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让墨香留在纸间
让墨香留在纸间

【篇一:让墨香留在纸间】

有人说,《新华字典》里凝结着一种文化情结,我还是愿意享受摩挲字典的“沙沙”声;有人说,我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费劲地翻查字典了,电子工具书更方便快捷。而我说:“纵使电子工具书千千万,取一本《新华字典》放心上,足矣。”

一张纸,承载了一代人对一代人的殷切鼓励;几滴墨,渲染出一行人对一行人的自豪恣意。《信中国》的播出,让我们结识了一位位平凡中蕴含着不平凡的人,诵读着一段段极简的文字中流露出中深深情意。奋战在一线的民警张留;八一飞行表演大队中队长余旭;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朱军……在纸面上我们感受的写作者本身的喜怒哀乐,分享着它的成功与失败;但透过纸背,我们看到的是他写下这封信的决心和勇气,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挑战。这是纸墨留给我们的,电子书所不能带来的,形神合一的情感表现。

翻阅几本古诗词,那历经沧桑而不老的苏轼向我们走来。印入眼帘的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深意重;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身”的豪放气迈;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身月白。”的惊讶与赞叹。从这些充满书墨香气的字中,我们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苏轼。看到了他被贬惠州却依旧“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乐天派本性。通过书墨我们随着他由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感受着他的大智慧。合上书,他的身影依然在脑海中盘旋。

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由此观之,书之重如泰山。巴金视书如命。新中国成立之初,巴金家钱不多了,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一天,他带两个孩子去书店,妻子说:“家里快没钱了。”不知家庭情况的巴金说:“钱不就是来买书的吗?”说完,带着两个孩子欢欢喜喜地去了书店。在他看来,书是精神食粮,是比物质更为珍贵的东西。

墨香在纸间流淌,沉积于心田,承继五千年文明,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二:四季墨香】

无论何时,我总喜欢于窗边,于桌前,做着一件惬意的美好小事。

我的记忆中,春暖花开,在小区的长椅上读书是件很舒服的事,倚在妈妈的怀里,躺在长椅上,听她给我读书,我在妈妈温柔而甜美的声音中,看小红帽与大灰狼交锋,听阿里巴巴的妙语连珠,为街头卖火柴的小女孩而悲哀。一阵微风拂过,妈妈的头发掠过我的脸颊,衣襟也轻轻飘动,好像是书中的“蜜儿”,沁入我的心脾。

从此以后,我喜欢和妈妈一起,在暖暖的阳光中,在朗朗的月光下,在微风的吹拂后,在书桌旁,在纱窗前,手捧书一卷,细细地品,默默地读,静静地尝那书中的千姿百态。春日暖,心与蜜同甜。

夏日,燥热凌人,无心读书,便想起长辈们总爱唠叨几句古代的怪老头们说的话,例如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却认为这样的读书,丧失了阅读的本质,许有利益,许有作秀,更甚者哗众取宠。我看看手中的书,望望窗外车水马龙,叹了口气。这样的心痛,还有几人愿体会呢?

灯火长明夜仍未央,书香如酒醉于心上,夏虽燥,墨香却留心。

秋天到了,秋日天高路远,神清气爽,褪去了酷热和躁动,倒越来越痴迷于书。沉浸书中,只觉得日子一天天都是静美的,只觉得读书时,世间万物都消了踪影,尘世间仿佛只剩下了我和书,在静静地对话。秋不悲,只留些寂静。

冬夜,静雪相伴,一书在手,纸页沙沙,书香缕缕,兴起而读,兴末而止。饮一杯清茶,仍然神思飞扬。读书于我而言已不仅是开阔视野,增长才识,而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最好的放松。冬不寒,心底纯且静。

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在我眼里,这些足以构成一道风景,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往日的浮躁,只有内心的纯净。

让我最为感动——四季墨香总归有一缕魂。最是读书使人美。

热门推荐
1看杀猪
2关于黄河的作文
3尝跳跳糖有感
420年后回家乡
5回顾与展望
6挖竹笋
7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8我的奶奶
9一本可怜的书
10井蛙成因
11我的乐园作文
12暑假漂流作文
13读书真有趣
14研学之旅
15八年级作文
16童年的记忆
17水,催我前行
18元旦
1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20我得到了锻炼
21水仙的智慧
22春田狐的爱读后感
23游白洋淀有感
24汉字
25春天的足迹
26温暖的记忆
27小雨滴旅行记的童话作文
28春天在哪里
29家乡的竹林
30我最喜爱的诗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