贝、神奇宝贝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黄蜂”。所有玩具中,它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表弟玩了一会儿玩具后,看上了我手中的“大黄峰”。于是,走了过来,对我说:“哥哥,你能把你手中的这个玩具给我玩一下行吗?”我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可是,他没有放弃,依然苦苦地哀求着,眼睛里充满了渴望。但,我依然没有答应。表弟见这方法不行,于是,改用抢的手段。毕竟,我比他大几岁,力气也比他大,他哪是我的对手。表弟抢了好一阵子,没有得逞,于是,用了招苦肉计,在地上打滚,一边哭,一边喊着:“三姨,三姨……”

过了一会儿,母亲来了,问表弟:“你怎么了?”表弟哭着对母亲说:“三姨,哥哥不给我玩他的玩具。”于是,母亲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你是哥哥,比弟弟大好几岁呢,你应该让着他才对呀。”“可是,它是我最喜欢的玩具呀!万一他给我弄坏了怎么办?”听到这里,母亲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她小时候的故事。在妈妈小时候,没有什么好玩的游戏,也没有什么玩具,那时候,有一枚踺子,就是非常自豪的事人,正好我有一枚。我的妹妹,也就是你的小姨,她也很喜欢它,想要借我的玩一玩。当时,我毫不犹豫的借给了她。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有些想给弟弟,但又有些舍不得,我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地借给了他。

还有一次,我正在做一道数学应用题,做了很久,也都没有得出答案。于是,我放弃了做这道题,对着远处发呆。母亲看见了,走过来对我说:“你在做什么,还不做作业?”“这道应用题我不会做。”于是,妈妈坐下来,给我讲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首先,要画出示意图,在图上把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表示出来。然后,一边看示意图,一边看题。思考题中哪两个量是相等的,接着,把算式列在草稿本上,算出答案代入题中,如果正确。最后,就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说完,母亲按照这样的解题思路给我做出了这道题。母亲还送我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如果我学到一点点忍让,如果我学到一丝一毫的坚持——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篇六: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是写一个意大利男孩安利柯在男校巴莱提小学十个月中的日记,还包括了父母、姐姐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的劝诫启发性的文字,和课堂上宣读的十则“每月故事”。

安东利的同学性格各有不同,乐天派的斯戴蒂、依赖卡隆的小耐尼、有很大虚荣心的华蒂尼、爱扮兔子脸的“小泥瓦匠”安东尼奥、喜欢做交易的卡洛斐、十分傲慢的诺琵斯、脸上总是挂着惊恐表情的卡莱可西、贫困伤残但努力上学的克洛西、专心听讲但不爱说话的斯戴蒂、阴险喜欢搞恶作剧的乌兰蒂、英俊聪明的戴洛西和有扬善除恶的大侠士风格的卡隆。

安利柯在日记里讲说自已与同学、朋友、家人、邻居之间有趣、悲伤、惊喜、惊讶、疑问、误解的事,并把事情写得十分详细,虽然他们有的人出生在绅士家,锦衣美食,有的人出生家境贫寒、连写作业的桌子都没有,但和他们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我最喜欢的“每月故事”是“千里寻母”,一个意大利十三岁男孩玛尔可为了寻找自己在阿根廷共和国首都做女佣工作的母亲,从热那亚乘船到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口,来到妈妈工作的家中,却被通知和主人家迁居到可特准。玛尔可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乘船来到勃卡镇,但又被通知好心人所讲的人出去了,当玛尔可恳求那个人时,那个人冷冰冰地关上门。当玛尔可绝望时,一个好心的隆巴尔地老人把玛尔可带到“意大利之星”酒馆,老人把玛尔可介绍给在场的男士们,男士们纷纷对玛尔可提供援助,玛尔可坐上了前往可特准的火车。到了可特准,玛尔可又被通知妈妈又移居到四五百英里的杜克曼,一个女人告诉玛尔可有一队商贩将要去杜克曼,虽然知道商贩其实是去山契可。代。莱斯德洛,需要中途下车,而且还要走上很长的路才能到杜克曼,但玛尔可还是坐上了商贩的车,忍受着车夫们虐待,终于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杜克曼,到了杜克曼,又得到消息妈妈的主人再迁居到十五英里的糖厂,但玛尔可没有灰心,还是充满活力继续上路了,玛尔可经过种种困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而妈妈因为见到玛尔可才接受手术,终于治好了疾病。

《爱的教育》里的人物尊敬父母、老师、关心帮助同学、热爱祖国,对亲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我一定要跟他们一样!

热门推荐
1我家的狗
2记忆中的甜
3今年春天我很彷徨
4和平是我的朋友
5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6温暖的父爱
7我最擅长的运动
8第一次骑单车
9家乡的变化
10与生物钟同行
11松果壳的秘密
12爱如什么作文
13记忆中的一朵浪花
14选择坚持
15桔子
16遇上碎片化生活
17幽默的老师
18我喜欢花
19糟糕的一天
20中秋节优秀作文
21说“萌”
22我的妈妈
23因为有你,才有了幸福的我
24爱学习的奶奶
25绿色测评
26青春不散场
27童年的傻事
28致生活
29窃读记
30久别了,黄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