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神奇的瓶子】
今天小记者请来的科学老师说两个一大一小的塑料瓶子、一个乒乓球,就可以做实验。
实验是这样的:把两个瓶子沿三分之一处剪开,然后在小塑料瓶子杯壁的上方钻一个小孔;然后把大瓶子装满水,再把乒乓球放在大瓶子的水面上;最后用大拇指堵住小孔,慢慢的压到大瓶子的瓶底。观察乒乓球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再慢慢松开大拇指观察乒乓球会怎么样。
我回到家立刻找来两个一大一小的塑料瓶子,在大小瓶子的三分之一处剪开,在小塑料瓶子杯壁上方钻一个小孔……一切准备就绪时我用大拇指堵住小瓶子的小孔。慢慢地压到瓶底。让我惊奇的是:乒乓球竟然沉到水底了!原来我压下去的时候,空气也在瓶子里,所以乒乓球就被空气压到水底了。
我在慢慢的松开大姆指,乒乓球竟然又浮起来了!原来又是空气在捣乱。我松开大拇指时,瓶子里的空气慢慢被放走,乒乓球失去了空气的压力自然就浮上来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空气是多么的神奇!
【篇二:神奇的味觉挑战】
在我们的作文课上,神奇的事情一桩又一桩。今天,老师神秘兮兮地端来三杯透明的液体,说是让我们进行一次味觉挑战,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黑板上赫然写着游戏规则:“今日挑战:讲台上放了几杯液体,请同学上来品尝,品尝的同学要根据你味觉得到的信息作出夸张的表情,下面的同学根据表情猜测液体分别是什么?谁来挑战?”看完这些汉字后,我呆坐了几分钟,不知道接下来班级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谁第一个来挑战?”老师已经宣布游戏开始。胆大的小文第一个举手,自告奋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大步迈向讲台,站在三杯液体的后面,然后把那粗粗胖胖的大手伸到三个杯子前,犹豫了好久,仿佛在向三个杯子施魔法般,最后,才轻轻端起中间一个杯子,准备一饮而尽。正当他要把液体一饮而尽时,他听了下来,然后把笔尖凑近杯中的液体闻了闻,接着瞪大眼睛,伸出舌头,这表情仿佛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似的。最后,他脱口而出:“老师,不用尝了,我知道这是什么?这是白醋。因为闻着就好酸!”哇,一语惊人,同学们都被他的话惊呆了。只有老师大笑起来:“哈哈,看来你的小鼻子味觉还挺灵敏的,恭喜你,答对了!”
我举手自告奋勇想要上去尝第二杯液体的味道。老师也成全了我。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朝讲台奔去。径直拿起左边的杯子,先准备闻一闻。咦,神奇了,这杯居然闻不出什么味道。看来我只好派嘴巴大将上场了。“咕咚”毫不犹豫,我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咦,有很神奇,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正当我疑惑不解时,底下的同学们可等不及了,大叫道:“到底是什么?”我只好随便应对他们:“白开水吗?”还没等我话音落下,老师鼓起掌来:“对了,你猜对了,就是白开水。”
接下来,班级里文静的小宁猜出第三杯是糖水。大家都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瞧,用心辨识,小鼻子的能力也很大呢!
【篇三:一次神奇的科学之行】
周日上午,我们郁达夫文学院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探索活动。
活动开始啦,我们先来到一个高大上的会议室里倾听科学家的讲座。植物科学家们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转基因,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植物组织的培育等,我不禁感叹科学真的太神奇啦……
接着,老师们带着我们来到八楼的实验室。此刻的我别提有多兴奋与激动。我们被分成四组,分组进入实验室。我们先来到一个恒温培育室,听老师讲这里的空调24小时开着,整个天花板上的灯一天开16小时关闭8小时,温暖如春的室温和那满眼的绿色植物,让我恍若走进了一个梦幻绿色世界,一排排的展架上整齐地摆满了装有多种培育植物的大小相同的透明密封罐子。老师耐心详细地讲解了培育的过程还介绍了各种植物的名称,种类多得我都来不及记录呢。每个同学都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实验室里最神奇的是利用液氮研磨植物提取植物DNA。我们牢牢地记住并遵守着老师的话:“绝对不能光着手去碰液氮!”因为液氮的温度低至-190℃左右,手指一碰,所有的细胞就会冻死,手指也会冻伤,听着就怪吓人的。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液氮把植物冷冻再磨成粉末。我心想:“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不敢相信。只见老师熟练地把一株植物放入碗里,然后倒入液氮,水立刻“沸腾”,向四周冒着“仙气”扩散开来,再用一个工具把它捣碎,碗里只留下了植物粉末。我们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空气中的氮气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另外的实验,了解各种植物育种的奥秘,观察了显微镜下的植物结构,并且还懂得了通过切片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多的种子。
活动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传承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素养,真是一次难忘而奇妙的科学之行!
【篇四:令人感动的一个空瓶子】
尽管秋月已至,可暑气仍未全消,昼夜都如同扣在闷热的蒸笼里,令人窒息。人行走在热浪滚滚的大地上,不一会便饥渴难忍。我几口把瓶里的水喝完,正想着得把空瓶拿回家储存起来,突然记起,那天因它所带给我的感动与温暖,不由得会心一笑,把它放在垃圾箱旁。
那天,我与表妹到公园玩了一整天,回家时已是掌灯时分。表妹抱着空空的纯净水瓶子,一蹦一跳的,两条小羊角辫也有节奏地甩动,嘴角微微上扬,十分高兴。忽然,她像是看见了什么,两眼发光,猛地向前冲去。我吓了一跳,急忙跟过去,只看见她环顾一下四周,把空瓶子郑重其事地放到垃圾箱旁。我有点吃惊,六岁的表妹是被娇惯了的,以前对垃圾可是随手乱扔的,怎么一下子转性了?
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捡起了瓶子,随手放进了我拿着的塑料袋。这在我家里是一种习惯,虽然,几个空瓶不值钱,但这其间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素养。我知道表妹会不屑一顾,可能还会嘲笑我吝啬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何况只是一个空的塑料瓶。不过我会告诉她,即使是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果然,表妹看到我的举动十分吃惊,皱起眉头,用有些生气的语调让我把瓶子拿出来。我笑了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一个空瓶只值几分钱,不多,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我等待着她的惭愧,或向我道歉。
不想,她趁我不备,往前一伸手,便把空瓶子抽了出来,随即陀螺般地快速转身,又重新把它放回原处,然后又轻轻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来回摇晃着撒娇:“姐姐,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很重要。我们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她放开了我的手,垂下头,两只细小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粉白的耳朵红得发热,“把瓶子放在这,她就可以轻松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表妹嗫嚅着,抬起头恳切地望着我。
看着表妹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的心泛起一阵阵涟漪。我惭愧,但我更为之感动,那个老人,每天靠捡一点废品维持生计,我还曾送过她几捆不要的书皮,递过几枚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竟还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帮助一个人,更重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我感动地冲表妹笑了,夸她长大了。我回头,暖暖的夕阳下,那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它带去的有感动,有温暖,有尊严。
【篇五:瓶子吃鸡蛋】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做了一个趣味横生的小实验,叫瓶子“吃”鸡蛋。我觉得特别有趣,瓶子口明明比鸡蛋小,鸡蛋怎么就被吸进去了,难道有妖魔鬼怪吗?大家都大吃一惊,心里充满各种各样的疑问,我也想自己做一做。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放学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煮了两个鸡蛋,先小心翼翼地剥去蛋壳,剩下晶莹剔透的熟鸡蛋。然后把一大杯的烫水一骨碌倒入玻璃瓶中,摇晃了几下,过了三十秒把烫水又全部倒出。最后把那鸡蛋迅速地竖立在瓶口。我盯着瓶口静静地等待。啊!奇迹真的出现了。瓶子像个小婴儿正慢慢地一点一点吞吃着鸡蛋,不一会儿竟吃了小半个。看着瓶口外的那部分鸡蛋,我瞠目结舌地把它轻轻拎起来。那只玻璃瓶竟紧紧地“咬”着鸡蛋不放,就像一只贪吃的小谗猫。“哈哈!真有趣!”我兴高采烈地嚷起来。”我赶紧放下瓶子继续观察,鸡蛋慢慢被拉长了,“腰”上也起了一层皱纹,像是套上了一个游泳圈,我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使劲揉了揉眼睛,死死盯着鸡蛋,生怕一眨眼就会错过激动人心的一幕,只听的“嘣”的一声,鸡蛋掉到了瓶子的底部,然后我在把瓶子倒过来时,鸡蛋却出不来了。我完全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热水热气使瓶口变大了,鸡蛋就掉进去了?
意犹未尽的我,胃口彻底被这个实验吊得高高的,赶紧趁热打铁,继续做火诱鸡蛋实验。我用筷子夹起了棉花沾了沾酒精,叫爸爸用打火机点着,迅速的把棉花扔进了瓶子里,然后再将鸡蛋小头朝下立在瓶口。我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的、全神贯注地看着那鸡蛋,瓶里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按着鸡蛋,鸡蛋像一个调皮的胖小孩想藏到瓶子里,使劲拉长圆滚滚的身子往瓶子里挤。只见奇迹发生了,那本来胖胖的鸡蛋竟像被挤扁了似的,慢慢的向瓶子里下滑,不一会儿就被瓶子“吃”掉了。“哇!”爸爸妈妈和我同时吼了一声。
我在网上查了后发现:原来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热气使瓶中的气体膨胀,空气被挤出去了,等到冷却之后,瓶中的气体缩小了,外面的大气压就把鸡蛋挤进去了。原来刚才我用热水给瓶子加热,空气和瓶子都是热胀冷缩的,而空气的胀缩程度比瓶子大很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一定能揭开许多科学的奥秘,感受到科学的无穷乐趣。
【篇六:会吞鸡蛋的瓶子】
今天,老师做了个瓶子吸鸡蛋的小实验,让我们回家也自己做一下,回家后我和妈妈忙碌起来,开始为实验做准备。
第一次实验,我和妈妈找了个大口的饮水杯当实验工具。妈妈煮熟了一个鸡蛋,剥好了皮,又用热水把杯子烫热,把水倒掉,然后迫不及待地把鸡蛋放到了杯子上。我趴在杯口边瞪大了眼镜仔细的观察,可还没等我靠近,鸡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扑的一下就吸到杯子里了。我气的大叫:“我还没看清呢。”经过我和妈妈的研究,问题出在瓶口上,瓶口太大鸡蛋一下就吸进去了。我和妈妈决定再做一次实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和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鸡蛋掏出来,可是鸡蛋已经烂的面目全非了。妈妈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们不能浪费。”就让我把烂鸡蛋吃掉了。然后我们又重新煮了个鸡蛋,开始了新的一轮实验。
这一回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个瓶口合适的瓶子,又重复了刚才实验的步骤,当我把鸡蛋放到瓶口的时候,我的心情真是忐忑不安,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可是左等右等,鸡蛋就像定海神针一样,在瓶口纹丝不动,我和妈妈仔细观察,终于发现鸡蛋和瓶口接触的位置鸡蛋烂了一条缝,空气都从那条缝吹走了。妈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再来一次。”
第三次实验,还是重复了刚才的步骤,不过这回我们把鸡蛋完整的一面对着瓶口,我又趴在旁边开始了新的观察。这一回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瓶子的降温,鸡蛋开始慢慢往瓶子里面挤进去,只见鸡蛋慢慢变得奇形怪状,旁边都被挤出了一条印纹,我感觉鸡蛋都要炸开花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鸡蛋,就好像里面有什么吸引它的东西一样。最后扑的一声,就像老师预计的一样,蛋黄被吸了出来,掉进了瓶子。我和妈妈开心的大叫,终于成功了。
我问妈妈:“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呀?”妈妈说:“这就是热证冷缩,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当温度降低时,空气开始收缩,这个时候瓶口被鸡蛋挡住,收缩的空气就会产生吸力,鸡蛋就被吸进来了。”我恍然大悟,以后我一定要多看书掌握这些知识,科学真是奇妙!