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用好生活中的碎片】
开学前一天,爸爸跟我说,以后上学放学路上有半个小时,这些时间是被白白浪费掉的,让我以后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听听英语。可我觉得不解,路上看看风景、和爸爸聊聊天,不是很轻松写意吗,没有白白浪费啊,可爸爸坚持让我试试,好吧,那就试试吧。
第二天早上,我带着一点不情愿,带上耳机上学去了。上了几天课以后,我才发现英语老师要求我们的背诵很多,刚开始的几天我完全不能适应,上到英语课总是忐忑不安,直到最近开始渐渐的不感觉吃力了。上学放学每天半小时的英语听力,好像是竹篮打水——-却不是一场空,虽然表面看没有效果,可是总会有水滴留在竹篮上,就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每天的这30分钟使我的背诵容易多了。原来爸爸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啊!我恍然大悟。这就是每天上学放学的30分钟——碎片时间的利用。
还有,我很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直以来都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外出吃饭等餐时间、作业之间的短暂休息,我都会拿来看书。我家里的《朝花夕拾》、《瓦尔登湖》、《追风筝的人》,还有《传家》,看吧,就这样,我也读了很多很多的书。记得看过一则故事,作者看到一面造型独特的墙,以为设计者花了很多心思构思建造,哪知见了设计者才知道,这墙只是用锻铁留下的碎块边角料焊接在一起的,就是希望人们明白,碎片焊在一起,也能成为壮观的墙。生活中的碎片时间、碎片阅读也是这样的啊。
记得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了这样一件事:为什么看起来慢条斯理的德国人,相比总是忙忙碌碌的中国人效率反而更高呢?文章说因为德国人虽然做事不紧不慢,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花整块的时间去完成,而不会被一些琐事打断;中国人虽然马不停蹄,可是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愣是把时间揉碎了,所以可能一天做了很多事,却没有完成一件。想想自己小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做作业的时候一会跟家人聊聊天,一会看看电视里在放些什么,一会做这一会做那,作业时间总是拖得很长。现在我懂了这种人为的把时间碎片化,是很恶劣的,有如一点点捏碎自己的生命。
我们要用好生活中的碎片,切不可把生活人为碎片化。生活中哪能没有这些小碎片,它既然不是人为的,就可以,也必要加以利用,一点点微不足道,可是十个、二十个、一百个,一点点加一点点,累积起来就可以实现我们的一个个梦想。这些碎片就像是一片片拼图,散落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如果我们能细心寻找发现它们、利用它们,它们终会拼成一副给你惊喜的图画。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事,会因为其他事而变得碎片化。
开开心心一个暑假,我已经打算好怎么疯玩了。
一大早妈妈把我叫醒,我想不是放假了吗,为什么还要我那么早起来?我带着不解刷牙洗脸。原本以为吃完早饭我就可以玩游戏了,但妈妈对我说,暑假作业和我布置的作业很多,你快点做。满怀期待的我苦笑地答应妈妈,失落地走进房间写作业。没能玩游戏,心里一直很痒痒,不知不觉进入了游戏幻想的世界,那些本来只要2小时做完的作业花了一上午,我兴奋的写完最后一个字,站起身准备去拿手机,结果妈妈叫我来吃饭,我心灰意冷,只能安慰自己,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我总可以玩到的。
万万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妈妈居然瞒着我报了三个补习班,我当时的内心是崩溃的,这下子下午就没有时间玩游戏咯。
下午1:00就要出发,现在才12:50,我还有十分钟时间玩游戏,我刚打开手机,妈妈叫我整理一下书包,我心中有些不满,你是瞒着我报的,我怎么知道带什么呀!就这样,10分钟就被整理书包用掉了。
第一个补习班就在门口,不情愿的我根本没听老师上课的内容,除了知道是数学课没别的了,好在没有作业。结束了第一个补习班,我们连歇的时间都没有,就要往另一个补习的地方赶过去,那个地方离这个补习班10公里远,要换两部车才能到。我以为有时间拿出手机了,结果连老天也不帮我,当我们刚走到车站想坐下来歇会儿时,车就来了,我失望地看到人挤人的车,因为这样连伸进口袋的空间都没有。补习结束,还是我的“好运气”把公交车叫来了,依旧是人挤人,依旧是没空间。我就这样到了家,只好再找时机玩手机。
晚上吃完晚饭,妈妈把手机给我,我以为妈妈大发慈悲让我玩手机了,刚打开却发现除了学习的一个游戏软件也没有,问了才知道她想让我在网上上课,我想下载,但密码又不知道,只好接受现实,乖乖在网上上课了。我全程趴着,老师问的问题我都是蒙的。我觉得睡觉之前可以玩,但我感到全身酸痛,没力气玩游戏了。
就这样我原本计划的生活变成了碎片化的生活,我想要是有1分钟时间让我玩游戏也好啊!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电子产品和科技化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碎片化”。所谓“碎片化”原来意思是指将完整的东西分割成许多零碎的小件。现如今,碎片化娱乐,碎片化购物,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时间无所不在。碎片化时间就是在几件事情中存在的零碎时间做不了正事,而可以被利用来做其他小事的时间。
有时碎片化时间令人困扰,比如大人们工作时,被电话或者来访者打断,从而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应付。有时碎片化时间却是可以提高效率,比如上厕所时听听音乐,乘车时背背单词,休息时候浏览购物网站等。
有一次周末,快要考试了,学校里作业特别多,我还要去上补习课,在与作业奋力地斗争了一个上午后,还有三个作业没完成,吃完午饭就要乘车赶去上课,我顺手将没有做完的作业也放进了书包,就去乘车了。坐在公交车上时,我突然想到自己带了要默写的两首古诗,我便将书从书包里抽出,在拥挤的车厢里背了起来,一路上我全神贯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概就是这样吧,很快我就背出来了,而车也快到站了。在补习班的休息时间,我灵机一动,将在车里背的古诗默了出来,这样一个作业被我拆成了两个碎片,又在碎片的时间里完成了。
下午回家时,车上人不多,我又将古诗巩固了一遍,然后又在车上做好了英语阅读作业,回到家发现自己已经完成了两个作业,心里十分高兴。在预计的时间前完成了学校最后一个作业和补习班作业后,有点无所事事了,妈妈告诉我还有20分钟才能吃晚饭,我突然想起黑管老师说的话“我知道你现在很忙,我也不要你太有压力,希望你一星期吹3到4次,每次花15分钟的碎片时间,练习一下可好?”,于是,在妈妈没有催促前,我又练习了黑管。晚上,妈妈夸我今天的效率特别高,所有的任务都完成了,我终于有时间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三国演义》了。
后来,我就一直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我忙碌并享受着这样的碎片化生活,我认为科学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篇四: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坐在沙发上,爸爸把眼镜推到了头顶,两眼靠着手机,正吃力地读着手机上的文章。妈妈来到客厅,看着爸爸的表情,笑着说道:“怎么,又掉到个坑里啦。”爸爸听了,无奈的点了点头。那句不起眼的玩笑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依赖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生活,例如:需要购物时,不需要亲自跑到商场进行购买,只需在网上下单,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要吃饭时,只要在网上叫一份外卖,别人就会把饭菜送到你家里。就连阅读都变得十分便捷。
以前我们要看一本新书,需要到书店去买已经完结的作品,而且作者也需要将作品打印出许多份,既使等待时间变长,成本也高。但现在,许多作者会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他不用将故事全部写完再发布,每写完一章就可以发布在网上,不用等待很长时间。也不用专门去复印作品,降低了写作成本。作者还可以在网上和读者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编,使故事的情节变得越来越有趣了。而在出门想要读书时,不用带一本书出门,只要有网络,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小说爸爸曾经跟我说过:他看了一部很精彩的小说,那部小说已经连载了三年,现在还在连载中,有一个网友便在网上风趣地说:“我今年二十五岁,不知道在六十岁的时候能不能看到故事的结尾呢?”爸爸也很喜欢这部小说,可是看到后面的剧情时,一开始发生的事已经差不多都忘了,所以他便会从头开始看起,到今天为止,他已经看这部小说看了五、六遍了。
然而,网络阅读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比如:当你外出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信号太差,手机没电等状况,导致看不了小说;而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只顾着看手机常常忽略了周边情况,尤其在过马路的时候,由此引发的事故都是血的教训啊。
现在,有很多宅男宅女,他们整天宅在家里,生活方面都靠网络来解决,这些人因为过度依赖网络,过度沉浸在网络的世界中,已经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正常的交往了,带着假面具活在网络世界里呼风唤雨的,一回归现实生活就各种不习惯,没有了自我。所以,我们要引用网络科技的优点,却不能依赖网络。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好。
【篇五:我的碎片式生活】
“滴滴滴”早上六点,我按下手机闹钟,习惯性地赖在床上看了一下微信,看看前一天有谁更新了朋友圈,如果有感兴趣的,还不忘点个赞,评论一下。
就要六点一刻了,我这才连滚带爬地起床,胡乱地刷了一通牙,清水冲了一下脸,在妈妈的催促下,换上校服,拿上早饭,匆匆地出了门。我大约要坐20分钟的车到学校,20分钟除了吃早饭,就是把前一天的英语语文背一下。翻翻书包,这才想起周末补课的试卷还没完成。我心想:诶呦!怎么办呀,算了,到教室再写吧…望向车窗外,开车的不忘打开收音机,听听交通台实时路况,坐公交车的,个个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
到了上课时间,老师正在讲解一道数学题,而我却因为想赶快补完那张试卷,没在听课。我心想:还有几题就写完了,写完我。就能好好听课了。我抱有侥幸心理,偷偷地写着。谁知,老师竟叫我回答问题,因为刚刚没听老师的话,现在回答不出来了。我觉得很没面子,赶紧叫同桌提醒我,才打破了这个僵局。
吃饭的时候,我一边扒拉菜,一边写写写,终于把试卷写完了,心里舒了口气。一日课程满满的,有些同学怕作业又来不及做,就偷偷在心理课上写了数学题。老师一定是发现了,否则她也不会停下来,批评了我们一通后还罚我们做了扫除。
累了一天,在回家的车上我带上耳机,听听我最爱的偶像的歌,偶尔还打个瞌睡。回到家,写完了作业,又想起古筝老师交给我的作业,我只能无奈地把它做完。临睡前,依旧是刷个朋友圈。我的爸妈亦是如此,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活动,就继续在家上网淘宝,手机阅读或者一边把电视打开一边玩着联网的手机游戏…最后困到不行,洗洗睡觉。
这就是我们的每一天,一地鸡毛。有人说:“碎片化不好,什么事都弄个鸡零狗碎、囫囵吞枣,结果一定是一事无成。”虽然我们的人际交往被通讯工具碎片化,家人和朋友都很忙碌,平时见面交流的机会很少,更多的是在微信群里冒个泡打个招呼,或者逢年过节发个短信表示问候和惦念。但是只要随时上网,就能看到家人们的近况,随手发条微博,就能让世界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我觉得碎片化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最重要的还是专注,将某件事情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能不浪费了美好时光。就我而言,零敲碎打的时间都用在画画上,乐此不疲。灵感随时会来却又转瞬而逝,画画技巧也要勤学勤练,尽管我画得还不是很好,但是有一分钟投入,就有一分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