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吃元宵】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是一个举家团圆欢庆的好日子。在我的家乡,元宵节通常都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和“烧狮子”等风俗习惯。但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每年的重头戏——吃元宵。
我们的小镇不同于大城市:每年春节时家家户户大门敞开,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像一个个涨红了脸的胖娃娃,在微风中左摇右摆,廊中晒着一串串干菜、陈腊肉什么的在风中起了一层银白的盐霜。春节的脚步已渐渐走远,但节日的氛围却仍在继续。孩子们在大街上或小巷里仍东奔西跑,一不留神就没了踪影。
终于,难熬的白天逝去。天擦黑了,人们开始忙活着煮元宵了,我这个吃货自然加入了此行列。
锅中的水哗哗作响,将元宵轻轻倒入。元宵个个洁白如玉,齐刷刷朝着锅心跳。不久,锅里的水沸腾了,它们兴许是感觉水太烫了,又使劲地蹦跳着,拼命地往锅边爬。你推我挤,互不相让。一会儿,元宵们又像是在跳舞,在沸水富有韵律的伴奏中,晃动着圆圆的身躯,跳着轻快的舞蹈,争先恐后,竭力让自己的舞蹈与众不同。看那小巧玲珑的白嫩嫩的圆滚滚的小身子,令人垂涎三尺。
当一个个小元宵盛进小碗时,它们可就老实多了,静静地卧在碗里。仔细看,透过薄薄的表皮,隐约能看见里面的馅料,土黄的是花生酱的,深红的是红豆的,淡黑的是芝麻的,那略红的一定就是最可口的猪肉陷的。
拿起筷子,朝着一个元宵戳去,刚碰到,软糯糯旳;筷子再插进去,里面的馅料就要破皮而出;再用力些,香喷喷、甜津津的芝麻就溢了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芝麻的清香。
用汤匙舀起一个,送入口中,破皮之前,那软软的元宵在嘴中滚动、在舌尖跳舞。轻轻一咬,芝麻馅就钻了出来,芝麻虽甜,却甜而不腻。它们在嘴中交替翻动、妙不可言。一不小心吞进肚中,芝麻的清香依然在唇边索绕。使人欲罢不能,不多时便风卷残云。
虽然我已度过十三个春秋、十三个元宵节,但每年最让我魂牵梦绕还是家里的那一碗热腾腾的、清香可口的元宵。
【篇二:元宵作文】
既然是过十五,就一定热闹红火啦!你听:咚咚咚锵ヽ咚咚咚锵……鼓声不断。
你瞧,有耍龙灯,踩高跷ヽ划旱船ヽ狮子滚绣球等。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这不,我拉着奶奶的手,也夹在人群中急匆匆ヽ喜滋滋地朝前挤着,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现在大姑娘小伙子来踩高跷当然不奇怪,可中间还有五六岁的小孩呢,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戴着头饰,穿着长裙,踩着高跷走来走去。一个“老太婆”耳上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烟杆,丑态百出,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真美啊”人们不禁赞叹道。可不是嘛,各种各样的花灯挂满了大街小巷,有红红的五角星,各式各样的宫灯,大大小小的花篮灯。活泼的'小狗灯,可爱的熊猫灯,红花绿叶的荷花灯,瘦高个子的玉米灯。还有庞大的各种各样的故事的造型,如西游记,八仙过海……还有许多大超市别出心裁,在路旁的小树上,挂满了纸剪的桃花,梨花和梅花周围挂上了一串串的小彩灯,远远看去,火树银花,五彩缤纷。可真是灯的世界,花的海洋啊!
我成长中第一次见到的最欢快,最喜庆的元宵节啦!
【篇三:元宵节的习俗和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今天要吃汤圆。
汤圆是南方的叫法,在北方叫元宵,名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元宵是把事先做好的馅切成小立方块,放入有很大滚筒的机器或器皿中,倒上糯米粉,滚筒的滚动带动馅料沾到糯米粉,像滚雪球一样逐渐“长”成圆圆的元宵。而汤圆的做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摇”出来的,是像包子一样包出来的。把拌好的馅料直接用粘性极强的湿糯米粉包起来制作而成。我更喜欢吃南方的汤圆,因为它更软,口感更糯。
那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呢?这个故事啊,据说跟袁世凯有关。当年,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还不满足,还想要当皇帝。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在吆喝卖“元——宵”,让他联想到“袁——消”,觉得好晦气。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将卖元宵的抓起来,还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改为“汤圆”。但避讳是没用的,这事儿过去没多久,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很快就在忧惧中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和习俗真不少啊!下次再跟你们说啦,哈哈,我现在要去吃汤圆喽!
【篇四:元宵节行通济】
终于盼到了元宵节啦!我们又可以行通济啦!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去行通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排着队出了校门,向通济桥进发。
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通济桥到底有多热闹。看!马路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条幅,行人道上站满了许多来行通济的队伍。有格力的、苏宁的、美团的……他们手上举着各种风车,还举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子。看!还有外地的旅行者呢!
大约十五分钟后,我们走到了通济桥前。一个巨大的牌坊映入眼帘,上面挂着大约有几百个灯笼,灯笼前还挂着一串又一串的大风车。牌坊整个呈红色,再配上南瓜般大,火焰般红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风车,到处都洋溢着一股喜气、祥和、热闹的气氛。
走上通济桥,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人流络绎不绝。兜售风车的摊位密密麻麻排列在大街与通济桥的两旁,俨然成了人与风车的海洋。
风车、生菜是行通济的吉祥物。人们一手拿着风车,一手提着生菜,随着人流挤过通济桥,来到桥西头的生菜池,把生菜使劲地往生菜池里扔。他们都希望把生菜扔到生菜池中那颗巨大理石生菜的最高处,把好运带回家。我们在那里呐喊助威,大家都融进了这欢乐的笑声中。
时间过得很快,该回学校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通济桥,明年再来吧!
【篇五:灯谜闹元宵】
今天是元宵节。校园到处贴满了对联,窗户上挂满了红艳艳的灯笼,最显眼的是各式各样的灯谜遍布各处:有的贴在墙壁上,有的贴在灯笼上,有的挂在操场上。元宵佳节——灯谜的世界!
随着各班涌出的人群,几秒前还静悄悄的操场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瞬间在那些挂灯谜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排起了长龙,有的同学踮起脚尖,把脖子伸得长长的,恨不得能够着灯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着猜灯谜,有些同学为一个灯谜争得面红耳赤,在揭晓谜底的那一刻,大家都静了,所有的目光都盯着宣布谜底的那个人,听到答案的那瞬间,各种声音都发出来了,有欢呼声、有叹气声、有哦的声音。赢了的同学仿佛他是这个世界最聪明的孩子,那么地骄傲。输了的同学非常懊悔,说怎么就没想到呢,但是不服输的精神促使他们向另外的灯谜进攻,说怎么也得赢几个,不然太没面子了。大家就在你追我赶的比赛中进行了猜灯谜大赛了。一个又一个的灯谜被大家攻破了,同学们在一起比着各自猜对的灯谜数。整个校园热闹非凡。
有个同学穿梭在人流中,忙着寻找自己会的灯谜,可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他们那个样子就像是大海中摇摆不定的孤舟,在风雨中摇曳,找不到方向,迷失在人山人海之中。突然他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希望,那个在绵绵细雨中飘荡的火红色灯笼像是发光体,成为了全天下最闪耀的光芒一般。他那如获至宝的眼神,直盯着灯谜,那迫切的瞳孔,聚精会神地死死地“锁”住灯谜上渐渐清晰的文字,那是一张用白纸简单工整地抄上去的,在其他五彩斑斓的灯谜海洋中,虽说是最简朴的装饰,但用记号笔粗粗的黑线勾勒上去的大字,被白纸排斥着,黑白相间的颜色显得非常醒目。他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以坚定的步伐、自信的神情走到灯笼下,踮起脚尖,伸出手轻轻揭下灯谜,看到谜底的那一刻,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同学们给了他雷鸣般的掌声。
随着猜灯谜活动进入白热化阶段,同学们的智慧都被激发出来了,一个个的谜语都成了孩子们的囊中之物。大家徜徉于灯谜的海洋,努力地解开每一个灯谜,这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乐趣。经过多次失败,吸取不少经验后,激发出来灵感和智慧最终拿到属于自己的奖品时的成就感是那么地来之不易。同学们都沉浸在灯谜的比赛中,在比赛中收获快乐与成就,这就是灯谜世界的意义。我们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元宵节。
【篇六:元宵之夜】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元宵节的来历大家知道吗?我就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历史上的传说吧!
相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江山变成了吕氏的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氏都很气愤,但是又惧怕吕后的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氏病死后,吕家惶惶不安,害怕遭到迫害想要作乱。刘氏宗氏知道后,决定讨伐朱吕,朱吕之乱平定后,汉文帝登基,文帝向往和平,就有了元宵节这个民间节日。
讲了传说,接下来说一说我是怎么过今年的元宵节的吧。
说来话长,这个寒假去过了上海,走过了哈尔滨,回来以为寒假就这样结束了呢,可是一看日历,哇塞!你猜怎么着?竟然还有两天假日,而且有一天还是元宵节。这充分满足了我的贪玩之心了。嘿嘿!一天后,终于盼来了元宵节,我急急忙忙吃完了元宵,妈妈和我就一起去找我的小伙伴崔家豪了。
我们先看到了漂亮的花灯,边看边找我的伙伴。看灯的地方没找到他,所以我和妈妈又去看了秧歌,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扭秧歌大赛,穆棱对战下城子,30分钟后,穆棱队赢了。哈哈,厉害!
接下来我和妈妈又来到宇宙广场,终于找到了崔家豪,他说:"这里不好玩儿,我们去那边大道看烟花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终于到了目地的,哇!瀑布烟花燃放了,远处一看金黄金黄的,真像课文《望庐山瀑布》里的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情景一样,壮观极了!再看"钻天猴"、各式的圆点烟花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烟花,足足燃放了30多分钟!太震撼了!最后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元宵节过得好开心啊,尤其是漂亮的烟花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真希望明年的元宵节能快点到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