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琴声
琴声

【篇一:琴声】

不论在什么场合,我都喜欢过简单轻松的生活。所以我的生活并非多姿多彩,只是蒙着一层淡淡的灰色,外人看来有些单调,而我却对它还算满意。但是,不得不说,她的闯入,使我的生活不再那么轻松了。

“你知道学校的不可思议之四吗?”前座的振浩歪着脑袋,在陈述完他对学校的三点疑惑后,饶有兴致地问我。

“不感兴趣。”我用和以往一样无力的语气回答道。

他习惯性地笑了,只好自己接过话题:“昨天晚上放学时间,一位女生路过钢琴社的琴房,突然听见琴声响起,她想走进去近距离地欣赏,但推开门,扫视一圈,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人在弹钢琴。她又大着胆子往里走了几步,这时发现角落里有个头发散乱、眼睛红肿的女生正盯着她看。这位带着好奇心进去的女生原本就有点害怕,再加上那钢琴声的点缀,她大喊一声便冲出了琴房。这件事在隔壁班传得沸沸扬扬的!”

我被吓了一跳——隔壁班的那个她也知道了吧?我急忙理好书包,准备放弃放学后的自习时光而直接回家。这时,我在教室门口正好撞见了她。

“小宇,我很好奇!”她很激动。

我畏惧这声音。羽英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而我又特别不懂得拒绝别人,因此她总是要让我陪她去搞懂很多她想了解的事情,今天一定又是如此。

果然,她来找我是因为不可思议之四的事情。“我想知道真相!”

唉,谁叫我溜回家的速度不够快呢!我只能选择奉陪到底。但我得拉上前桌的振浩,毕竟这件事是他首先宣扬的结果。

我们一行三人,各自带着不同的心思,共同前往位于学校西南角的琴房。

其实传闻这种东西我最讨厌了,毕竟越不成熟的人,越喜欢故弄玄虚。难道不是吗?

正这么想着,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来到了琴房。这时,一阵钢琴声恰好响起,一看表,此时刚好五点。“和传闻中的时间一模一样呢!”他和她异口同声地说道。

我此时丝毫没有一丝勇气打开那扇门,虽然只是传闻,但自己碰上之后却越发的感到恐惧。

但事情的确也越发有意思了。

“我们还是离开吧!”我少有的当场表现出软弱。

“不行,你难道不想知道真相吗?”她正被好奇心驱使,对我不依不饶。

我心里想说,我只想过轻松的生活,我不想搞得自己紧张兮兮。

也正因为我想轻松,因此就想早点找到答案以满足她的好奇,然后万事大吉地回家。

这样一想,我就推开了门。

任何恐惧感在我看到一个现象后的瞬间立马消逝,那就是:

一个女生此时正趴在桌子上睡觉,她的头发披散下来,将她的眼睛几乎遮没了。而她的身边,放着一个小巧的正方形闹钟。

我的恐惧消失得那样快,那是因为我立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振浩和羽英似乎并没有看懂。我赶紧走过去把闹钟关上——这就是钢琴声的来源。我笑着对他俩说:“这不过是一个钢琴社社员在这琴房里睡觉而已,这琴声,只是她设置的手机闹钟的声音!不用大惊小怪啦!”

即使我的声音有点大,但却似乎并没有吵醒这位女生的美梦,她睡得那样熟。

他俩相视而笑时,我忽然感受到揭穿真相带来的满足感。

也许,我也该厌倦灰色的生活了吧,偶尔探索一下生活的真面目,才是我所需要的吧!她一个个好奇的追究,毕竟给我的灰色生活涂上了一层鲜艳的色彩,按理说,我还应该感谢她呢!

【篇二:悠悠琴声伴我成长】

我站在床前,默默地看着那把陪伴我多年的小提琴。已经五年了,虽然我快考十级了,回想起当年被妈妈像推进战场那样,拽着我长长的头发拎我进教室的情景,不由得再次深情地凝望着这把小提琴。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如今的熟练,我无限感叹。

七岁那年,妈妈不知从何处听别人说起有位教小提琴的老师十分的厉害。那时,我亲爱的妈妈正想着让我学一门乐器,正愁着不知去哪里学,听到这好消息,一大早就把正酣睡的我拽了起来。

一开始,我十分新奇,一回到家就抱着琴满屋子跑,练得非常勤快!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老师每天只让我们练弓,渐渐地,我失去了开始的新鲜感和热情度,对小提琴产生了厌倦感。

几个月后的一天,老师终于开始教我们拉曲子了,我无比兴奋,勤奋练琴。琴声也从开始的刺耳,变得悦耳,使人听人仿佛进入梦幻世界一般。

从此以后,小提琴成了我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伙伴,努力也使我变得更加优秀。

在我的学习艺术的道路上,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妈妈的陪伴,妈妈的鼓励,才有现在悠悠的琴声陪伴我成长。

【篇三:隔壁的琴声】

昨天下午和晚上,我们都能听见隔壁在弹琴。这是多么有趣!我周围又多了一个喜爱钢琴的人。

这一户是去年才搬来的,是我家的新邻居。去年新做了装修然后又等了好几个月,搬进来是不久前的事。我还没有碰到过他们。听琴声,比我弹的好多了!只是偶尔弹错几个音而已。

我可以通过琴声来知道正在弹琴的人的心情。速度快又流畅的时候,说明他(或者是她)的心情很好;如果弹得慢,说明他碰到了难弹的曲子,或者呢就是心情不是很好。还有更好玩的:如果听到乓的一声就说明他没有耐心再继续弹了。这个“乓”的一声,是10个手指都砸在琴键上的声音。有时候,我会先听到钢琴声速度变慢了,紧接着就听见“乓”的一声。不一会儿就变得安静了。我过去练琴的时候也会这个样子的,哈!

我还发现,这些音乐可以改变我的心情。轻松愉快的钢琴声让我感到快乐,有的甚至让我提起了精神。“乓”的一声传过来时,我又觉得很好笑!

隔壁的琴声真是又好玩又神奇!妈妈说这户人家是刚结婚不久的,个子高高的一家人。我很想见见这个新邻居,跟他们问个好呢。

【篇四:隔墙的琴声】

那对母女,总是与我有着一墙之隔。

墙这头是黑白键交织出的五彩世界,而那一头,则是行云流水般的空旷意境。以至于让我不禁产生幻觉,自己究竟身处在一个怎样的空间里呢。

这对母女总是每晚准时推开隔壁的木门,门被触碰,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不觉得吵,只觉得极具韵味。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抚琴声,接着就是母亲在女儿弹奏前稍作指点的细语声。听得出来,这位妈妈是和女儿一起学的,两人时不时就针对一个问题,而展开辩论,大多时候都是母亲极具耐心,而女儿则有些急躁,听起来给人以极力想维护真理的那种执拗,顿觉可爱。

然而有一次,琴出了点差错,弹奏出来的音似乎并不那么悦耳。孩子抱怨的声音随即传来,而妈妈则坚持让她继续弹奏。我想,那琴弦定是绷得紧紧的,不然怎会给人以这无尽的压迫感。不令人满意的音色,重复弹错的音符,烦躁的情绪一点一点在房间里扩散开来。突然,一声发泄似的拨弦,令整个房间一下子回归寂静。

“这琴我没法弹了,它一点都不好弹。”孩子懊恼的声音传来,似乎还有书砸落在地上的声音。

“好好想想,应该不是琴的问题,是你的问题吧。你有没有友善地对待它呢?”母亲反问。

孩子不服气,隐约地听见有跺脚的声音,沉闷的。

母亲缓缓说道:“这琴就像你昨天在超市里试穿的鞋,鞋不合脚,难道是鞋的错吗?就没有一点你自己的责任吗?或许是你的脚太大了呢?”

接连而来的三个反问,似乎令孩子陷入了沉思。墙的这头,我也因此而思索,重复着那位母亲所说的话。手轻抚上墙,喃喃自语。

母亲又发话了:“孩子,一切都得你主动去适应它,而不是等它来适应你。明白么?”

我在这头,仿佛也能透过这循循善诱的话语,感受到那位母亲柔和的目光,那定是一双无比清澈明亮的眼睛,是能够指引着你走向正确之路的殷切眼神。我没想到,这小小的琴声,竟为我带来了如此多的美好想象。

不一会儿,琴声不适应地再次响起,一遍遍,居然像台阶似的,一步一步地向上延伸,宛若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想要勇攀高峰。我竟觉得它仿佛要越过墙来,直往我这冲了。

这力量让我想起从前,常常听人说起,在分岔路口,左转右转各是什么。那么在我看来,在这两扇门前,左转真情,右转梦想。而梦想注定要与真情相融合,因而在这里才会谱写出如此动人的生活乐章。

【篇五:琴声动我心】

落日余晕,从天边的西山上投来一阵红彤彤的光亮,从红到橙,又从橙到蓝,这灿烂的颜色洒在田间的小道上,是那么地迷人,那么令人向往……

我漫步在小道上,忽而听见一声古筝声,那清脆的响声,如同选自天堂的小溪,“叮咚……叮咚……”是那么的沁人心田,再加上那落日的余晖的映衬,是如此的般配。

我静心来听,这古筝声仿佛让我穿越回了古代,现在在我眼前,犹如是一片人海,在人海包围的中心,只见一座舞台亭亭玉立,上方坐着一位身材优雅的十六七岁的女孩,从她指间里流出来的,是失散千年的优美的古筝声。

听着这声音,我的身体不经的顺着小路,向那传来古筝声的方向寻去。

伴随着优美的声音,我以来到小路的尽头,放眼看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在一堆草丛间,有一座不太起眼的老房子,古筝声是从那里流出来的!

我慢步走去,只见那房子微微向东边斜,就算是微风把它吹一下也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响声。

正当我想要静下心来听这古韵琴声时,乐声戛然而止。这时从房间里传来一声七八岁小女孩天真的说话声:“爷爷爷爷,我今天做的曲子好听吗?”小女孩的声音刚落,一声苍老的声音便又响起:“好听啊,小丫,今天有进步!”

我听了有些好奇,在堆满灰尘的玻璃窗上张望。

让我吓一跳的事发生了,那……那个小孩子竟然是瞎子,我的心里不免对他们起了一丝同情……

正当我转向往回走的那一秒间,古筝声又再一次响起,那美妙的声音,又再一次让我流下了眼泪。当我擦掉眼泪,脚步变得更为坚定了!

夕阳投下最后一缕红霞,整个蓝天大地进入了睡觉动力,伴随着那美妙的乐声,我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很有力量!

热门推荐
1与君书
2暑期作文
3感恩作文
4西红柿的自述
5妈妈的微笑
6生命的意义
7看那场雨
8幸福的
9战胜胆怯
10牵动心灵的声音
11可爱的小表弟
12调皮着长大
13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14照片里的故事
15活动倒计时
16我的爸爸
17现在的生活
18我不放弃
19我们更需要他们
20背书
21我从爸爸那学到了乐于助人
22偶尔停一下真好
23个子矮的烦恼
24春天的礼物
25家庭的支柱
26
27灭鼠记
28成功源自自信
29那个雨天,那些快乐
30秋天的田野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