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三作文>一路失去一路寻找
一路失去一路寻找

【篇一:一路失去一路寻找】

我是个特别喜欢怀旧的人!

搬家了,我的许多旧东西,搁在了阁楼里,忘了是在哪一个清晨,我想去看看。推进阁楼的门,一股霉湿味,便幽幽地袭来。东西随意地放置着,但却显得错落有致。

随意地翻开一本书,书中夹着各色叶子,打开一个盒子,里面静躺着同学送的小卡片,在薄薄的书签上,抄着我喜欢的诗词,随着一件一件旧物的出现,那些过往的经历,便一股脑儿地涌了出来,散落在心底,开出了密密麻麻的花。

我把过往都藏在了旧物当中,为的是看见时,可以想起。

有人说过,友情,也有七年之痒,人每隔七年,身旁就会出现一批新朋友,踏入一个新圈子,而从前的朋友,便遗忘在过去的风中。

七年之痒,我没逃脱这个怪圈。

当初说好一起的朋友,如今,散落在天涯。联系少了,相见,更是不容易。有了新的朋友,新的生活、新的圈子。但我却想逃避。我躲在被子里哭泣,疯狂地寻找着以前的东西,想用那残缺的记忆,填补内心的空虚。我躲在一个梦里,一个用许多旧物编织的梦里。

但是,那些我想忘的不想忘的,在时间的冲刷下,都渐渐淡去,我清楚地知道,我失去了他们,永远都不能回到过去。在时间面前,我无能为力。

我开始改变,开始适应新的生活。但我依然无法忘怀。我依然不断地翻看旧物,有的旧物下,隐藏着悲伤,看着它,不觉已泪光点点,有的,容纳喜悦,看着它,竟会开怀大笑;有的,藏着思念,看着,只觉内心温暖如春。

在成长,也在失去。失去稚嫩,寻找成熟,失去泪水,寻找坚强,失去故人,寻找新友,就这样,我们长大了,就这样,度过了青春。

依然,我喜欢怀旧,怀念旧时的温暖,感受那残留的温存。但是,我学会了坚强去面对现实,坚强地面对,我在时光长河中,随水逝去的岁月。

在某个清晨,某个地点,某个瞬间,总有一些画面,恍若从前。它们,藏在心底最隐秘的地方,等待一个时机,告诉你,曾来过。

【篇二:寻找春天】

赤着双脚,走在酥软的草地上,一丝酸软的感觉散发全身,多么舒坦,多么惬意,我知道:春天的翅膀已略过了田野。

小草渐渐探出了的脑袋,嫩嫩的、纤纤的,像碧玉?不,太俗气;像翡翠?不,太老成。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绿意,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感受。一阵微风拂过,她享受到母亲甜蜜的亲吻,我想,莫非“春”就在这柔嫩的绿意中,要不,风为什么这般温柔,这般亲切?

我来到一望无垠的麦田旁,凝望着碧绿的麦苗。微风拂过,麦田里荡起了一层层,绿色的波浪,沙沙的响着,好像在对我说:“春姑娘已经来过了这里了,她留给了我们她留给我们幸福、稚嫩的绿色。”

我来到头顶银冠的梨树旁,那里辛勤的蜜蜂正在采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温暖的风儿吹来,洁白的花瓣像雪花一般,纷纷飘落下来,它们好像在对我说:“春姑娘已经来过这里了,她留给了我们纯洁、淡雅的白色。”

我来到擦胭脂的桃树旁,树上有的绽开粉红色的笑脸,吐着醉人的芳香;有的羞羞答答,含苞欲放,偶尔一见小鸟蹬开树枝,飞向蓝天,那花儿便颤动起来,好像在对我说:“春姑娘已经来过这里了,她留给了我热情、欢腾的红色。”

不一会,春雨来了,小草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叶子更绿了,小草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就把草坪铺满了,绿色中还有星星点点的黄花,多么美的绿毯呀!好像在对我说:“春姑娘已经来过这里了,是她给大地留下了生机和希望。”

我来到小河旁,小河里的雪融化了,河水清澈见底,欢快的向前奔流。岸边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展开迎春的笑脸,争芳斗艳,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我拾起一块小石子,向河里打了一个水漂,河面上顿时泛起了彩色的涟漪。这时,一群鸭子跳进河里,嘎嘎的叫着,它们欢快的嬉戏,追逐,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呀。

我抬起头,凝视着天空中那自由飞翔着的春天的宠儿——燕子,心中豁然一亮:

哦,春姑娘已经驾着春风,走遍了祖国的角角落落。

春天多美啊!春天是大地焕然一新,春天带给我们欢乐的希望催我们奋发向上,我愿做一棵小草,一朵小花,把祖国的春天装扮得更美。

【篇三:寻找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随着恰如其分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浸满了欢声笑语;而如今,我似乎感觉到年味儿淡了,不同于小时候那般满怀欢乐了。我想要找到记忆里的年味。

小时候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童年时过年的年味就是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一年到头来各种大鱼大肉摆满了饭桌。而我最为怀念的便是腊月二十八清晨的那一碗腊八粥,奶奶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开始忙活,取出昨夜已经浸泡好的小米、赤豆、红枣和栗子,跟杏仁、花生一同放入锅中,用汤匙来回上下翻动着这一粒粒颗颗分明光泽的谷物,加入没过滴的清水,再改上锅盖,等到香味飘出来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我拿出一个小汤勺,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腊八粥,赤豆和红枣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全身上下都暖洋洋的。相处腊八粥的由来也有一个小故事。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吃腊八粥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怪不得每次吃腊八粥的时候,便开始全身发热呢。

转眼就到了除夕夜里,窗外已经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我赶紧丢下了碗筷,兴致勃勃地冲出家门奔向烂漫的红色天地。各式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缤纷夺目,一束束礼炮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花儿,幽暗的夜空顿时变得色彩斑斓,那礼花在空中盘旋呼啸了几周便愈来愈暗消失殆尽了。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整个子里灯火通明,照亮了院子里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我们每一张的笑脸。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接着新的一年。这噼里啪啦热闹的声音,给新年添上了一抹浓浓的年味儿。

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窗外天地,也在餐桌上家人深切的关怀。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年味其实无处不在。

【篇四:寻找秋天】

在我印象里秋天的风是凉飕飕的,秋天的雨是冷冰冰的,秋天的样子是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有金色、红色、紫色……然而,我窗外的秋天并不是这样的,到处都是绿绿的。我想,可能是秋姑娘来晚了或是迷路了。

我好奇地问:“爸爸,我们这里没有秋天吗?怎么和我课本里读到的不一样呢?”爸爸笑着说:“走,我带你去寻找秋天。”我们骑上了小摩托,走过田间弯弯曲曲的小路,我看见了碧绿碧绿的白茶树,爸爸告诉我说:“这就是白茶树秋天的样子。”穿过茫茫的竹海,我听见了“唰唰”的声音,我看见了竹叶洋洋洒洒飘落的身影,爸爸告诉我说:“这就是秋姑娘在竹林里开演唱会的现场。”跳进长长的小溪我看见了清澈的溪水,听见了“叮叮咚咚”的交响乐曲,我的脚丫子感受到了刺骨的冰凉。爸爸告诉我说:“秋天是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

哈哈,我终于找到秋天了,原来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了,她没有迷路。

【篇五:寻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我哼着歌儿去寻找春的足迹。

春天在学校的草坪里。瞧!那原来枯黄的草地上长出了细小的苗儿,先是淡黄色,渐渐变成了嫩绿,我赞佩小草那坚强不息的精神,现在还是初春,春寒犹盛,但小草却早早地钻出土地,绿得坚强。

春天在大街两边高大的樟树上,看那长出来的新枝绿叶,无不给春天增加更多的情趣,那新冒出来的叶子软软的,绿绿的,嫩嫩的,摸起来润润的很舒服。

春天在那婀娜多姿的柳梢上,光秃秃的枝条上渐渐有了小小的嫩苞,后来长出了小小的叶子。那纤细的枝条垂在化冻的湖面上,拍打出一个个圆圈,美极了!

春天在每一朵黄色的迎春花上。它们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它们如同珍珠点缀在绿色的“暴布”上,更加艳丽,耀眼,开始只有几朵,后来变成一簇簇的像花环一样,真可爱……

春天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在心中埋下一颗春天的种子,播种坚强、播种活力与希望吧!

【篇六:寻找春天】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为了寻找春天,领略春姑娘的风采,我独自一人悠闲地信步来到北运河。抚摸着桥上的栏杆,放眼向河面望去,惊奇的发现,厚厚的冰面早已不见,河水在一缕缕阳光的照射下,闪着五颜六色的光斑,泛着细小的波纹,形成一圈圈涟漪,迎头向阳光跑去。看到此情此景,我在心里反问自己,它在迎接阳光的温柔,还是和我一样在寻找春天?

宋朝诗人苏轼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的,最早感知春天气息的应该是喜欢在河里嬉戏的暖鸭,可是没有暖鸭的北运河,我想消失的冰面就是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放眼望向四周,景观树挺拔着伟岸的身躯,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像也在寻找着春天。一片片的月季花、迎春花……噢!她们都已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嫩嫩的芽孢,走到跟前,看着娇嫩欲滴的芽孢我想:这是不是也代表着春天来了?

我没有停下寻找春天,继续发现着。因为是初春,看不到漫山遍野的绿,看到的是枯黄的小草,低头懒散的垂柳在随风摇曳。我不甘心的寻找。终于我发现在最向阳的一片草坪上,一株株绿芽在伸展腰姿,探头探脑显得还有点害羞的意思,那么娇小,那么细弱,不畏寒末初春的冷风迎着风儿翩翩起舞,此时此刻我似乎听到小草在我的心灵深处细语,坚持就是希望,去——徜徉在春天的原野里,寻找春天吧。

是啊,春天是那么美好又是那么清新。更是万物萌生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尽享这春天的美妙。

热门推荐
1真了不起
2生命之诗
3我的暑假生活
4走过从前
5过新年
6运动会
7情暖人心
8我在雨夜里寻找阳光
9走进智能手机新时代
10放风筝
11江南春改写
12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13快乐过中秋
14我和书的故事
15勇敢
16我的毛绒玩具
17和睦的一家
18植树节
19爱的港湾
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1爱心传递
22动物的自由
23最美心头一亮时
24写人的作文
25观察日记三则
26有你同行,真好!
27我长大了
28我喜欢
29《读路旁的橡胶树》读后感
30畅想豹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