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三年级作文>有趣的捉泥鳅
有趣的捉泥鳅

【篇一:有趣的捉泥鳅】

“细长身子滑溜溜,把家安在泥里头,下雨之前吹泡泡,帮助你来测气候。”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对了,这就是泥鳅。

长长的泥鳅像一条小鱼,又像一条小蛇。泥鳅的身子如手指般粗细,比我的笔粗一些。它的身子有十厘米,和我的水笔差不多长短。背部是黑色的,就像穿着一件黑色的外套。腹部是褐色的,像穿着一件褐色的衬衫。泥鳅的头像小小的三角形,嘴闭着的时候是“C”形,张开时是“O”形,眼睛小小的,像两个小黑点,比黑芝麻还小呢!胡须细细的、尖尖的,一共有6根,排列十分整齐。泥鳅的背上有一片鳍,腮边有两片,像一把把小扇子,在水中扇来扇去。它的尾巴是扁扁的,像水笔的头。

泥鳅很活泼。一会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像在散步,一会儿三五成群嬉戏打闹,游在前面的一边游一边转过头来,好像在说:“快来抓我呀!快来抓我呀!”真有趣!

我很想抓一条来看看,但是泥鳅的身子滑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我尝试了好多次,都失败了。

我喜欢泥鳅这种有趣的小动物。

【篇二:有趣的暑假】

哇,美好的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了,在我身边发生了好多趣事,有伤心的,有快乐的,有无忧无虑,我觉得最最有意思的就是那次抓蝌蚪了。

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去老家玩。老家后面有一片田,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中间积满了水,里面有许多水生物。听说还有蝌蚪呢!我非要去看看,可是爸爸说:“蝌蚪都没有了,全都长出四条腿,变成青蛙了。”但是我还要去看看。我脚蹬凉鞋,手拿网兜,顶着烈日和爸爸一起出发了。到了田间小道上,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中间那条水沟,看看有没有蝌蚪。

我和爸爸走啊走,突然,一只不知道是什么的虫子从水流的淤泥中钻了出来,它长得绿绿长长,像极了一片叶子。“哈哈,藏这么好,还不是给我找到啦!没有什么能逃得过我的火眼金睛!”我想。“找到了!”我对爸爸耳语道。并慢慢地把网兜靠近那只虫子,就在我把它网住的那一刻,爸爸冲上前来,一把夺过我的网兜,“不能抓,那是水蛭。”我惊奇地问:“水蛭吗,小意思,有什么可怕的?”“可怕极了,它还会吸血呢!”爸爸说。我又用怕怕的眼光打量了那只水蛭:瘦瘦长长,正是吸血的范儿,我连忙离开了。

我找来找去,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泥鳅,泥鳅灰灰黄黄的,颜色错落、杂乱。我拿起网兜就悄悄地靠近了它,它却浑然不知,还在水中穿梭着,把它比喻成火箭再合适不过了。“哗——哗啦”随着一声响动,我把泥鳅捞了上来,它扭动着身子,想跳出来,可是没有用,它只能乖乖就擒。

我的眼镜瞪得像铜铃,继续寻找着。一只蝌蚪游了过来。“它真是胆大包天,不知危险就在眼前,哈哈,现在‘天敌’就在它面前!”我想。这只蝌蚪很特别,黄边,还是透明的呢,就像喝了X博士发明的透明药水,我趁它不注意时,一下子就把它捞上来,也放到了塑料瓶子里,我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暑假真短,还有许多趣事等我去做呢,真希望暑假永远不要结束。

【篇三:捉泥鳅】

听爸爸妈妈说,我小时候发生过很多趣事,但是我都没什么印象了,我只记得一件最有趣的事。那是我六岁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玩捉泥鳅。

我光着脚丫踩到泥潭里,泥潭湿湿的、滑滑的,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可还是摔了个“狗啃泥”,全身上下都是黑黑的泥巴水,逗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幸好我的头没有完全低下去,不然嘴巴和鼻子都会变黑,成为“非洲黑人”。

我在泥潭里捉了半天,也没捉到一条泥鳅,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用衣服裹住了一坨泥巴。我以为这次也没有捉到泥鳅,但是感觉衣服里有东西在动,就想翻开来看看,谁知真有一条泥鳅在衣服里,可泥鳅太滑了,一个不小心就让它溜掉了,还溅了我一脸的泥。哎呀,这下我可真成“非洲黑人”了!

虽然辛苦了很久,我还是没能捉到一条泥鳅,但是我仍然很开心,因为在捉泥鳅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乐趣。

【篇四:捉泥鳅】

“捉泥鳅啦!”同学们兴奋地大声喊,还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一个个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就跳进池塘。

这时,綦江农博园的老师推着挂满防护服衣架的小车走来,并宣布注意事项后,我们早以按耐不住,争抢着换好雨靴和防水裤。衣裤有些沉重,穿着它在平地上行走感觉有些不便,到水中会怎么样呢?望着那满塘的水,我莫名地兴奋起来,恨不得马上跳下水去体验一下。

我撸起袖子,扶着池塘边,慢慢下到水中,弯着身子,两眼紧盯着水面,仔细地搜寻着目标。环视四周,同学们个个像小野鸭,踩在湿软的泥水中,一双双眼睛也不停地在水面上扫来扫去,生怕猎物从眼前跑悼。这时,不知是哪个同学大喊起来:“那儿有条泥鳅!”寻声望去,真有条小泥鳅正钻出水面,露出它那长有胡须的小脑袋,扭动着圆圆的身躯,在水面上游动着。我随及喊了一声“站

住,泥鳅!”它似乎被我的叫声吓住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泥水中。我试图狂奔过去,无奈在泥水中难以行走,待赶到时,那条泥鳅早已不见踪影。唉呀!没捉到,算它逃的快,看来泥鳅还真的不好捉哩!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我继续在池塘中摸索着前行,突然又有个小脑袋露出了水面,我心中一阵狂喜,俯下身子,悄悄地靠近它,轻轻地,轻轻地把双手并拢,接着又闪电般地把两手合拢起来,想一下把它捧起来,可刚碰到那滑溜溜的身子时,它又一下子从我的手中滑了出去,又在不远的地方探出小脑袋望着我,似乎在向我挑战:“来呀!来呀!想抓到我,没那么容易。”

我有些气恼,拿起竹篓,向泥鳅那边猛扑过去,可它那肉嘟嘟的身子,又一次与我擦肩而过,逃离了我的竹篓,不仅没有捉到它,反而溅了我一脸的泥水。我虽然装备齐全,但还真不是它的对手呢!几个回合下来,倒把我累得筋疲力尽了……

我直起身来,站在池塘中央,扫视了一下大家,啊!曾俊淞收获不小呢,他居然捉到了两条泥鳅。望着他竹篓里的泥鳅,我羡慕极了,不知道他是怎么炼就这一身捉泥鳅神功的?

泥鳅啊,泥鳅!你这小滑头,待我有一天卷土重来时,一定要将你们收入囊中……

【篇五:捉泥鳅】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田里灌满了春水,叮咚叮咚欢快地向远方流淌着。“今天晚上我们去捉泥鳅,下雨后它们一定会出来活动的。”对于老爸的提议我非常赞同。奶奶的田里还有龙虾,昨天还把田埂打穿,让秧田里的水给流走了。我和老爸一拍即合,做好准备工作后,等到夜晚降临,我们便带上工具,来到田梗上,开始摸田。

走了好大一段路,都没有发现龙虾和泥鳅的踪影,我都开始怀疑老爸了。就在这时,在一处上水处,一个忽隐忽现的影子在向上钻。“蛇!”我刚想大叫,又立刻反应过来:有可能是泥鳅。我连忙伏下身子,拿出手电筒仔细地看了起来。没错,果真是泥鳅呢。我轻轻地扯了扯老爸的衣角,“泥鳅!”并指了指上水处。泥鳅好像发现情况不妙,转身想要逃走。虽然它速度快,但老爸的反应更加敏捷,风一般地伸出了夹子,稳稳的夹住了泥鳅。被抓住的泥鳅,奋力挣扎,但也无济于事了。

接下来我又发现了一只龙虾,抬起头看到老爸在田的另一头,来不及赶过来了。不然我自己试一试吧!我小心翼翼地走下田,悄无声息的来到了龙虾的旁边,像老爸那样将手指挺直,用力朝水中一叉。谁知我动作太大了,还没反应过来,龙虾就一溜烟跑没影了。我刚打算上岸,又发现了一只又大又肥的龙虾,我就不信抓不住你。但我刚动了一下脚,那只龙虾不知怎么的就浮出了水面,一动也不动了。“想装死来骗我,没门!”我右手挡在龙虾后边,防止它逃跑,左手拎着它的胡须,提了上来。正准备放进桶里,它突然又“复活”了,跳回水中不见了。

“哎,都怪我粗心大意,让它给溜了。”我不服气地努努嘴又继续寻找其它猎物。

【篇六:捉泥鳅】

童年的回忆是最美好的。每个人的童年阴影可能都是犯了错被父母打,而我却不一样,我的童年阴影却是父亲那雷霆般响的“狮吼功”。可是,那一次我被父亲骂反而觉得开心。

那天阳光正明媚,烈日更是当头。我和村里的几个伙伴闲得没事做,躺在村口那棵岁数比我爷爷还大的黄皮树下。我灵光一闪,向小伙伴们提议:“不如我们去小溪捉泥鳅吧!”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好啊!”发条小溪是我们村和隔壁村的分界线,夹在两村中间。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哼着电视里的奥特曼主题曲一边向目的地前进。“哈哈哈!今天大干一场,泥鳅们颤抖吧!”我们得意地向着小溪呐喊。喊完后我们因为天气太热,所以直奔小溪中央,先洗个澡再去捉泥鳅。我们几个又喊又泼水,玩得甚是开心。澡洗完了,是时候大干一场了。刚开始时我们信心满满,以为很快就能捉到大量的泥鳅,可是结果相反。刚开始捉时都是分散作战,可是滑溜溜的泥鳅在水里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被我们捉到呢!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还是一无所获。

就在他们沮丧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件让他们吃惊的事。我使尽全身力气挖了一个大沙坑,再用很多水草把坑围起来,完工后我累得躺在岸边的沙子上,他们疑惑地问我为啥这样做?只对他们说:“你们去把看看就知道了。”于是小伙伴们跑到沙坑边去去看,顿时他们都懵了,很多泥鳅都在里面游来游去,却怎么都游不出我用沙子弄的“五指山”。靠着这沙子弄的围墙让泥鳅无处可逃,不到半小时我们收获满满地回家。开心不到三秒钟,我们的家长们都在村口等候多时了。除了我之外大家都吃了一顿藤条焖猪肉,我毫无疑问地被父亲使用了“狮吼功。”

因为天气太热,我们这次冒着烈日去捉了几个小时泥鳅让大人担心了。父亲骂得我泪流满面,虽然被父亲大骂一顿,可是当我回想起那天开心的捉泥鳅事件,还是非常开心。

热门推荐
1我是铅笔小刨刀
2追寻美丽的瞬间
3校园是我家
4压岁钱的故事
5小松鼠偷椰子
6未来的科技
7以回家为题的高中作文
8我的绝版老妈
9专题
10学会走下去
11绿色出行
12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13初中生军训日记
14克服困难
15腊八节
16孤独的青春路作文
17家乡四季
18经历磨难的表
19朋友作文
20红绿灯的自述
21春游
22梦里水乡
23路在脚下
24让我们用坚强普写生命的乐章——读《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25高中军训日记
26雷锋就在我身边
27小草搬家记
28忘不了那道风景
29畅游书海
30腊梅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