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尊老敬老】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因为尊老而出名的人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在古代的清朝,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住着吴氏四兄弟,他们小时候因家中穷困,父母不得不将他们卖给富人。然而他们长大后不但不怀恨父母,反而还赎出卖身契回家养父母,还要争着养父母。他们为了养父母,从每人轮流养三个月到每人轮流养一天。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很尊老、敬老。
尊老之人还有很多,比如:宋朝的朱寿昌,他七岁时,生母刘氏被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最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有一个人,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姓名,但他的事情我无法忘记,他的家中穷,但父母却从未饿着,因为他爱父母,有什么就先想父母,曾上过街为父母乞讨粮食。有人问过他为什么不去给人作工,他便解释道:如果自己给别人打工,虽得到点小钱,但却照顾不了父母。
如果再更远的话,就是远古五帝之一的舜,相传他的父亲继母及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还好舜听了妻子的话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当时的皇帝尧,他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
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
【篇二:我家“尊老不爱幼”】
最近总是可以听到一个词——家风家训。
这不,老师也来问:“孩子们,你们家的家风家训是什么啊?”
“节约!”
“勤俭!”
……
同学们说得很热闹,我却不想参与。为啥呢,因为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很奇葩——尊老不爱幼,说出来肯定被大家笑话。作为最希望享受“爱幼”福利的我来说,实在是很糟心哪!
我很天真,觉得努力读书就能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读得很卖力,回到家往往饥肠辘辘。一踏进家门,闻着那饭菜香,口水那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就等老妈说开饭。做作业的时候都是竖着耳朵的,一听厨房传来“可以吃饭了”,立马飞奔至餐桌。基于在家不受宠,放凳子,放筷子,盛饭这样的活都是我的,做完我就一屁股坐下来:“哎呀!我的大鸡腿!”
“放下!太奶奶还没来吃呢!”老妈一声晴天轰雷。我乖乖放下,我们家规矩,得让太奶奶坐朝南上座,得等太奶奶先动筷子!
太奶奶乐呵呵地坐下,说:“吃饭吧!”
“哎呀!我的大鸡腿!”我早就咽了一肚子口水了。
“今天买了半只鸡,这个鸡腿给你太奶奶吃!”妈妈给我夹了一块鸡翅,“小娃娃吃鸡翅,展翅高飞!”
我一定是我妈充话费送的!
其实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是我妈充话费送的!
还没上幼儿园,老妈就不给我起床穿衣服,叫我自己起床,一开始我当然不会穿啊,常常穿反了鞋子,穿错了衣服出去玩儿。老妈给太奶奶起床!太奶奶左半边的手脚不怎么能动,要别人帮忙才能穿衣服,老妈每天给太奶奶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幼儿园开始我就自己洗澡,自己洗衣服,不管洗得干净不干净,老妈都说我洗得干净。太奶奶的衣服都是老妈洗的,我们的衣服晾在一起,一件皱巴巴脏兮兮,一件挺括括香喷喷。
哎,不仅老妈这样,老爸也是这样!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怎么到了我家就尊老不爱幼了呢!
直到那一次,我参加了为期5天的夏令营。在夏令营里,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很多伙伴都哭着给妈妈打电话,想回家,因为他们不会自己洗澡,不会洗衣服,不会这不会那,而我,如鱼得水,啥啥都会!我突然间有点明白过来了,老妈不是不爱幼,恰恰是爱幼,只是不溺爱罢了!是啊,太奶奶年岁已大,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而我在茁壮成长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历练,我才能长成一棵能经历风雨的大树!
哈哈,这下我笃定,我一定是我妈亲生的!
想到这,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要大声地告诉大家:“我家的家风家训是尊老爱幼,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