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成熟与个性
成熟与个性

【篇一:成熟与个性】

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后,你似乎开始懂事,似乎听得明白一些道理了,于是周围人便会慢慢要求你变得成熟知性。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长辈……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说:“该长大了!”

但何谓长大呢?如果只是指明事理、辨是非,那很好,我觉得我们已经长大了。但家长们往往不那么想,他们心里有一套自己的准则:好好读书、品学兼优、做“别人家的孩子”。只有合乎这些标准,我们才算长大。不期然,我们按照家长们的设想在“成长”的道路上行走着,肩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他们心中“成熟”的人。但慢慢地,我们也在这过程中,丢失一些我们自己的东西——比如说,个性。

每当在父母高谈阔论“别人家的孩子”时,我只觉得枯燥、无味。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有着相同的经历、相同的特征、甚至于相同的性格。仿佛是由机器批量生产的一般,一批又一批,毫无个人特点。尽管如此,父母仍旧要求我们成熟到这般地步,这就是我们在“成熟”中“低垂着头”的缘故。

成熟,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丢失个性,丧失自己身上的某种闪光点或特性吗?我觉得不。

成长的最好方式,我觉得应该是让我们自己去选择。即便会因此多走弯路,即便会因此摔倒,即便会因此而感到迷茫,这都没关系,只要我们保持自己最初的模样走到最后就好。成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丢失个性。当然,这种个性要无伤大雅。只有这样,我们在将来才能成为真正被他人所需要的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去找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吧,发现自己的个性,说不定,你能从中挖掘出自己的才能,进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保持自己的个性,在成熟的道路上走下去吧。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在将来不久的秋天里,结出形态各异的果实。并在我们真正成熟的那一天,依然高昂着我们的头。

【篇二:阅读,让我更成熟】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不知怎的,看到书上密密麻麻的字,我就头昏眼花,一点也看不进去。所以,我对社会的了解,仅仅来自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经验。可是,我接触到的世界毕竟很小,以致于到了小学,我还天真地以为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

是阅读,改变了我的想法。初一放暑假的时候,老师布置我们回去看名著,这就像是一块石头压在我的头顶上:天啊!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啊!于是,我怀着不会被老师提问到的侥幸心理,打着如意算盘——逃避。

这时候,姐姐站出来说:“你不试一下,又怎么知道读书的益处与乐趣呢?”在姐姐的鼓励甚至有点“逼迫”下,我很不情愿地拿起了一本书,就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因为在当时那堆名著中,这本书是最薄的,所以我率先选择了它。

老舍的文字不深奥,简明易懂,勾起了我的兴趣,我花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好好欣赏它,仔细琢磨它。我也仿佛亲眼看见老舍笔下那个原本老实淳朴、踏实能干的祥子,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颓废,最终被社会的洪流所埋没。看完之后,我深叹了一口气,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我该说些什么呢?祥子是个好人?没错,他刚开始是个好人,他的善良淳朴是现在的人都少有的,可是后来吃喝嫖赌那样不做?那么,他是个坏人?他后来的确堕落了,各种恶习无一不缺,但他的本性并不坏,是社会的种种使他变成这个样子的,谁又能阻止?

一连几天,我都陷入深深的思索,最后,我艰难地得出:没有谁是一定的好人,也没有谁是一定的坏人;做一辈子的好人很难,做一辈子的坏人也很难;而驱使这一切的,是现实的社会,残酷的社会。

从此,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阅读一些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章。几乎每次,我都能从中读懂些什么,领悟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道理;虽然这些道理有时候可能不全对,但最起码,我可以一一去验证,去判断,这样人生才能更有意义,我才能更成熟,不是吗?

每个人都有变得成熟的一天,而阅读,让我变得更成熟了。

【篇三:成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却不似燕过复返,花谢复开。青涩稚嫩的时代从指间轻悄悄地溜走,我们如青葱的麦秆,终会变为金黄沉甸的谷穗。

成熟是随风入夜的细雨,润物无声。匆匆的日子走过,回首凝眸,我们已然不再是那个张扬浮躁的少年。

成熟是虚怀若谷的态度。一个成熟有智慧的人懂得听取他人的批评。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有一次演出京剧《杀惜》时,场内喝彩叫好声不绝于耳,从角落里却传来一位老者“不好!不好!”的声音。梅兰芳下场后来不及卸妆就把老人接回家中待为上宾,请老人指正。此后每每在此演出必定请老人观看。正是梅兰芳的谦虚,使自己的艺术造诣更进一步,也使德行操守胜人一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广招门生奖掖后进,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他学识渊博时,他却总是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处在别人的赞扬声中懂得谦逊不轻狂,将生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是一种成熟。正如成熟的谷穗低着头,谦虚使我们的生命绽放出瑰丽芳华。

成熟是处变不惊的从容。巴尔扎克曾有言:“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一个成熟的人,必定有一颗坚定从容的心。德国数学家埃米•诺特被爱因斯坦称赞是“妇女接受高等教育以来最杰出的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天才”,她上大学时虽成绩优异却只因是女儿身,拿不到毕业文凭。她在事业刚起步时遭遇家庭不幸,社会歧视。通过不懈的奋斗,她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却因犹太人的身份被德国法西斯驱逐迫害。但她从未怨天尤人,坚定从容地经历命运所给予的苦难,成为“抽象代数之母”。苦难的光照在理想的道路上,笃定的信念催人毫不犹豫地向前走。

成熟是知足常乐的豁达。作家史铁生写到:“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懂得不发烧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知道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详。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成熟的人,在走过岁月的风雨洗礼后,懂得从最平淡朴素的日子,最细微琐碎的事情中品尝幸福的滋味。

正如余秋雨所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成熟是一种心境,能让我们在走过岁月匆匆,蓦然回首,惟见风景独好。

热门推荐
1以根为话题的作文
2关于手机的作文
3热爱阅读的妈妈
4可爱的小仓鼠
5介绍一件物品
6从此我不在迷茫
7养蚕的过程
8坚守作文
9我的一天
10英语节
11快乐的体育课
12带路
13故乡的小河
14数典不忘祖——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15校园的春天
16我想当一回纳米医生
17校园的一年四季
18永远不变的情思
19有你真的很幸福
20我最欣赏的环卫工人
21那一刻的清凉
22游白石山
23换巾仪式感受
24小白
25久伴
26从环保想到的……
27享受共享时代
28长发飘飘
29回忆我的小学生活
30她始终带着微笑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